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出好宝宝的9个小秘密

时间:2022-09-20 11:51:51

夸出好宝宝的9个小秘密

不少妈咪笃信“好宝宝是夸出来的”。于是在宝宝的教育过程中,妈咪都会用鼓励的方式让宝宝明白这个道理。殊不知,不当的鼓励也会带给宝宝不少负面影响。因为鼓励过多,导致宝宝骄傲自满、夸奖饥渴症、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例子也不少。妈咪要如何鼓励宝宝,鼓励要把握怎样的度呢?让我们一一破解鼓励宝宝的小秘密。

用何种方式鼓励宝宝

鼓励不仅仅只有口头表达一个方式,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轻拍宝宝的肩膀,专注地欣赏宝宝的活动,可能会无声胜有声,带给宝宝更多的心理能量。当宝宝为劳碌了一天的妈咪留下香甜的雪糕,妈咪温暖的拥抱比任何言语都有效,更能深切地传达妈咪的欣慰与欢喜。同样,当宝宝在挑战一些对他而言相对困难的事情时,妈咪在身边的专心陪伴本身就是巨大的鼓励。

哪些是适合的鼓励,哪些是无效的鼓励

具体VS空洞。能充分了解宝宝的妈咪是优秀的。鼓励要建立在对宝宝充分体察的基础上,让宝宝明白到底自己哪一方面获得了父母的赞赏。相对于空泛的“你真好!”、“真聪明!”来说,“你今天把玩具整理得真整齐!”、“宝宝刷完牙确实没吃糖,真乖!”更能让宝宝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好,从而更有说服力。

敷衍VS真诚。在宝宝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这时鼓励的作用会陡然剧增。若宝宝热情地邀请妈咪去参观一下自己辛苦搭建的游乐场,妈咪头都没抬就来了一句“不错”,宝宝的心里肯定很失落。假如妈咪在游乐场旁边凝神端详,还由衷地问一句:“天呀,宝宝是怎么做到呢?”下一次,宝宝搭出的作品肯定会更棒!

鼓励要不要考虑宝宝的性格

有的宝宝胆子小,内向不自信,爸妈多一点鼓励可以让他更自信,更敢于独立做事。

有的宝宝好强好胜、咄咄逼人、乐于表现,尤其在人多的时候爱出风头,那么鼓励少一点,甚至多指出一点宝宝的不足会更好,当然,千万不要伤害到宝宝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当事情的后果清晰可见,而又没有很多人在场的时候,妈咪即可态度严肃、语气温和地批评宝宝。比如,宝宝在客人来家里串门的时候,满屋子乱跑失手打碎了花瓶,当时妈咪可以只字不提,只检查宝宝有没有受伤。客人走后,再把宝宝搂在怀里:“看到了吧,这就是妈妈为什么不让你在房间里又跑又跳的原因。如果刚才扎到你或者客人就会流血的,多疼啊!而且花瓶是妈咪用辛苦赚的工资买的,摔碎了多可惜啊。下次宝宝要在周围没东西的时候再跑跑跳跳,邻居午休时间别在家里跑跳,好吗?”

经常鼓励宝宝有哪些好处

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宝宝的各项经验正在初步积累中,他们很容易遭受挫折障碍,妈咪的鼓励会让宝宝勇敢接受困难,大胆再次尝试。

帮助宝宝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妈咪的鼓励对宝宝而言是一面神奇的魔镜,从中宝宝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宝宝通过与别人的交往互动,一步步了解自己,知道哪些言行正当,哪些言行应该避免。

形成健康的人格。鼓励能带给宝宝温暖。试想当宝宝正有点自我怀疑时,却看到了周围人对他的信任,一颗感恩、善良的种子也会随之播种在宝宝的内心深处。

一味地鼓励有哪些弊端

不管宝宝做什么事情,妈咪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真棒!”“真好!”每个人都爱听好听的话,宝宝满足的神情激发着妈咪进一步的鼓励,如此循环不息。为什么鼓励?该如何鼓励?越来越值得妈咪思考。过量的鼓励,由于唾手可得,在宝宝眼中也渐渐廉价。频繁的鼓励还会让宝宝模糊了是非观念,即使做得不好的时候,妈咪也会送上一句:“宝宝真棒。”只有在宝宝确实表现优秀的情况下,及时而必须的表扬才能像温暖的阳光一样,为宝宝的成长输送丰富的营养。

