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俱进:文学网站的发展迷途

时间:2022-09-21 03:15:49

与网俱进:文学网站的发展迷途

文学网站将草根作者的文学作品进行选择、编辑与加工,然后上传供网友浏览、阅读或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即为网络出版。当为数众多的文学网站绕开传统的编辑出版流程,在互联网上为草根作者和草根读者搭建起一个集“采写编读”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并在细分市场的深度耕耘中创造出可观的网络出版效益的时候,传统出版传媒企业应该如何从这种新的生产要素中抽剥出变革动力,在网络出版市场中吃到一块属于自己的文学蛋糕呢?

文学网站的市场现状与发展方式

从王笑飞创办第一家中文文学通讯网“中文诗歌网”的1991年到今天,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有5000余家文学网站,在网络上发表或连载的小说有数万部、数十亿字之多。CNNIC于2013年1月的《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2.33亿,较2011年底增长3077万人,年增长率为15.2%。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1.4%,比2011年底增长了1.9个百分点。”来自中国作协的观点乐观地预计:网络文学“由于目前移动阅读的有效覆盖,产业份额仍处在上升通道中,预计总体规模(直接收入)将超过50亿元。”

民营网络文化企业如盛大文学、中文在线等占据着网络文学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其中凭借先发优势和雄厚财力的盛大文学甚至高达71.5%。而据笔者了解,国有传统出版传媒企业在此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江苏凤凰传媒、安徽时代传媒、湖南中南传媒、四川新华文轩出版等传媒企业几未染指。即便涉足,也是盈利菲薄或入不敷出。为什么依托传统出版优势的国有文化企业会在网络文学上落后于“后起之秀”的民营网络文化企业?这与网络文学的生发源起、创作方式,及刻意迎合受众喜好等因素息息相关。

长期以来,传统小说创作过程中,构思、撰写、描绘(包括时代场景、人物命运、矛盾冲突等)都是作家一个人的事情。整部小说完全创作完毕后,再投出版社走编辑出版的把关程序。而在网络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一般是写完一部分,就在网络上传一部分,然后观察读者市场的反应与期待:点击率如何、评论情况如何、读者期待如何?然后以此为基础,研究是否继续创作,或者换一选题创作;如要继续创作,如何根据读者期待安排故事发展与人物命运?当然,这种新的协同创作与传播模式起源并成型于草根文学崛起之初急切追求社会认同(或曰圈层认同)、逃避编辑把关、最大限度缩减作品的出版周期与出版成本(难以承载自费出版费用)等多种原因。

文学网站的盈利模式与发展前景

观察比较国内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可以发现其盈利模式或者说收入方式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版权收入。此处所指的版权是指一部作品的“全版权”——包括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上的电子版权,线下的纸质版权,影视、游戏、动漫、有声读物等的改编权,及其他相关衍生产品的版权。其赢利点有:1、付费阅读收入,包括部分免费+部分付费式的阅读、直接充值或包月式的付费阅读、单部作品下载付费阅读、VIP签约小说付费阅读等;2、网络作品实体出版收入,或以网络出版的方式推出畅销书作家的某些尚未经过传统出版流程出版发行的新作,如在美国,一些进行商业化写作的畅销书作家已经开始直接将书稿投给苹果或亚马逊等,以便他们直接将书稿制作成可在苹果网上书店下载的电子图书,或制作成Amazon Kindle格式。在国内,也有畅销书作家将书稿直接投给中国移动手机出版基地或知名文学网站,以此获得更高的版税收入;3、版权合作收入,包括以版权换渠道的分成收入,如国内许多文学网站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进行的版权合作与阅读分账,另有其他多种形式的版权互换、协议出租或出让等。

第二,广告收入。有网页上推出的各种广告,包括页面广告、弹出广告、视窗广告等;有穿插于文学作品与有声读物等内容中间、章节末尾的各种广告及链接网址;另有一些文学网站推送的灰色产业链,包括恶意代码、强制修改主页、色情网页等。当然,文学网站吸引广告投放的源动力在于网站的流量与影响力。为了吸引流量,各家网站各显神通,或与移动互联网渠道进行版权合作,或引入社交应用吸引网友参与,或是文学网站之间开展站际合作,如A站VIP会员在B站阅读VIP章节可享受折扣优惠,反之亦然。相互增加网站流量的同时,也丰富了网站会员的阅读内容选择。

第三,相关产品货卖收入。包括知名网络小说的纸质版本货卖;VIP会员专属服务货卖;与网页游戏合作的虚拟游戏道具货卖;吸引会员读者用文学网站阅读币玩网页游戏,而后网站与游戏服务商分成收入等。

虽然有上述盈利方式,但网络文学的发展速度仍然慢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从2010年下半年起,网民对网络文学的使用率不断下降;2012年上半年,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出现下降。当然,这些数字在2012年底又有回升。这虽也可解释为互联网的发展与新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新的视听娱乐方式的冲击,但笔者仍认同CNNIC的批评:“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根本、最长期的因素是网络文学作品质量整体较低……创作者的低门槛,创作速度的快节奏,使得网络文学作品质量难以保证,题材雷同、情节拖沓、文字累赘、个别作品品味较低等问题较为突出。”

