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加速走新路?精准脱贫奔小康

时间:2022-09-20 10:46:38

通过近几届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昔日贫穷落后的夜郎古都――石阡县正重放光彩,幸福美好的新石阡呼之欲出。面对同步小康的美好愿景,石阡县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换挡加速、奋力腾飞。

适应新常态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十二五”是石阡县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全县在换挡加速、奋力腾飞的征程中披荆斩棘、高歌猛进,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预计到2015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将从2010年的21亿元增加到56.42亿元,五年年均增速15.5%,高于“十一五”4.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420元,是2010年的2.78倍;固定资产投资达68亿元,是2010年的5.21倍;公共财政收入3.32亿元,是2010年的2.92倍。

五年来,石阡始终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第一自觉,赶超信心更加坚定。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始终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第一引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抓手,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情怀,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始终坚持把管党治党作为第一责任,政治生态更加清明。

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把准两条底线主航向不偏离、坚持换挡加速主旋律不跑调、打好民生改善主动仗不松手、激发改革创新主动力不停步、坚守党的建设主阵地不退缩,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从严从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时刻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全力维护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奋力走新路

全面开启同步小康新征程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奋力攻坚,石阡已进入后发赶超、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加快发展正当其时,同步小康时不我待。

当前,石阡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新机遇,进入蓄势勃发的新阶段,随着交通瓶颈的打破,石阡正从铜仁市“边缘”变为融入黔中经济圈的“前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正在叠加释放,进入厚积薄发、提速跨越的重要阶段。站在后发赶超的新起点上,必须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奋战五年,走出一条符合石阡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新路。

今后五年,只要石阡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善走别人走过的成功之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就一定能够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今后五年,石阡县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工作总纲,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主基调、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围绕“两区一走廊”经济空间布局,实施大生态、大健康、大文化三大跨越工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全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国际休闲旅游养生目的地、武陵山区扶贫攻坚示范地和黔东地区重要立体交通枢纽;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起,石阡县将奋战五年,强力冲出“经济洼地”,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奋战五年,全力消除“绝对贫困”,确保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奋战五年,着力构筑“精神高地”,推动社会文明风尚迈上新台阶;奋战五年,大力推进民主法治,推动依法执政能力迈上新台阶;奋战五年,齐力践行“三严三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迈上新台阶。

千方百计

抓好“十三五”时期工作

千方百计抓好脱贫攻坚战略行动。目前,石阡县仍有84651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全县上下要以敢闯敢拼的精神着力创建武陵山区脱贫攻坚示范地,逐级立下“军令状”,努力拼得“军功章”。把脱贫攻坚目标作为“十三五”规划第一目标,把“五个一批”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路径,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第一标准,如期实现所有贫困乡摘帽、所有贫困村出列,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不含水分、不打折扣的全面小康。

千方百计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精心谋划和扎实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石阡实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力支撑。着力加强骨干交通网络建设,力争用3到5年时间,建成承接省会、北上川渝、直达长珠潭、连接长三角的黔东交通枢纽。全面畅通“毛细血管”,实现各景区、园区、城区之间联动协调发展。着力夯实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水利建设提升工程,力争到2020年,县城、集镇及重点旅游景点景区率先实现“直饮工程”,人均供水量接近全国中等水平。

千方百计加快信息基础和能源体系建设。加快信息骨干网络优化、城镇网络覆盖、农村宽带延伸、数据中心集聚、“云上石阡”平台等重点信息工程建设,全力打造“覆盖广、资费低”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乡乡通燃气、村村有稳定供电电源的目标。

千方百计抓好重大产业培育。“产业强则石阡强,实业兴则石阡兴”。要瞄准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地域品牌”,培育具有石阡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实大数据、做大新兴产业、做精传统产业、做优山地农业。

千方百计抓好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打造“赏风景、泡温泉、喝苔茶、品文化、忆乡愁、享养生”六位一体的慢生活体验城市,把石阡县建成铜仁市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做强主城区,紧扣“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目标定位,力争2018年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做特小城镇,突出个性特色,规划建设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特色小城镇。做美新农村,树立全域旅游思维,加大对传统村落和民族文化村落的开发保护,让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与特色鲜明的现代城镇相互映衬。

千方百计抓好改革开放。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千方百计抓好大生态建设。生态是石阡最大的优势,也是石阡基础最好、特色最优、潜力最大的资源。着力构建生态屏障区,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确保“十三五”期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左右。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四条生态底线保护机制。大力推进生态产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千方百计抓好大健康跨越工程。大力实施大健康跨越工程,打造养生养老石阡名片。

千方百计抓好大文化跨越工程。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广泛享受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活动,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千方百计打造旅游产业升级版。树立“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生态旅游”理念,乘势而上推进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加快建成国际休闲旅游养生目的地。高端谋划全域旅游,加快建设智慧景区,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力争建成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旅游集散地。

千方百计抓好重大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实施重点民生工程,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

同时,强化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县,为圆满完成“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构建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发挥好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打造好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推进好依法治县的时代进程、维护好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实现“十三五”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法治保障、社会保障。

站在新起点,石阡人民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的干劲,坚定不移守底线,换挡加速走新路。(作者系铜仁市委常委、石阡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上一篇:屠呦呦在“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上的发言 下一篇:找到孩子不听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