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特征

时间:2022-09-20 11:57:29

试论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特征

[摘 要] 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三部具有代表性的时代作品来考察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的演进流程:《哈森与加米拉》是具有超前艺术表现力的起点;《冰山上的来客》为观赏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典范;《美丽家园》体现了真正的民族性。进而勾画出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十七年”的艺术特征表现为讲究鲜明的主题、采用双层的叙事结构和追求圆满的故事情节,在“新时期”则注重客观写实和对人物心灵的再现。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演进流程; 艺术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于中国电影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价值与文化意义,而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工作、斗争的历史和现实为创作题材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因其自身非同凡俗的异域特征、民俗风情和艺术实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火红年代是在新疆解放之后至“”前的“十七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森与加米拉》《冰山上的来客》《天山的红花》《阿娜尔汗》《草原雄鹰》等作品轰动一时,时至今日,仍然为广大影迷津津乐道。这些作品采用了当时先进的艺术手段,反映了广阔的新疆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内容,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可以说,这是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一个黄金时期。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美丽家园》《吐鲁番情歌》《买买提的2008》《永生羊》《鲜花》等影片又在全国刮起了天山之风。据笔者的统计,从1955年到2010年的54年间,艺术家们共拍摄了近百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

本文讨论的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范围包括1949年以来一切反映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工作的以汉语发行的故事片。按照影片的主要创作者导演来划分,具体分为以下三方面:

1.汉民族导演拍摄的反映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比如吴永刚执导的《哈森与加米拉》,陈怀皑、刘保德、崔嵬执导的《天山的红花》,赵心水执导的《冰山上的来客》,高峰导演的《美丽家园》《风雪狼道》《永生羊》等。

2.新疆本土少数民族导演拍摄的本民族题材电影。比如新疆维吾尔族导演西日扎提•牙合甫执导的维吾尔族题材电影《吐鲁番情歌》《买买提的2008》等。

3.少数民族导演拍摄的反映新疆其他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比如锡伯族导演广春兰执导的维吾尔族题材电影《火焰山来的鼓手》《买买提外传》,维吾尔族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执导的反映哈萨克族人民生活的电影《鲜花》。

在梳理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的演进流程时,本文以三部具有代表性的时代作品来考察。

(一)《哈森与加米拉》:具有超前艺术表现力的起点

第一部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故事影片是1955年拍摄完成的《哈森与加米拉》。当时的新疆还没有自己独立的电影制片机构,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完成。著名导演吴永刚在这部影片中体现出了对艺术表现力的超前追求,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树立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超前艺术表现力首先体现在突破主题局限,大胆表现爱情。在新中国刚成立的50年代,爱情还是电影中的,影片《哈森与加米拉》借助少数民族题材的优势,不仅大方地展现爱情,而且还借助他们的爱情关系,把它看作是少数民族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象征。这样,人物的性格特征不仅丰富了,同时人物形象呈现出多面性和立体性。观众在主人公身上看到的,是“所有哈萨克的青年以及整个哈族的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①。

其次,超前的艺术表现力体现在,当时电影界普遍流行重叙事、强调戏剧性冲突的电影创作理念,与此相对照,这部影片重视营造电影的空间气氛和造型功能。《哈森与加米拉》以新有的边疆地域色彩及民族风俗细节的描写来强调影片的造型,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如影片一开头,就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别样新奇的地方:马群在天地间自由地飞奔,银白的天山雪峰高高地耸立云霄,一望无际的森林在劲风下如海浪般跃动,同时,一排排帐篷上升起了袅袅炊烟……这些奇特的环境首先入画,营造出了一种对于影片空间环境的陌生感。这种表现方法,后来几乎成为大多数民族题材电影开篇的固定格式。当时的评论说:“这部影片的特色不仅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动人,而且在于地方色彩的强烈。影片突出描写了当地某些风俗习惯的细节,使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真切地表现出来”②。

这部具有浓郁哈萨克风情的电影一面世,便受到了新疆及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影片1955年8月1号在乌鲁木齐首映时,恰逢新疆少数民族伊斯兰教的库尔班节,在公映前一天各影院就售出了两万两千多张票。虽然影片只制作了47个拷贝,但在全国的放映场次高达12 326场,观众达到6 290 819人次,甚至超过了当时风靡一时的印度电影《流浪者》。