国有文化企业进军网络文学市场

为什么在网络文学几大巨头中间找不到国有文化企业的身影?笔者认为至少有四个原因:第一,对国有身份与垄断资源的自持,放不下身段或不屑于布局服务草根的、粗糙的、尚看不到清晰盈利模式的细分市场;第二,对法律风险与政策限制的忧惧,不能像民营文学网站那样敢于冒风险打球——为刺激草根网友的阅读神经大搞标题党,或者掺杂进“腥与性”的诱惑。当然,像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榕树下等多家在线中文写作平台,每日更新的字数几近一亿,除了部分关键词的检索与屏蔽外,实难做到逐字逐句的系统把关,其内容的合法性或合规性难以掌控,故蕴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与投资风险。央视经济频道《消费主张》曾播出约五分钟长度的节目,曝光盛大旗下多家文学网站涉黄和涉暴力;第三,传统经营思路的因循与局限,常常希冀“传统优势与现代商机”结合,结果往往是所谓的传统优势的迟钝与贪婪,成为阻碍新的商业元素孕育发展的绊脚石,商机也输给了时间;第四,缺乏对新兴项目与未来市场的预判与把控能力,对市场风险过度警惕,让商机从指缝滑过。

在盛大文学等积极掌控国内网络文学市场的新一轮收购中,一些文学网站已经被炒得价格飞涨。成都一家业内名气不大、年收入不足百万、员工仅仅三十余人、利润负数的文学网站,面对控股收购(收购50%左右的股权)竟开出2000万元的价码,并表示低于此便没得谈。另一家以上市为目标的文学网站则账面漂亮、利润显著,然而考察其盈利结构,发现其90%以上的收入均来自于中国移动数字阅读基地的版权分账,自身渠道的阅读付费收入及广告投放收入极为有限。当然,其对控股收购开出的价码更是令人咂舌。国内其他文学网站亦是大同小异,“公司出售动辄估值上亿元”。

此时控股式收购此类文学网站,投资额大,风险不小,一旦双方在经管理念或发展战略上出现分歧,极有收购到空壳网站的危险,所谓的“职业精神和商业伦理”毫无约束力。2013年年初,正值盛大文学筹备IPO的静默期,其旗下起点中文网管理团队突然爆发的“大规模辞职”就是前车之鉴。知情人士透露:盛大文学曾与起点管理层进行沟通,面对上市的诱惑,双方本已达成协议。此时,百度入场,承诺给予足够的发展资金、资源和独立性,完全满足起点团队对于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自由和需求后,起点管理层最终选择决裂——“以起点创始人为首的管理层不仅拉着核心骨干成员出走,还连起点的作者也一并拉走,准备另起炉灶,做一个与起点类似的文学网站,直接与盛大文学对抗。”

因此,对于国有出版传媒企业进军网络文学市场,自建或参股的风险似更可控,自建即以自身物业、资本、渠道等资源为投入,自招人才、自建团队并自成一体,优点是能享受各种发展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能争取到各种专项扶持资金,能保证管理运营团队的忠诚度等,但要实现利润,则须在缺乏版权保护的国内网络阅读市场上经过较长时间的战略培育期。参股则以风险投资为主,积极投资参股一些具有市场前景与上市愿景的文学网站,并从多渠道构建与全版权运营上提供积极支持和帮助,最终实现多种形式的风险规避和股权获利。此种方式风险较小,利润可观。诚如某文化国企老总所言,我们的文化投资“凡是控股,总是亏损;凡是参股,总是盈利”。如果要保证国资安全,进行控股收购,则可参照人民网收购看书网的“对赌”模式:人民网以超募资金2.49亿元收购看书网69.25%的股权,后者向前者承诺2013-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3300万、4400万和5300万,收购对应溢价分别为11倍、8倍和7倍。

中文在线童之磊说:阅读的未来不属于纸墨。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积极布局这个不属于纸墨的阅读市场,就是在布局未来。

中国网络文学小说的4个阶段

艾瑞咨询分析师曹笛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小说服务自1999年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期间的行业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蛮荒期(1999年—2000年),网络文学小说行业最初都是由文学爱好者在电子公告栏(BBS)里进行文学创作。这期间,网络文学网站均以BBS版面体现,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

探索期(2001年—2003年),网民对网络阅读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出现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开始尝试在网络文学网站进行创作,各类文学网站兴起。

成熟期(2004年—2008年),以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千字付费”商业模式日趋成熟。随着读者需求的增加,网络文学网站开始出现细分,这时形成了诸如红袖添香、晋江文学等为代表的女性小说网站,以起点文学、纵横中文网为代表的男性小说网站。

发展期(2009年至今),网络文学行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日益成熟,并且形成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型。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上一篇:“无所不能”的智能终端 下一篇:网络金融风险,谁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