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研究

时间:2022-09-20 09:57:4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研究

摘 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运行机制可概括为基础性、保障性、推动性三大机制。中国业已建立的许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的不完善,使联盟不能稳定健康运行。需要从完善政府监督引导、建立良好的信用与利益分配、信息与人员开放机制,政府、联盟、市场互动动力机制推动联盟快速、高效、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040-02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性机制

信任机制。信任是联盟产生及企业合作的基础,盟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联盟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级制度,对不同企业的信用度进行考核来加强联盟内的信任度,使得合作的企业间相互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减少合作的风险。对信用较好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宣传,并帮助信誉好的企业较多地参与到联盟内部的合作中去。对于信用较差的盟员给与通报和限期整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信用度较差的盟员清理出联盟,这样也可以提高盟员对联盟的信任度,促进联盟和整个产业的发展。

进入、退出机制。联盟在建立后为了保证盟员质量而建立的内部考核制度。在企业、科研机构进盟时,对其进行考核,可以确定成员的能力和层级,对盟员进行考核,可以对成员的信誉度、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等有较好的了解。建立这样一种机制,为联盟管理盟员,更好地为盟员服务提供了依据。有效的盟员进入、退出机制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保障性机制

监督、自律机制。联盟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利益、降低自身的风险。由于参与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数目较多,在联盟中的地位和具体利益不同,难免会出现在利益驱使之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在联盟内建立成员监督管理机制,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并避免其他负面效应。另一方面,通过高效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解决盟员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争端、机会主义行为,保证战略盟员获得其应得收益,净化合作环境,保证联盟的平稳发展。

协同机制。协同机制主要是指盟员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而进行的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方面的协同,以使联盟获得的整体价值大于各成员价值的简单汇总的一系列机制。这些协同机制包括管理协同、创新协同等内容。管理协同是指通过盟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盟员在管理经验、模式方面的共享。通过管理协同联盟内的盟员可以学习到彼此的优点、防止产生对方的缺点,有效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提高经营层次。创新协同是指盟员之间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技术或生产方法上的进步和创新,通过在知识、技术和经验方面的共同协作而进行的协同。联盟内的协同行为可以减少重复创新,提高创新的效率,缩短创新行为周期,有利于推动联盟内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是将生产经营中取得的收益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合理分配的方式与方法。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的重点在于盟员对于协同创新的共同投入和对成果知识产权的合理分配。利益共享的重点是联盟所形成的专利。在联盟内部,属于成员企业的专利通过签署协议构成专利池,交由联盟统一管理。衡量成员对专利的贡献、核心专利的数量、专利的重要程度等因素,通过授权获得匹配收益,是联盟最普遍的利益分配模式。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利益驱动、优势互补、政策推进、发展需求等因素,激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产生结盟意愿,提高结盟兴趣,巩固联盟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运作方式。利益驱动、优势互补、政策推进、发展需求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盟员具有不同的影响,如利益驱动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担企业的研发风险,缩短研发时间,抓住市场机遇获得更多利润,对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因此激励机制的建立一定要结合盟员的不同属性具体、切实、有效,真正对不同盟员起到应有的激励。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推动性机制

学习机制。学习机制是指针对联盟各阶段,明确联盟学习规则,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联盟内部学习的有关制度、规则与方式。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应根据联盟现状和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地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要对盟员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并列入工作计划,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目前中国许多产业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存在着企业营销手段单一,企业缺少长远的战略规划以及盟员相互协作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企业之间和企业向外部组织学习的机制显得非常重要,建立这样的学习机制可以使企业获得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整体性快速与柔性反应能力,可以使区域内企业、市场、政府、相关机构等主体之间形成互动与协同关系,进一步加强联盟整体的发展,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联盟中来,提高联盟的规模和层次。

