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探讨

时间:2022-09-20 08:27:55

输液反应探讨

【摘要】 目的 分析引起输液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综合近年来各类文献报道的输液反应,结合本院情况,考察各种影响输液反应的因素。结果 输液反应的类型主要有热原和热原样反应、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肺水肿等,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药物因素、人员因素、输液器具、患者自身等。结论 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监控管理。

【关键词】输液反应;不良反应;合理用药;防治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输液不良反应指输液引起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临床习称“输液反应”,有时也称之为“热原反应”。但严格地说,“热原反应”只是输液反应的一种,其他还有热原样反应、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等。现就常见输液反应的类型、产生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进行探讨,供临床参考。

1 输液反应类型和症状

1.1 输液反应诊断标准[1] 在输液后15~90 min内,患者突然出现冷感、寒战、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四肢厥冷,随即发热,体温38℃以上,停止输液数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可伴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急,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即可诊断为输液反应。

1.2 类型和症状 ①热原反应和热原样反应,症状为高热、出汗、畏寒、寒战、重者心率加快,甚至虚脱;②菌污染反应,症状为休克;③过敏反应,轻者荨麻疹、瘙痒,重者胸闷、发热、发绀、甚至休克、死亡;④肺水肿,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口唇发绀等,听诊出现干湿性音;⑤其他有血栓性静脉炎、空气栓塞、水中毒等。

2 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

2.1 药物方面因素

2.1.1 药物制剂 药物本身和所含杂质均可引起输液反应,如磺胺类药物本身有致敏性,青霉素制剂中含有微量青霉噻唑酸等杂质而引起过敏反应。

2.1.2 运输储存 运输储存不当可导致输液污染。例如运输过程中碰撞导致微小裂缝漏气,贮存温度过高导致药物降解等。

2.1.3 热原累加 联合用药造成热原量增加,单独药品热原含量合格,但多种药品总含量可能超过人体的耐受量而发生热原反应[2]。

2.1.4 微粒加和与倍增 药物加入输液造成微粒增加,特别在联合用药时,一方面有累加原因,另一方面,药物间发生各类物化反应造成放大效应,特别是中药针剂与其他药物包括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3]。另外穿刺胶塞等输液操作也会造成颗粒增加。

2.1.5 药物配伍 药物配伍不当产生药物性质变化,导致药物药动学、药效学变化。

2.2 人员因素

2.2.1 输液环境 实验[4]观察,病房自然环境输液与净化环境相比,不溶性微粒平均增加22.6倍。病区护士站换药和病房输液过程中,环境中的细菌和异物可能进入药液造成污染。

2.2.2 无菌操作 操作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消毒不规范,操作方法不当等,均可造成输液反应。

2.2.3 微粒引入 安瓿折断、针头选择不当、针刺角度不当等导致落屑进入液体,成为不溶性微粒。

2.2.4 输液准备 输液开口加药后放置时间过长,导致药物分解产生致敏原或污染。

2.2.5 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过快易导致输液反应[5]。临床上应用时应注意滴速的药物有:多种抗肿瘤药物、氨基酸类、脂肪乳、氨茶碱、氨基苷类、红霉素、多巴胺、间羟胺、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

2.3 输液器具 输液用品如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针头质量不合格或污染。

2.4 患者方面因素

2.4.1 年龄体质 老弱幼儿患者,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耐受范围小,输液过多过快易发生不良反应,肿瘤患者免疫力低易发生输液反应。

2.4.2 个人病况 有些患者例如血栓性疾病患者自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输液中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甚至危及生命。

2.4.3 个体差异 个体间对药物包括静脉输液的反应性存在差异,有不确定性。

3 输液反应的防治措施

针对造成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3.1 控制药品和输液器具购进 应建立科学严谨的药品、器械购进程序和制度,其次在药品贮存中应严格执行GSP有关规定,确保药品器械质量。

3.2 输液中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过多的联合用药易造成内毒素累加和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另外,多次穿刺胶塞使药液中微粒增加,引起热原样反应。

3.3 提高配液间和病房的环境、空气质量 配药间和病房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操作时避免空气流通和人员走动。有条件者可开展静脉输液集中配制。

3.4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操作规程 配药前检查液体中是否有异物,是否漏气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不需精确剂量的情况下可弃去初液和尾液,减少外界致病因素的带入量。

3.5 输液速度 对需要控制滴速的药物和老年、幼儿以及肿瘤等免疫力低下患者输液速度要适中。

3.6 及时报告 若发现疑似输液反应,在暂停输液、对症处理同时应及早报告药剂科,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

综上所述,临床输液反应类型多样,原因复杂,只有医疗、护理、药学部门密切配合,全面控制输液质量,才能够真正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秦玉生,王冬青,姚青.62例小儿输液反应分析.中国医师杂志,2005,(增刊):173-174.

[2] 闫芳.临床输液反应160例分析.中国药事,2003,17(9):593-594.

[3] 杜士明,蔡华,黄良勇,等.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比例研究.医药导报,2004,23(10):766-767.

[4] 王瑞芳.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时珍国医国药,2003,14(5):317-318.

[5] 彭六保,原海燕,朱运贵,等.输液反应分析研究及预防对策.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9):570-571.

上一篇:推拿配合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下一篇:紫花地丁和广地丁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