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时间:2022-09-21 05:01:45

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摘 要】幼儿家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家长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教育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就当前幼儿教育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幼儿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组成教育的三大部分,这三者缺一不可,同时相互作用。幼儿家庭教育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到关键的奠基作用,所以,只有不断完善家庭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水平,克服不利影响,方能确保幼儿家庭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国家与民族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陈旧观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老的观念认为孩子小,还用不着进行教育,等到长大后就自然会懂;或是赞同“棍棒下面出孝子”等观点,运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以上观点是错误的,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因错失教育的最佳阶段,在以后想要得到发展就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不利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父母和其他的家庭成员的品德、思想以及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孩子带来影响。同时,家庭成员结构差异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四、二、一”结构(即四位老人、两位父母、一个孩子)中,老人们通常对孩子十分溺爱,本该由孩子做的事情他们通常也会“越俎代庖”,而且过多、过度褒奖孩子的优点,而对他们的缺点却很少甚至根本不指出或是做出批评。孩子的父母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对某些事情只能迁就,这样久而久之,必然会让孩子产生出娇气的性格,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而且人际关系较差等等。

(三)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儿童期因为是孩子心理和大脑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对精神营养与物质营养的需求都较大。不同家庭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一些家庭只顾着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物质环境而忽视了精神环境的提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一些身处单亲家庭的孩子因得不到完整的爱而感到非常沮丧。长期抱有这种沮丧的心情容易扭曲孩子的性格。总的来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

(四)家庭成员不良品性对孩子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孩子接受感性知识的最佳阶段,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孩子缺乏分辨能力,会无差别模仿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假设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大吵大闹,恶言相向,拳脚相加,这样的环境会使得孩子形成许多不良个性。某些家庭中一些家长因自身心理素质问题,常表现出抑郁或是烦躁的表情,性格怪异,在很大程度上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影响。还有一些家长因意见不相同,或是明明知道不对还固执己见,这样使得孩子无所适从。

(五)不重视早期教育将影响孩子一生 不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是千差万别的。一些家长有计划、有目地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并依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不断调节教育方式;而有的家长则是不顾孩子学习能力,无计划、盲目地开展教育活动。不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家长也不在少数,这些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手段单一,通常人云亦云,忽视孩子良好品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而导致教育质量低下。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一)将幼儿家庭教育纳入政府日常管理的范围 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家长们在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时能有章可循。个别高校,也可以开设家庭教育的相关专业,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教育人员。同时在各地创设专门机构负责提供幼儿家庭教育的咨询、指导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可运用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帮助他们解决幼儿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应定期检查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的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与监督。而那些农村地区与偏远山区的幼儿家庭更应得到政府的支持,制定合理的幼儿教育计划并得到有效实行。

(二)联合NOG(非政府组织),全面推动幼儿家庭教育工作 政府协调,利用NOG的资源全面推动幼儿家庭教育工作。例如制定教育计划,利用工会、妇联、社区志愿者等组织、协会开展具体的教育工作,同时教育部门或是高等院校相关专家提供专业的指导。

(三)为幼儿建立和谐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影响社会的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影响。想要建立和谐社会,就要先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和谐的家庭必然拥有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家长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这样便为孩子做出了表率,同时也克服了“四、二、一”家庭结构带来的不足,不会过分溺爱孩子。

(四)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 合理的教育手段不但可以促进孩子健康发展,还能够让其更好地接受教育。个体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所接受的教育。只需具有健康的器官与头脑,在优质的教育环境下,谁都能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人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不断跟外部环境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换的一个过程。同理,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不断筛选、接纳的一个过程,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那种埋怨“先天”忽视“后天”或是揠苗助长的方式是不科学的。

【参考文献】

[1]姜超.德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12):46-48.

[2]罗玉兰.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J].金色年华(下),2012(3):71.

[3]宋彩琴.“生活世界”理论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12,24(1):126-128.

[4]黄冠珠.如何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有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2012(4):168-168.

上一篇:维齐非齐自然合理 下一篇:一切高贵灵魂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