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菏泽与佛、道教的结缘

时间:2022-09-21 01:22:20

菏泽古称曹州,有‘武术之乡’的美誉,也是我国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第一批全国武术之乡。武术之乡菏泽的武术和佛、道二教的关系密切。道家讲长生,以内养运身;佛教主四大皆空,本不求长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为求得佛教的生存,也借武术功夫来护法强身。在菏泽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佛、道二教对武术之乡的武术进步,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今就道教、佛教与武乡菏泽的主要拳种流派关系做一简述,供喜爱武术的朋友参考。

道教,在古老的道教典籍《道枢》中,就有内养健身的形体操练的记载。元代初年丘处机(1148―1227)号长春真人,为道教全真教道首,潜修于龙门山,成就中国武术中内家拳的龙门派功法。丘处机的掌门弟子李志常是观城(今属河南范县)人,而观城在历史上归属曹州府。李志常将道派的文化传于菏泽,现在武乡传播习练的八卦掌、阴阳掌、内家壮强拳、太极拳、梅花拳、形意拳、八卦拳、柔拳等等都和道教有很深的渊源,道教系统的武术拳种在武乡菏泽得以广为流传。

佛教,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派武术的发源地。唐代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使少林拳棍誉满天下。在武乡流传的少林拳、洪拳、红拳、罗汉拳、二郎拳、佛汉拳、掌洪拳等等均出自少林派。明嘉靖年间梁山法兴寺住持西竺禅师在梁山一带广授少林拳法,并曾亲率僧兵三千余众开赴胶东支援戚继光的抗倭斗争。至今梁山山寨东北处还保存着记载他率众抗倭事迹的石碑。洪拳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元代僧人觉远亲请拳师白玉峰入少林寺传授洪拳,至清末僧人淳绵(洪拳第28代传人)将此拳传于任恒太(河南清丰县人),再传菏泽西北朱楼村的朱孝章、朱风君,已是30代,至今此拳在武乡菏泽以广为流传,传承已近40代了。炮拳是佛教峨眉派拳法,由清代菏泽安兴乡镇尹楼村的尹师傅(绰号尹二猴子)从河南张凤理学得此拳法。现在菏泽、曹县、成武、郓城等地区流传开来。

在武术之乡的八县一市二区到处可见到习武练功的景象,丰富了菏泽的传统文化,彰显了菏泽的武术品位,提高了人民身体素质,推进了菏泽的文明和谐。

上一篇:开家小店守候一种情怀 下一篇:我国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