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经广纬写人生

时间:2022-09-21 03:34:19

2009年12月的北京北风劲逼,寒意在一步步地加深。但是不管是对工作,还是对生活,他的热情都丝毫未减。每天工作忙忙碌碌,生活开开心心。他,就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每当提及往事,刘伟都有很深的感触。不论是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还是在这里经历的高考让他走出北大荒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对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都心怀感激。

从北大荒到高考梦圆

1969年的秋天,12岁的刘伟跟着“下放”的父亲一路颠簸,来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这里一过就是九年。初到北大荒,这里广袤的原野、起伏的山峦以及幽深的原始森林让刘伟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

对于熟悉这里的人来说,那时的北大荒有的只是望不到边的荒凉。北大荒显然没有像这里的美景一样给予刘伟好的生活条件,日子过得可想而知。冬季里的北大荒,狂风已经成为常客,零下30℃属于正常。直到恢复高考的那一年,这一切好像也没有变化。渐渐地,刘伟开始想走出这里,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就这8年后的一天,刘伟迎来了一个打破他生活、带给他走出北大荒希望的消息:高考恢复了。

在1977年国庆节前后,刘伟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虽然一直都知道粉碎“”之后社会肯定会有变化,但是并没有想到教育界的变化来得这么快,而且还是高考。这个消息着实让包括刘伟在内的有志青年兴奋。

但是高考的时间定在当年的12月底,只有不足两个月的准备时间,怎样考,考什么又让大家很迷茫。毕竟高考已经远离他们有10余年的时间,考试究竟会出什么题目呢,当时不会有现在所谓的专业辅导机构,很多人已经连最基本的课本都没有了,复习谈何容易。

那个时候,刘伟已经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个基层单位的机关工作,这给他高考提供了条件。经过努力,他找到了一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当时有一个优越的条件,就是可以在准备高考期间请18天假复习。刘伟所在的建设兵团里,很多人都是下乡“知青”、知识分子,有的人在这里当了老师,这样也方便了想复习的人。于是刘伟请了一周的假,就是在完成工作之后可以提前走。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经济学路

在报志愿的时候,刘伟第一个填报的并不是北京大学,而是黑龙江大学。因为那时,刘伟想得最多的就是要走出去,那么就要选择录取几率最大的学校,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选择。因为可以填写三个学校,刘伟考虑到自己又爱好看书,喜欢清静的地方,于是在选择北京大学时,选择的是图书馆专业。

但是,当他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看到的却是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他很吃惊,因为当时他并不知道经济学学习的是什么,问了周围的人,也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专业在若干年之后,能够吸引很多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数学生的青睐。

1978年2月的一天,刘伟背起行囊,离开了北大荒,开始了他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之旅。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的生活再也没有和北大的经济学分开,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院长、院长,从经济学院曾经的旧址搬迁到现在的新址,他见证着北大经济学院的成长,经济学院也见证着刘伟在经济学领域的成就。

看着刘伟的履历,一篇篇论文、一本本著作展示着他日渐成熟的经济学观点。刘伟说:“不管是什么样的观点,在我看来三个方面的因素很重要。首先是要合乎逻辑。观点的提出首先要能在逻辑和理论上说服自己,进而才有可能说服别人。其次,个人的好恶。一个人选择什么,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情感因素,情感是很难说清楚的,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还有就是观点的可行性。提出一种观点,最低的期望是要有人听,其次是要有人赞同,最后就是期望别人认同并这样做。这样的观点才会对人对己都有益,否则就是在浪费资源。”

践行权利和义务结合的教育方式

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刘伟对这一代的年轻人有着自己的教育方式。他的女儿,现在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从进入北大幼小上学直到考上北大,之后出国留学,看似一切都很顺利。从女儿选择学校到选择专业,刘伟都给她充分的选择权,让她拥有自由的发展空间。但是同时他告诉女儿,这种自由是有条件的,就是在享受自由选择的同时,要有承担结果的能力,不管这种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特别是在出现坏的结果的时候,不能让“父母”埋单,否则就要收回这种权利。

