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聚乙二醇水溶液浓度

时间:2022-09-21 12:40:00

摘 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浓度,一般有氯化钡法和Dragendoff 试剂法。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本文采用氯化钡法,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水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的浓度。利用该方法简单快捷,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标定分离膜的分离性能。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聚乙二醇 膜分离技术

中图分类号:O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26-02

材料、能源和信息被誉为是当代工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的材料则是工业的基础。在种类繁多的功能性新材料中,功能膜是近年来最受关注者之一。功能膜大致可分成人工膜和生物膜两大类;而分离膜则是应用最为广泛,种类最为多样的功能膜。20试世纪60年代以来,微滤、反渗透、纳滤、透析及气体分离等膜分离相继得以迅速发展[1]。

在新型过滤分离膜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其分离性能进行表征[2]。聚乙二醇(PEG)的规格齐全,测试所需试剂价格低廉,可以满足作为表征试剂的要求。以分子量为2000及以下的聚乙二醇作为表征试剂,利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过滤膜对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截留效果,是相对便捷且可以推广使用的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仪器:UV-2102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100 ml容量瓶,若干;1000 ml容量瓶,若干;不同规格移液管,若干;10 ml具塞刻度试管,若干;烧杯、玻璃棒等。

实验试剂:碘、碘化钾、氯化钡,分析纯;分子量分别为400,600,800,1000,2000的聚乙二醇(PEG),分析纯;纯水。

1.2 实验方法

准确配制1000 mg/L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溶液备用;配制质量分数5%的BaCl2标准溶液,0.05 mol/L的I2标准溶液备用。

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量的聚乙二醇标准溶液,分别加入1.2 ml的BaCl2标准溶液和1.0 mlI2标准溶液,并将其稀释成一定倍数后,制得一定浓度的待测溶液。

UV-2102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2 nm光谱带宽。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蒸馏水为空白实验组,用作参比溶液。将已经加入显色剂的待测溶液进行紫外检测操作,适宜的吸光度范围为0.2~0.8。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以PEG400的标准曲线制作为例,利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1000 mg/L的PEG400溶液,分别稀释于100 ml容量瓶中,使其浓度分别为0,5,10,15,20 mg/L的PEG400标准溶液。准确移取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标准溶液各5.0 ml,置于已洗净的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分别加入1.0 ml0.05 mol/L的I2标准溶液,以及1.2 ml5%的BaCl2标准溶液;加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在610 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PEG400吸光度—浓度的标准曲线。其余各分子量聚乙二醇操作方法雷同,部分所作标准曲线如图1,图2所示。

实验数据显示聚乙二醇吸光度—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各分子量样品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对表征过滤膜的分离性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可以满足时下对于过滤膜截留性能的测定。

2.2 实验条件的选择

2.2.1 显色剂I2用量的影响

样品使用浓度为5.0 mg/L的PEG1000标准溶液,显色剂BaCl2标准溶液的使用量为1.2 ml,加入不同体积的I2标准溶液,在610 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结果如图3所示。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碘使用量的增加,吸光度数值也在增大;当碘使用量超出某一范围时,吸光度呈现下降趋势,且出现波动的情况。参考文献[2],同时综合考虑吸光度的强度和稳定性,本实验选择I2标准溶液的使用量为1.0 ml。

2.2.2 显色剂BaCl2用量的影响

样品使用浓度为5.0 mg/L的PEG1000标准溶液,显色剂I2标准溶液的使用量为1.0 ml,加入不同体积的BaCl2标准溶液,在610 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结果如图4所示。

实验结果显示:在较小范围内,随着BaCl2的使用量的增加,吸光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当BaCl2使用量达到某一数值时,吸光度降低并保持有一定的稳定性;当BaCl2较大时,吸光度呈现下降趋势。参考文献[3],同时综合考虑吸光度的强度和稳定性,本实验选择BaCl2标准溶液的使用量为1.2 ml。

2.2.3 显色时间的影响

样品使用浓度为5.0 mg/L的PEG2000标准溶液,显色剂使用量为I2标准溶液1.0mL,BaCl2标准溶液1.2 ml,在620 nm波长下扫描,吸光度—时间曲线如图5所示。

实验结果显示:在10 min之内,吸光度随着时间小幅上升,在10~30 min时间段内稳定在峰值,当显色时间大于30 min时,吸光度呈现下降趋势。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所需精确度,选择相对适宜的显色时间。在本组实验中,显色时间基本选择15 min左右。

3 结语

上述实验表明,在浓度小于10 mg/L浓度范围内,聚乙二醇(PEG)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较好,用于检测分析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较高,可以满足对过滤膜分离性能的测定。同时无论是聚乙二醇,还是该方法使用的所需试剂药品,均易于购买且价格低廉。综上,以聚乙二醇作为标准物质,利用分光光度法来表征过滤膜的分离性能,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可以加以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学松.现代膜技术及其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刘海霞,张浩勤,刘金盾,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浓度[J].河南化工,2004,5:36-37.

[3] 武少华,何宏,袁淑琴,等.氯化钡法及其在聚砜超滤膜性能测定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1995,21(4):193-197.

[4]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五编辑室.膜技术标准汇编[M].2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上一篇:复杂煤层对比分类技术分析 下一篇: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既有穿铁路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