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听见自己的笙音》谁弄竹簧踏歌来

时间:2022-09-20 11:09:16

歌手:吴彤 发行日期:2010年8月27日

网友昊天客评论:吴彤唱歌的感觉,有股韧韧的力度,他有在中国民乐里彻底浸透了的感觉。

没错了,就是那个金戈铁马般唱过《烽火扬州路》的吴彤,那个在《心乐集》中完成民乐与摇滚融合的吴彤,他让中国摇滚乐在舶来品的概念下延伸出一种本土的可能性,这不是崔健在《一无所有》中那把唢呐的孤独开场,而是切实在音乐本质上开拓性的实验,我至今认为《心乐集》是华语摇滚的经典范本,比之朋克与二逼们的崇洋,这些才是能唱出汉语情怀的现代音乐。

然而,《笙音》并不是一张普通意义上的融合性专辑,吴彤至少放弃了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像那些摇摆腰肢拿着琵琶的美女在节奏里献媚,二个是拼贴抑或变奏式的大师们设想的惊世骇俗。一切都是淡然从容,《早餐》的前奏初出,我欢喜之心随来,喜爱这样实实在在的好听,没有复杂的和弦、刻意标榜的民乐,我们猜想的一切都融化于自然之中。依旧是那把掩盖不住的高昂之声,穿透力带着情绪自由穿行,没有丝毫阻碍,我常在自我算计,当下歌手,不流俗且唱功入化境者,当推吴彤为首。《春秋配》、《再苦也比月亮幸福》、《记得》果然再次把气势磅礴的架势推向极致,在副歌中吴彤依旧是冲破云霄的金戈铁马,让人遗憾他逃离摇滚的我失骄杨。能写出不俗旋律的吴彤在唱片的前部分,只是一些流畅的大俗之声,让人不解迷惑,也许经历过激荡的淬炼歌手已经不需要华丽的美衣来装扮,大俗即大雅。从《下雪了》开始,专辑的调性开始变成古意盎然,我们从巴乌、笙、古筝的延绵中体验吴彤内心里悠然自得的怡情。实验借此开始,流行与传统,在吴彤手里像魔术师的点金棒,仿佛一位古人踏雪舞蹈而来,不唐突、不刻意、很写意,才情恰到好处。《花儿爱少年》与《玲珑塔》继续表现着民歌之与吴彤的血肉关系,他仿佛只有在这样的土地歌唱中才能“摇滚”依然。《燕子》的悲凉堪称绝笔,在这首情何以堪的悲悯啼血中,民歌背景与现代意境加上传统加工,也许是专辑中成就最高之作。

在刘索拉《东方拼贴》、金得哲《半梦》以及新民歌风潮的催化后,流行音乐与民乐的相亲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当年的英雄们都在偶像消费中难以为继,而我们又不能只是满足陈建年、郭英男、金门王与李炳辉隔海的目光,在根源民谣的阵营,赵牧阳、冬子等苦存于世,世界音乐之于白水、吴俊德已经被小众收藏。我们要如何面对祖先的智慧与歌声,是被周杰伦唱几句青花瓷就敷衍了事,在李烁《诗词歌》里来几句不痛不痒的小调?恐怕这些都无法让我们卸下包袱,民乐、民歌之繁杂追问,之与当代流行乐的内在补充,该何解?恐怕再不出手,昨夜西风已凋了碧树矣。

上一篇:《生死桥》诡异的宿命论 下一篇:《日照重庆》缺父与生活在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