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做好听评课

时间:2022-09-21 02:43:40

更新观念做好听评课

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听评课活动是实现同伴互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方式。但是,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对听评课活动,并不愿意参加,教研活动的成效也不高。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师积极性低造成活动成效低,活动没有成效自然大家都不愿意多参加。分析其原因我想最少有两点是主要的,一是传统听评课观念的影响,二是教师教研能力缺乏,没有掌握有关听评课的路径与方法。

一、传统的观念是评课就是评人

传统听评课往往是评人,对人的评价占主要位置,而对课的研究探讨退到第二位,课成为评价人的载体。听评课主要针对的是:(1)人的素质水平高低的评价。(2)甄别选拔人才。听课是为了选拔优秀,甄别好坏。从听评课中发现人才,与人的前途发展相关。(3)学校检查督导。听评课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老师的工作态度、工作状况,而不是对教学艺术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探讨。

这样的听评课结果往往与老师的高低利害相关,它可能影响到老师的声誉或学校优秀的评选、奖金的发放等等。因而老师一不愿开课,二不愿听课,也不愿意评课。

二、端正态度树立新观念

要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首先必须转变听评课的观念,树立“课即是课”的思想,端正听评课的态度。

我们为什么听评课,是为研究探讨教学,进而改进教学。课即是课,与人的评价相关但是低相关,研究、改进教学是听评课的终极目标。听评课时,课堂教学上所反映的种种现象才是我们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课即是课,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更应当充分明确,因为听评课的老师都是自己工作的同事、成长中的同伴,在研讨交流中,老师对课的研讨应当凸显,摆在第一位,而对人的评价主要是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角度出发,是为课的改进服务的。

三、听评课有目标

如何听评课呢?一堂课是一个立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不同的评价。课堂里有什么,有的是老师和学生的活动,以及活动产生的结果。一般来说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看到,什么都评到。因而组织校本教研活动首先应当确定明确的主题,参加听评课的老师首先应当确定听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听课前教师应对主题目标进行思考分解,考虑为达到研究目标听课中应当记录的内容与方法,制定听课的策略,听课时按制定的目标方案记录、思考。这样课前有准备,课中有目标,评课研讨时自然能做到就课论课,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对课的研讨才能在各个角度里拓展、延伸。这样的研讨评课言者有据、听者有得,活动才是有效的,教师也乐意参加。

我觉得听评课目标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听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合理,有没有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

(2)听策略。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教学辅手段等,课堂教学操作手段方面的思考。

(3)听学生。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考察,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活跃程度,与学生的学相关方面的探讨等。

(4)听艺术。课堂教学中反映教师教学艺术的内容,例:课堂生成的艺术、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教师教学提问的艺术等。

(5)听思想。课堂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教学观点、教学方法等与新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的对比等。

(6)听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解析是否适当,挖掘是否到位;教学中选择的教材材料内容是否精当,使用是否充分;“用教材教”观念是否得到落实等。

当然,听评课还有许多的方法与角度,我想只要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在听评课中抛开人,聚焦课,以课论教,以教论学,就一定能达到同伴互助,促进专业成长的活动目标,从而大大提高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提高育才艺术让语文课堂绽放美的花朵 下一篇:强化议论文教学让文章多些理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