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时间:2022-09-20 11:35:22

探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道路桥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大对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这对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具体的优化措施,以供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引 言:质量是道路桥梁工程的灵魂,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本身功能与价值的实现,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工程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影响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声誉。近些年,经过调查发现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道路桥梁在远未达到其设计寿命时。就过早出现结构强度不足、铺装层松散剥落、梁体裂缝等问题。这样不仅缩短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道路桥梁的营运效益,直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更严重的还会对车辆和人员的行驶舒适性及安全性构成潜在的威胁。

1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设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路桥设施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已经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路桥建设的投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取得过一些成就,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以及工程质量。

路桥施工单位要想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规划好施工管理的内容,路桥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生产材料、设备、方法、工艺、人员等的控制与管理,对施工现场工作的协调,最终实现工程的施工目标,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路桥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精细的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工期的按时完成。实现企业科学化的管理,除了提升自身素质以外,还要汲取成功的经验,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每个环节都要做好分析,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水平。

2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发展的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水平,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信息交流的强烈渴望,我们需要做的便是不断的加快道路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可是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之中,道路桥梁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人员素质低,技术水平落后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和困难严重制约了桥梁建设的质量。我们知道,桥梁建设是道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因其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为了更好的保证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质量,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具体的分析问题,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只有这样才会不断优化施工管理,进而提高道路桥梁的质量。道路桥梁质量的提高,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道路建设的水平,道路质量的提高将会极大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3 道路桥梁施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的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 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2)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人工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2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 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有泥土应采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3)裂缝的形成

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普遍的病害之一。裂缝的出现,致使混凝土强度下降,承载力减弱,在持续的受力作用下,其结果更为严重,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如果裂缝小于标准要求的极限,一般不会影响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 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往往只影响结构外观而产生疑虑。至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点情况:①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水泥标号低,或放置时间过久,致使水泥变性,或受潮而性能低下。②骨料品种质量差,为了降低成本,对骨料就近采挖,不经过检验就用于施工。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规范,随意性大,单凭经验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配比操作。在浇筑灌浆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猛或不足,使混凝土结构整体不均匀,局部骨料沉塌,混凝土干膜后出现蜂窝、麻面状。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混凝土结构不均衡的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

(4)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的出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其疏松的结构强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在使用过程中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减少,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①在施工时,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比,施工工艺差,在操作上不按程序操作,随机性调整时有发生。②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振捣不规范,不均衡,使得振捣不足部位的结构疏松,不密实,在撤膜后容易出现蜂窝 麻面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骨料易下沉,混凝土浆泌干表面,混凝土体中间段(层)砂浆富集,易发生由表及里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③对混凝土模加工的精度不够,或周转次数多,导致局部变形漏洞,接缝不够密封而漏浆,从而使骨料间隙无浆,干硬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④从搅拌到浇筑之间的时间过长,混凝土水灰分发生离析,混凝土结构不密实,在浇筑时不加以振捣或振捣不均。由此可知,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和蜂窝麻面等现象。

3.2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问题

(1)工程质量管理的漏洞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核心就是对质量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疏漏一些质量问题,以下就是质量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①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以对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把关,由于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对材料进场进行严格的把关,让不达标的材料进场使用,这样就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② 没有进行彻底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会影响工程质量,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合格的技术水平,就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③ 没有做好工序质量的验收工作,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施工进度而忽视了对工程工序质量检查验收过程,对工程的检查验收也只是一个形式,走过场,这样就导致了上一项工程质量没有达标就进行了下一项施工工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④ 每项施工工程中都有施工的重点、难点和要点,对这些特殊部位的质量更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却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对路桥工程的隐蔽性工程、薄弱环节以及关键点进行跟踪与监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对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不到位