(二)《冰山上的来客》:观赏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典范

《哈森与加米拉》的成功,使更多的艺术家把眼光投进了新疆这块奇异的土地。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要求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这个有着奇丽风土人情的土地上,可以满足其视听上的新鲜感。同时,当时的一些电影评论家意识到,电影虽然是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工具,但电影为实现作为工具的目的,就应当按艺术的规律来办事。“我们的事业要完成政治的任务,必须通过艺术形象的手段才能达到。不加强艺术思想的领导也就无从加强什么政治领导。”③

在这双层意义上,在工具性与视听的之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可以成为两者之间合适的连接点,并且最终使工具性目的,通过的引导来实现。在这方面,导演赵心水于1963年拍摄的影片《冰山上的来客》起到了典范作用。这部影片尝试在意识形态的政治指令与观众追求满足基本的观影欲望这两者之间寻求某种突破。在《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中,导演赵心水充分利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优势,通过应用各种娴熟的电影手段,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扣人心弦的气氛。在情节上,影片通过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关系这个中心悬念,引人入胜地描绘了边疆地区军民曲折惊险的反特斗争生活。影片在描述这个富有惊险悬念和传奇色彩的反特故事时,糅合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抒情调子,运用镜头画面和音乐音响等各种视听手段,抒情而传神地再现了祖国西北边疆的绮丽风光和塔吉克族人民的风情民俗。这样,影片中奇特的异域色彩,浪漫的爱情抒写,惊险样式的魅力都让观众心醉神迷。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民族政策、政治斗争与革命的责任这些工具性目的在这部影片中也充分得到了表述。④

(三)《美丽家园》:民族性的真正体现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十七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介绍新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方面是成功的,但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心理探索显得相对不足,民族精神内涵的挖掘也相对缺乏。果戈理曾说过,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家庭主妇的无袖长衫,而在于是否具有民族精神。别林斯基也说过相似的话,每个民族的民族性秘密不在于那个民族的服装和烹调,而在于它理解事物的方式。要真正体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民族特色,关键在于影片的主创人员要具有民族视角。在五六十年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黄金时期,这些影片的导演基本都是汉族人,基本也在汉民族地区生活,由于传统的汉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作用,他们总是无意识地以自己的民族身份――汉族人的视角去观察少数民族的生活;总是以汉族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去解读少数民族的行为方式,这样产生的作品,就免不了表层形态是少数民族的,而深层灵魂却是汉族的。所以,笔者认为,五六十年代汉族导演拍摄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尽管辉煌,但这只是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上的初级阶段,仅仅表现了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表层民族风习特点,真正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应该是具有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内涵和品格的作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天山电影制片厂为阵地,经过少数民族电影导演广春兰等人的不断摸索,直到2006年《美丽家园》面世,成功地开创了这条路,使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美丽家园》取材于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家庭生活和青年人的爱情故事,在经济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富裕起来的中国哈萨克族牧民同其他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一样,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亲情与爱情、草原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冲突。这部影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影片将地域风光作为情节因素,将民族风情与民族个性、民族心理水融地结合在一起。影片中的人物,并非叱咤风云的英雄,但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哈萨克族最普通人的代表,他们间的纠葛与矛盾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哈萨克族的民族性以及这个民族独具的品格。

这部影片汇集了一批有才华的少数民族艺术家,导演高峰虽不是哈萨克族人,但生在新疆,长在新疆,熟悉哈萨克族人的生活。正是他们具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心理,才如此准确地把握了影片的民族基调和个性。例如,哈萨克青年阿曼泰不顾父亲反对,执意走出草原,想去追求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但在他内心深处,又难以割舍对生养自己的草原、故乡的眷恋。这种勇于开创新生活又固守精神家园的心态,唯有具有本民族文化身份,熟悉本民族文化心理的人,才可能把这样矛盾而复杂的心态表达得细腻而传神。