鼓励不起作用时怎么办

鼓励不起作用,往往都发生在宝宝因为经验不足而遭遇挫折时。这个时刻,宝宝需要的是丰富经验,告知方法,而不是反复地鼓励。宝宝久久系不上扣子,妈咪一再说:“没关系,你能行,再试试。”只会让宝宝更加心急更加想退缩。此刻宝宝要么是没有达到会系扣子的年龄,要么是缺乏系扣子的正确方法,鼓励自然解决不了问题。妈咪可以在鼓励宝宝的同时,降低任务难度,先把衣服脱下来系扣子,系好了再套头穿上;或者宝宝自己把扣子穿进扣眼,妈咪再帮忙拉出来。

父母之间要怎样分享鼓励技巧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有效的鼓励技巧,可以积累下来,夫妻间共享。宝宝的某一行为,在爸爸那里受到了批评,在妈咪那里却获得了肯定,他肯定会无所适从。时间长了,小家伙还会钻父母的空子,消弱某一方的威信:“妈咪,你说的不对,是爸爸让我这样做的。”或许你总在抱怨,为什么宝宝在你面前就不听话了呢,现在找到原因了吧?症结就在沟通不够,要求不统一。家庭的教育观念一致、教育方式一致才会让宝宝的好行为固定下来,成为一贯的做法。

如何用鼓励来纠正宝宝的缺点

聪明豆系列绘本中有一则故事《我永远爱你》。故事中的妈咪就巧妙地一边鼓励宝宝一边向宝宝提出合理的要求。宝宝以试探的方式不断试探妈咪对自己的爱、妈咪的底线。让我们来听听母子间的对话吧。“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弄得她红一块、绿一块、蓝一块的,你还爱我吗?”“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看似妈咪没有限制宝宝的行为,但是宝宝自己就会体会到这样做的麻烦后果,自然会知难而退。

鼓励宝宝有哪些注意事项

物质奖励密度分年龄而异。有的妈咪总爱以物质表扬宝宝,但是我们要知道:大人做事情是基于理智,分析利弊之后才会做;宝宝做事情是出于个人喜好,开始是无目的的,为了做而做,源自对事情本身的兴趣。此时,物质奖励过早出现会激发宝宝的功利心,为了赢得物质奖励,再次重演自己的行为。

当然,物质奖励对于低年龄的宝宝确实有良好的强化作用。对于可以讲道理的大宝宝就弊大于利,把宝宝的关注点从谨言慎行转移到物质奖励上了。偶尔的物质奖励是可以的,特别是对于2~3岁的宝宝,而4~5岁的宝宝还是要以非物质奖励即精神奖励为主,真正地开启宝宝好言行的内在动机。

鼓励要内容广泛。有的妈咪总是表扬宝宝的智力表现,而忽视宝宝的情感、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妈咪常常说:“快学习吧,不然小朋友都超过你啦!”、“你看人家婷婷都会背唐诗了,多聪明!”、“点点弹钢琴真棒!”可是宝宝主动让小伙伴玩玩具、自己洗小手绢、跌倒了不哭等良好行为却得不到表扬。其实,类似的非智力品性更决定宝宝的未来发展。只有情绪积极乐观、人际关系和谐、生活习惯良好的宝宝才更能在未来社会中做出优异的表现。下次当宝宝数学比别人算得慢的时候不妨对他说:“没关系,虽然这次速算宝宝的成绩不好,可是你是一个有毅力的宝宝,妈咪和你一起练,下一次,你的表现肯定比现在好!”

(摘自《家庭·育儿》)

上一篇:三人行必有“剩女” 下一篇:女汉子:彪悍的女性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