① 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70%左右,企业在选择材料时没有综合考虑其经济性价比和质量性价比,这样就提高了材料采购的成本,在使用材料过程中,对材料的存放、使用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或者根本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这样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损坏以及丢失,材料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② 对人工成本的控制不到位,在安排施工人员方面出现了重复、交叉等不合理现象,降低了人员使用的效率,同时增加了人工费。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同工种之间没有配合好,很容易使对方的成品、半成品遭到破坏而造成返工的情况,这样带来的经济损失会更大。

③ 对机械设备成本的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成本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采购或租赁机械设备前应先分析工程的实际情况,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在没有考虑到工程实际的情况下就对机械设备进行采购,这样很多机械设备都得不到有效地利用,增加不必要的经济投入。

(3)施工进度管理不到位

① 在施工时,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因而导致了施工的不规范就要进行返工,这样就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② 因为施工单位没有对工程的进度做好把握这样就影响了材料的供应,也会对工程的进度产生影响。

③ 施工人员或施工设备的中途变故也是影响工程进度的一个原因,比如,施工人员的流失、施工设备的故障等。

4 道路桥梁施工及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4.1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优化措施

(1)提高道路桥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桥梁施工的人员素质要求,首先,施工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满足桥梁施工技术的现实需要;其次,除了掌握自身的专业技能外,一个优秀的施工人员还应当做一个 “杂家”,也即是说,除了在自己的施工领域做到“ 精 ”之外,还必须再其他相关领域做到“ 通”,施工人员应多接触一些建设、交通、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内容,这样才能建设出质量更优的道路桥梁。

(2)重视桥梁铺装层的管理,注重辅助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在道路桥梁铺装层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加强其厚度管理,要确保铺装层的弯曲性能。同时,要防止铺砖层透水,如果透水后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补救。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经常处在冰冻期的道路与桥梁,可以通过在路面铺上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凝度来降低伤害,而那些非冰冻地区的道路桥梁则可以利用防水的混凝土。

(3)合理确定混凝土等级,优化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针对公路桥梁出现裂缝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第一,根据混凝土所处的具体结构位置,然后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这样就可以使水泥与水灰的比例达到更为准确的程度;第二,优化混凝土的搅拌与振捣技术,使混凝土的融合更为充分合理,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周期;第三,然后计算好公路桥梁拆模的时间,保证拆模周期的规范合理化;第四,采用隔热设计,合理计算温度裂缝,还可以添加一定数量的外加剂和掺合剂,防止混凝土在高温天气中出现过硬的状态,还可以降低浇灌的温度

4.2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1)完善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管理。首先,需要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影响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然后再将这些关键的程序列为重点进度工程,着力进行施工;其次,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应该设立检验和控制桥梁施工的实验室,并配备检验控制的相关机械设备以及专业知识检验人员,这就可以用数据来监理整个施工工程的安全;再次,大力发挥验收监理部门的职能,完善工程验收。

(2)健全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责任体系。道路桥梁建设必须有一套健全、 完善的质量责任体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不能纵容。在施工现场,必须制定针对本项目的人员岗位职责方案,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 、安全负责人为主的安全监管领导机构;制定出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在施工之前就对可能产生的危险指数进行有效评估。监管领导机构时刻提醒施工人员始终应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桥梁施工的质量安全标准进行施工。

(3)健全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激励体系。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道路桥梁施工以及管理质量,施工方可以创设一些奖励和惩罚制度。惩罚制度主要是针对道路桥梁工程中,施工人员不规范的施工操作、 在材料等方面的弄虚作假 、员工不认真工作甚至擅离职守以致于造成整个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而奖励制度主要是针对平时积极而认真工作、 能有效预防重大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的人员或者团队等。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激励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施工、 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的提升大有裨益。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和桥梁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施工的整个过程。为了加强及保证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必须对各个环节加以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不断加强和完善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以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人员安全为目标,实现路桥建设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促进路桥建设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传章.关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工业设计,2011,(11).

[2] 张瑞芳. 浅谈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J]. 中国外资,2011,(10).

[3] 张旭清.浅析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水运,2011,(28).

上一篇:高层建筑创新设计要点问题的探究 下一篇:建筑工程中关于桩基检测发现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