《美丽家园》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受到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影片在哈萨克斯坦国巡回上映,成为新疆第一部进入中亚电影市场的影片。

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对中国电影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在“十七年”和“新时期”的两个发展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创作在艺术手法上显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十七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特征

在“十七年”里,由于新疆本土电影人才的缺乏,曾经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造辉煌的电影人,基本上是汉族艺术家。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的创作思路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样,主要表现为:主观寻求思想输出观众接受。在艺术创作上具体体现为以下特征:

1.讲究鲜明的主题

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社会政治条件的影响,“十七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同其他电影一样,在主观上要完成具有鲜明主导作用的宣传教育主题。而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在电影理念上深受前苏联电影的影响,大量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进行有机编排组合,使影片主题鲜明,并具有很强的情感冲击力。这样,电影技术为主题宣传服务,两者相得益彰。比如这样一个经典的电影镜头: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当中,当一班长为坚守冰峰山口,冻死在冰天雪地中,仍然持枪屹立时,远处画面上是巍然屹立的洁白的塔米尔冰峰,这时,昂扬、纯真而有力的主题音乐《怀念战友》骤然响起。电影调动了所有凸显与拔高英雄形象的音乐、灯光、置景还有蒙太奇切换等影视手段,把创作者的主观意念灌输到观众的心中,从而完成影片的创作意图。

2.采用双层的叙事结构

新中国民族题材电影一方面要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突出政治的主题;另一方面,为让电影好看,在修辞上也要讲究策略。所以,“十七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情节结构上一般采用双层结构。一是政治阶级意义上的主线,主要表现为正面人物对敌斗争的经过,最后赢得胜利;二是少数民族的爱情与家庭关系分分合合的曲折进展,前者的教育和后者的观赏两层意义上的结合。

比如《冰山上的来客》以我驻边人民与匪特的惊险斗争为政治主线,其间交织着阿米尔和真假古兰丹姆的爱情故事,使影片悬念丛生、引人入胜;《天山的红花》以畜牧生产队队长阿依古丽与企图对生产建设进行破坏的反动牧主的儿子哈思木构成了阶级斗争主线,其间穿插着阿依古丽与丈夫阿斯哈勒的家庭生活;《绿洲凯歌》中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在生产建设当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发生着合作社和富裕中农以及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斗争,同时还有阿衣木罕和巴拉提两个家庭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影片同时渲染了神奇而又美丽的边疆地区风光,与此同时,插入对少数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民族习惯的介绍,如《冰山上的来客》中,新战士阿米尔来报到时,看到的是激动人心、充满民族风情的叼羊比赛。

在这里,我们看到此种叙事方式既可以完成国家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观念的宣传,又具有电影艺术的策略和技巧。一条线索是为了突出政治的主题,另外一个情节提供了多样化的表现可能。前者确立了一个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命题,后者洋溢浓厚的民族气息,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追求圆满的故事情节

中国人传统上偏好叙事完满,喜欢看有头有尾,讲究起承转合的故事,强调矛盾起因,斗争发展,人物冲突,事件高潮和团圆结尾等故事化因素。“十七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显然也沿袭了这种传统文化的叙事艺术方式。

比如崔嵬等执导的彩色故事影片《天山的红花》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有头有尾的圆满故事:1959年,在新疆天山脚下东风公社哈萨克族畜牧生产队里,社员们推举哈萨克族女共产党员阿依古丽为队长,但是阿依古丽的丈夫阿斯哈勒对妻子的当选心怀不满。同时反动牧主的儿子哈思木不甘心草原上的权力被剥夺,利用阿斯哈勒挑拨他与妻子的关系。这样在影片的开头就设置了两对矛盾。故事继续前行,队长阿依古丽积极带领群众搞好生产,当年获得了畜牧业的大丰收。反动牧主哈思木又生一计,使羊羔在暴风雪夜受冻,并嫁祸给阿斯哈勒,还用蒸馏水代替药品给受病羊羔注射,此时事件发展到高潮阶段。故事的结局是技术员沙发尔发现并揭露了哈思木的破坏活动,阿斯哈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诚心诚意地拥护阿依古丽担任生产队长,将一束红花送给她,投了她一票。就这样,矛盾都得到了圆满地解决。