文化培育和宣传机制。由于盟员具有学习性、根植性、专业性和联系紧密性的特点,我们在联盟内建立文化培育机制,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和制度层面等四个层面入手,通过与当地或关系学校、研究机构的联盟迅速搜集、整理、传播知识信息,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办法、技术创新点等一系列的优质因子,使联盟内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联盟形成先进的、积极的联盟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将这种机制和文化宣传出去,建立整个联盟的优越形象,形成文化影响力,促进整个联盟的健康发展。

资源共享机制。由多个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组成的联盟,资源共享与优化集成是其优势所在,是盟员联合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联盟进行协作研发的重要基础。联盟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不是盟员资源的简单罗列,而是在联盟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根据创新活动的进展和需要而实现的动态、有机的有效利用。目前,中国存在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都相对富裕,但技术创新成果却较低的不健康状态,通过建立联盟高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可有效化解此问题。

创新机制。在联盟内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可以帮助联盟更快更好的发展。建立创新网络和创新奖励制度,可以实现知识技术的快速更新和溢出,大大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增强联盟和整个集群的发展动力。创新网络是指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的各种特征的制度安排。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也有涉及到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如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观念创新等。

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优化

机制在系统中的表现为与要素间的功能关系。理想状态下,良好的机制可以使一个体系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即使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体系也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成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需要一套高效的机制。

完善联盟政府引导、监督机制。联盟特别是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制度环境和融资环境较差,需政府通过出台鼓励性政策和法律来推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向特殊的地域和行业集中,促进企业产业联盟。政府要重视对重大联盟合作项目的前期分析、中期跟踪、后期评估和验收,完善第三方中介机构机制,实施科学的、系统的项目分析、跟踪、评估。在后期验收中,要注重成果的创新性及其技术水平,注重成果的可应用性和产业化前景。

建立良好的信用和利益分配机制。联盟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的多是隐形知识转移,具有生产周期长、容易转移、牵涉知识产权等特点。必须健立良好的信任机制,以避免成员之间提防和保密等不利于联盟利益的行为。在利益面前,盟员间必然存在一哄而上、相互争夺、无序竞争的情况,导致利润下降,盟内内耗加剧甚至恶性竞争。因此,必须根据盟员在利益实现过程中的地位、贡献度、重要性和承担风险的大小,对利益进行合理地都乐于接受的分配,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建立持续稳固、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合作关系。

健全联盟信息、人员开放机制。因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者缺乏相互沟通、了解的快速便捷渠道。建立健全盟员间沟通的信息系统或平台,不但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和科技发展动态,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而且可以让企业及时掌握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实现联盟内部合作各方信息与知识结构的优势互补。为此联盟应该建立科技信息资料库,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国内外的科技信息网络。

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存在人才既多又缺的局面,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缺少懂政策、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在企业缺乏知识面广、富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盟员间如能打破人才流动的界限,将有利于联盟健康发展。可以鼓励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去兼职,允许企业家、工程师到高校兼职教学,到科研机构挂职,还可实行各方定期租用、借用、互换技术人员,或就某个项目和科学问题,联合成立研发攻关小组。政府也应为这种人才的流动,建立健全相应政策,鼓励和倡导各种模式的人才流动。

建立政府推动、盟员联动、市场互动的动力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不仅应积极吸收原有相对成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优点,更应针对原有模式的弊端,创造性地、有所针对地开展工作,尤其要针对一些旧有模式中“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虚轻实问题,通过联盟自身的组织工作,积极建立政府推动、盟员联动、市场互动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联盟发展战略应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相契合,争取政府支持,实现双赢;联盟应通过内部资源和信息共享,积极促成内部各方联动;应运用市场经济法则,整合市场要素,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分层逐次突破。通过政府推动、内部联动、市场互动解决科学研究与技术运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脱节难题。

参考文献:

[1] 苏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1).

[2] 谭建伟,叶丽,李攀艺.基于产学研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述评与展望[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6).

[3] 原顺梅,王坚,周秀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2,(6).

上一篇: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对地质勘查工作劳动消耗补偿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