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衰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1 02:15:31

【摘要】目的:总结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对4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小时、1天、2天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气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气指标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HR,RR明显改善。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且对RR,HR明显改善的患者预后较好。

【关键词】BiPAP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3-3504-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BIPAP呼吸机又称双水平正压通气机,是一种具有压力支持(PSV)和持续气道正压(CPAP)功能的呼吸机,能在吸气相和呼气相按指定压力输出足够流量的气流,辅助患者实现通气。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6年12月因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入我院呼吸科病房进行BIPAP呼吸机治疗的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68.2±4.4)岁。COPD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Ⅱ型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PaO250mmHg进行诊断,所有入选病例均有气促,咳嗽或咳痰持续5天以上及X线胸片支持,经规范治疗效果不理想,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RR)>22/分钟。动脉血气分析:pH 7.2~7.35,PaO2 38~55 mmHg,PaCO2 60~104 mmHg,33例意识清醒,10例轻度嗜睡,2例处于昏睡状态,43例患者均有咳痰能力。肺大泡者禁用。

1.2 方法:在常规应用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β2受体激动剂,及补液的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对PaCO2超过80 mmHg或有嗜睡表现者,在通气的同时静脉点滴可拉明,应用糖皮质激素,配合营养支持,对少数分泌物多者在通气之间可予以吸痰。BIPAP呼吸机是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大小合适的硅胶面罩,通气模式为S/T,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吸气正压(IPAP)从8~10 cmH2O开始,最终压力为12~24 cmH2O,呼气压力(EPAP)为-8 cmH2O,氧流量为2~5 L/min。吸呼比为1∶2,接湿化装置。根据患者的SaO2调整吸氧浓度,使SaO2维持在90%以上,通气时间视患者的情况而定,6~18 h/d,通气间期予以吸氧并辅助拍背,鼓励咳痰,通气天数为3~12天,只要患者能耐受,每天尽量延长通气时间,但不影响进食、饮水、咳嗽等。上机后2小时、1天、2天,自主呼吸下复查血气分析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45例患者中,治疗前有嗜睡、肺性脑病12例。1例因病情加重拒绝气管插管而死亡,4例因不耐受无创呼吸机而加重改为有创呼吸机治疗,余40例均经治疗后血气指标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病情缓解而出院。平均上机(10±8.5)天,平均住院(20.5±12.5)天。见表1。

3 讨论

结果表明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配合系统治疗,确实能改善患者的PaO2、SaO2及PaCO2情况,有确切的疗效。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可减轻COPD急性加重期吸气肌疲劳,增加每分通气量,通气时给予一定的PEEP可以对抗PEEPI,减少呼吸功。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年龄一般较大,有一定基础疾病,肺功能差,且呼吸中枢驱动能力及感受能力均低下,对低氧及高碳酸血症的反应也随之低下。无创通气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有助于气体进入通气不良的肺泡,改善气体分布,使痉挛的支气管扩张,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从而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及CO2潴留[2],COPD合并Ⅱ型呼衰时改善通气量是重要环节。呼吸兴奋剂可以提高通气量,但同时增加呼吸作功,使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生成量增加,故动脉血气改善不尽人意,还可加重呼吸肌负荷,诱发呼吸肌疲劳。无创性机械通气所采用的BiPAP呼吸机实质上为一种压力支持通气方式,其始动因素源于患者的自主呼吸,在患者自发呼吸较稳定的前提下,每次吸气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支持,以增强吸气,达到适当通气量,减少呼吸频率,克服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相对抗的缺点,从而降低患者自发呼吸做功和氧耗量,对患者疲乏呼吸肌的修复起到重要作用[3,4],早期采用BIPAP辅助治疗AECOPD合并呼衰疗效优于常规疗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疾病学组,慢阻肺疾病诊断指南[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2,25(8):453.

[2] 朱 蕾,钮善福.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407.

[3] Dries DJ,Aumar P.Hemodynamic effects of pressure support venticu-lation in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J].Am J Sure,1991,57(2):122.

[4] Tokioka HS,Takahashi T.Effectireness of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for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status asthmaticus[J].Acta Anaesthesiol Scand,1992,36(1):5.

收稿日期:2007-08-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6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体会 下一篇:396例儿内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