作为老师,刘伟了解现在的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他那个年代所没有经历的东西。现在的孩子拥有很优越的学习条件,他们是才华横溢的一代,他们身上集聚了各种有利条件,国家、社会、家庭把最好的资源给了他们,使他们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使他们强过父母一代,这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另外他们放得开,自我解脱的能力很强。也许在有些人看来,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不被父母一辈人接受的,但是他们有自己的解压方式,并且可以有很好的结果。同时也有他担心的地方,现在的年轻人容易在冲动的时候做出一些决定,但却没有能力承担糟糕的后果。刘伟说:“这也是现在的年轻人缺乏的。要让他们快速成长,就必须让他们懂得权利必须与义务统一。要在做事情的时候想得全面一些,准备工作做得充足些。”

爱好广泛 用心体会生活

如今的刘伟拥有很多的头衔,也很忙碌,但是他却坚持着自己休闲放松的方式。他喜欢旅游,喜欢接近大自然后的感觉。他始终认为除了心理因素外,客观的美是存在的,那就是自然。人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发现美的心情,否则美丽的东西在你的眼中就会是灰色的。刘伟说:“我现在正在锻炼自己宽于待人、严于律己,这是很重要的。经历的事情多了,想问题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可能有一些知识分子正是由于看得比别人深、想得比别人多才会对别人的要求更高。但是对自己却有点放任了,这是要不得的。”

刘伟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约上三五好友喝酒。以前,他喜欢和朋友们在推杯换盏中谈理想谈抱负,简简单单报国梦、满腔热忱爱国情。现在的他喜欢喝完酒之后的那种朦胧的感觉。那个时候可以和好友们海阔天空地谈天说地,可以说一些在同事、家人面前不能说的话。他还说喝酒是文人们最好的发泄方式,可能会在酒后说一些让别人不高兴的话,但是酒后的一句道歉大家都会原谅你,“他喝醉了”也就没事了。

刘伟很喜欢体育运动,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他都喜欢。在他看来,现在的孩子已经无法拥有他小时候的那些可以玩的东西了,也无法体会到那时玩的心情。刘伟参加体育运动主要目的并不是强身健体,而是体会全身心投入活动之后的乐趣。在谈到运动时,刘伟兴奋地说:“例如乒乓球,我虽然不能打到专业选手的水平,但是在业余选手里可是很高的了。在我看来,玩也要用心得玩,就像是做研究一样,这样才能真正体会玩的真谛,也才能玩得开心。我最近还在计划空闲的时候去滑雪,滑雪器具都已经准备好了。”

现在回想起当时被北大经济系录取,刘伟感慨万千,他说:“我很庆幸自己当时被北京大学经济专业选中。这也要感谢当时的高考,如果不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大家都不懂经济,可能也轮不到我来这里了,更不会有现在的这些。”

在采访中,刘院长拿起了一把椅子同记者面对面坐下,是这样的自然。他一直用缓慢的语调跟记者交流,说出的话就像是经济数字一样准确。作为知名经济学家,他是低调的。从见到他一直到采访结束,最大的感受就是“稳”字当头,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研究的时候研究,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一切都安排得恰到好处。不论是曾经的无心插柳让他踏入经济学领域,还是后来的弃官从研,刘伟在讲述这一切的时候都是那样的轻松,可是我们却能想象到成功背后的艰辛。现在,刘伟对他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激情。真诚的希望这种激情可以常伴他的左右。

刘伟简介

刘伟,1957年1月出生于河南商丘,祖籍山东省蒙阴县。1978年春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77级),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后,1989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4年被评定为博导。现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科学》主编。

主要学术活动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转轨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演变,转型经济中的产权问题。

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包括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1994、1996)”,两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二等奖(第二、第三届),两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四、第七届),多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第五、第六、第八届),获全国首届青年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95)。

独立主持教委(教育部)“七五”、“八五”、“九五”文科项目,重点项目,现正独立负责教育部社科国家级基地重大项目(2002年,南开基地),同时是教育部招标课题“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首席专家(2003年)。1998年被选入国家教委文科跨世纪人才(首批),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科学院等部委联合组织的新世纪国家级“万千百人才计划”列为入选者。2006年被北京大学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兼任的主要学术性组织职务有: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本届)等。

此外,非学术兼职包括:北京市第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常委,曾任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市青联副主席,多省、市特聘专家顾问。

上一篇:推开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整合成功之门 下一篇:交通流量动态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