(二)“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特征

进入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新疆本土电影人才崛起,成为拍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中坚力量,在艺术手法上发生了观念上的深刻变化。他们立足于本土文化关怀和平民情怀,在突出新疆特色的基础上更注重对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的深入开掘,相继推出了《良心》《真心》《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吐鲁番情歌》和《美丽家园》《买买提的2008》《永生羊》《鲜花》等影片。这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呈现出和“十七年”不同的特征,表现为客观写实心灵再现观众思考的艺术探索。

1.注重客观写实

历来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容易走猎奇和风光的路数,缺少真正反映他们平实生活的电影,即少数民族的平民影片。猎奇和风光,反映了创作者的视角不是平等的,而是旁观和距离。新时期的新疆电影人把目光聚焦到普通群众的普通生活上面,以小见大。他们既不俯下也不仰高,平等平实地反映新疆少数民族普通人的故事和命运,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感情,从而准确、生动地折射出新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变化,让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奇观走向亲近。如《吐鲁番情歌》聚焦于两家维吾尔家庭平凡生活下面不平凡的情感生活和经历,描画了新疆农村生活的新面貌,书写了维族人的真性情和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美丽家园》则围绕草原上一户哈萨克人家展开,细致地描绘了一家三代在艰难生活中前行的故事,影片没有惊险激烈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在平实得如同娓娓道来般的叙述中所流露的伤感。即便是对新疆哈萨克族原生态音乐“阿依特斯”进行记录和传承的电影《鲜花》也是通过塑造一位性格坚毅、善良聪慧的普通女歌手“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来展现。这些影片以小见大,直面人情世故,落脚生活常态,在情爱、婚姻、家庭矛盾、老少代沟等俗世生活表现中,描绘常人的情感纠葛,以平和的心态真实地勾勒出新疆少数民族在新时代的生存状态。

2.再现人物心灵

一部真正的民族电影要表现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就不能只停留在对风俗风貌的浅层描写上,它应该充分地尊重这个民族的语言、音乐、生活方式、地域文化,特别是心理,也就是应该抒写本民族的“心灵”,关注“人”。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对人物心灵的深层结构的开掘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美丽家园》揭示了当代哈萨克人在传统游牧生活与现代商品生活之间进退的情感经历和心路历程,影片以草原独特的生存环境表现人物内心、以唯美主义的写意手段表现伤感与沉重的情绪,故事结尾没有给我们以答案,只是引起观众的思索。《吐鲁番情歌》对于现代多样情感形态的展现,既充满了现代人的切身感受,更具有现代性的思考意义。《永生羊》这部反映新疆游牧民族哈萨克人的生活画卷的电影在为我们展示两个哈萨克族女人莎拉和乌库芭拉的一生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不安、苦恼与欢乐,那就是哈萨克人的内在之美,即相信命运,接纳它,接纳它给予的一切,不论痛苦还是欢乐;顺从它,在它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生命的自由和价值。这命运不仅指自然中不可抗拒的力量,也指社会中神秘的、不可违背的戒律。在这里,新时期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向着内心化、生活化和哲理化迈进,从而达到了对传统的以教化为主的创作思维定式的突破和超越,表达了新疆特有的新时代的民族个性和民族心理。

可以看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创作的电影家们,在艺术化地表现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现实生活的同时,勇于探求,不断变革艺术追求。虽然,有些方面还不甚完美,但它们却是在新时代语境中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会迎来一个新的创作高潮。

注释:

① 亦云:《影片〈哈森与加米拉〉的教育意义》,《大众电影》,1955年第12期。

② 章越:《看故事片〈哈森与加米拉〉》,《人民日报》,1955年8月2日,第3版。

③ 陈荒煤:《关于加强生产领导的若干问题――在七月份厂长会议上的总结发言》,《业务通讯》,1954年第3期。

④ 马森:《新中国电影十七年:策略与修辞》,《电影作品》,199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朱冬梅(1973― ),女,湖北荆门人,硕士,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批评及影视文学;阿依克孜•卡德尔(1974― ),女,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文学博士,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上一篇:当前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