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报道应强化责任意识

时间:2022-09-21 02:30:48

舆论监督报道应强化责任意识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广大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不良现象以及对政府和政党提出批评,表达意见以促使其修正错误的一项社会监督活动,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新闻舆论监督是当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约机制。近年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比重越来越大,舆论监督报道针砭时弊,时代特点鲜明,和群众生活密切相联,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成为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有效桥梁,也为新闻媒体增加了不少“卖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舆论监督报道中反映的问题和矛盾往往是一个时期内公众关注的中心问题,隐含着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甚至反映了某一领域较激烈的矛盾,如果报道不当,很容易引起不良社会效果。因此,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有些原则一定要把握好。

舆论监督报道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搞舆论监督报道,既要按新闻规律办事,更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社会的不断分化重组,在人民根本利益更加一致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人民内部矛盾也出现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往往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而引起。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要清醒理智地把握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规律,深入科学地研究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趋势。

我们的报道是为了更好地引导群众,从而达到平息热点、疏导热点的目的。因此,并不是一切的热点都可以作为新闻选题,更不是选题越热越好,尤其是涉及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有关问题,舆论监督报道一定要慎之又慎,既不能主观武断,更不能推波助澜。某些社会热点可能温度很高,社会上下议论也很多,但是报道时机不对,或者解决问题的条件尚不成熟,或者不适合公开报道的问题,如果擅发议论,结果只能使矛盾升级,打乱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和记者,在作舆论监督报道时,一定要正确把握好报道的内容、时间、度和量,把握好报与不报、公开报与内部报、何时报、从哪些角度报等原则,在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的报道中,正确引导舆论,帮忙不添乱,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舆论监督要坚持全面真实,防止以偏赅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生命。舆论监督报道要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防止报道失实;要事实准确,以理服人,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防止感情用事。美国著名新闻理论家麦尔文・曼切尔曾说:“尽管我们会同意这样的看法:记者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寻求恰当的事实,直至写出一篇像样的报道;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些寻求从来不能是完全的,总是存在着记者还没有了解到的事实。”舆论监督报道尤其需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要避免监督报道基本属实、细节失实,坚决反对对事实进行“合理想象”、添枝加叶。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能带着观点找证据,更不能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对采访对象的叙述和意见断章取义,取其于我有用的,舍其于我不利的,歪曲采访对象本意。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把“用事实说话”作为栏目理念,也作为每一期节目的报道方式,更作为每一名记者的职业操守。所以,《焦点访谈》的记者经常会使用一个侦查办案的常用词:取证。因为用事实说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用证据说话。取证就是用事实链说话,只有事实链是完整的、闭合的,采访才算成功,结论才能成立。

舆论监督报道要有正确的出发点和目的。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记者被称为“社会的良心”,舆论监督涉及面广、透明度高、导向性强,不同于行政、司法等公权部门的强制监督而被称为“第四种权力”。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目的不是逞一时之快,而是为了揭露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因此,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建设性的,记者必须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出于诚意、出于善意。今年,一条“黑心早餐点用火碱浸泡废纸箱做包子馅儿”的新闻,让很多人感到惊愕:真是闻所未闻!然而就在纸馅包子引起的恐慌和信任危机尚未散尽之时,这篇轰动新闻的首发媒体北京电视台在节目中称,该报道被查实为一篇虚假报道。并且电视台还为自己审核把关不严、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而向社会深刻道歉。一个堂堂市级电视台的栏目编导,为什么置自己的职业操守、道德底线和大好前程于不顾,而大肆编造这起闹得人心惶惶的假新闻?这些年,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一些媒体往往把是否能吸引受众作为评价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正是在这一标准的推动下,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变了质。他们不是从解决问题、与人为善的观点出发,而是哗众取宠,为追求“眼球经济”和轰动效应,不顾社会效果和客观实际,主动“策划”各种新闻,关注一些特别假、丑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东西,以为越是耸人听闻的东西才越能带来效益,走入了“新闻娱乐化”的误区。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社会良知却往往被抛置一边,从而导致“纸馅包子”之类的虚假新闻最终得以播出。个别记者甚至为监督而监督,以舆论监督谋私利、树威信、泄私愤、鸣不平,使群众受到误导,给社会制造了不和谐音符。

记者关注社会问题,要全面分析,分清哪些问题是人为造成的、哪些问题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写作时更要讲究方式,少一些调侃,少一些讽刺,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推心置腹的分析,多一些开诚布公的讨论,多一些循循善诱的引导,使大家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变对抗为对话。知道了这一点,记者在遇到舆论监督时就会多思考、多分析,看本质、看大局,而不是动辄口诛笔伐,好像整个社会都是一团漆黑似的。曾长期在宣传领导岗位上工作过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说过四句话:“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对任何媒体而言,社会责任都是第一位的,有责任感的媒体才会有公信力,有公信力的媒体才会有影响力,有影响力的媒体才会有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上一篇:地市报业要迅速崛起 下一篇:媒介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