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构想

时间:2022-09-20 06:53:45

淄博职业学院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构想

摘要:淄博职业学院是全国高职师范院校之一,自2006年入住新校区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校园景观工作。文章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现阶段校园绿化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校园景观设计的对策,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楼南侧空地进行了初步规划设计。

关键词:大学;校园;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207-1

针对南校区校园景观,设计问卷调查表,于2009年1月10日-2月10日,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的老师、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6份。调查显示,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满意度为81.3%,校园绿化面积与绿化力度满足度为95.1%,校园道路交通满意度为70.4%,校园地面铺装图案美观满意度为40.2%,校园活动空间满意度为40.7%,校园景观体现办学理念的满意度为40.4%,校园景观体现校园文化满意度为35.9%。

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南校区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效果较好,布局较合理,校园绿化面积大,绿化力度强,绿化效果较显著。同时,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 校园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校园活动空间满意度低

南校区大型广场,可以满足大型集会和大中型学生活动的需要。但是由于树木较少,人流密集,不适合学生学习使用,利用率不高。同时,南校区缺乏小型集会场所,尤其是缺乏可供学生室外学习与交流的小型场地。日常室外晨读和小型集会等活动,没有合适的场所开展。

1.2 “森林式”大学的校园特色表现不够

目前南校区景观在体现“森林式”大学“高大密集”的风格上,已形成雏形。但在“自然多元”上还有待加强。比如,整体绿化覆盖率不高,地被植物的使用面积不大,很多地方土壤或杂草丛生,影响美观度。季相变化不明显,冬季景象萧条,常绿植物应用不足。植物配置形式单一,多为苗圃式的种植,缺少美观。客观的讲,这些问题与学院刚刚成立也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植物的生长,景观效果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1.3 校园文化表现不足

园林小品作为校园文化和人文宣传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直观有效地表达设计主题,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目前,南校区缺少体现校园文化的园林小品。为了符合森林式大学的办学理念,可以在一定的小区域设置长凳等园林小品,供学生学习、娱乐使用。

1.4 校园地面铺装形式单一、美观性较差

通过地面铺装可以增加景观的美观性。同时,也可以借助于地面铺装类型,如线形、轮廓、质地、图案、色彩及铺装方式的变化,来暗示空间的转换以及开展活动性质的转变。目前,南校区地面铺装形式较单一、变化较少,未能体现出其功能性和识别性,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较差。

2 对策与建议

2.1 增设小型活动场地,满足学生活动需求

小型活动场地要求所处位置交通方便,环境相对较安静,有一定数量的树木,可供遮阴与分割空间,配置形式灵活,色彩明快的长凳等园林小品。

2.2 进一步丰富植物种类,突出“高大密集、自然多元”的“森林式”大学的办学理念

结合淄博气候,遵循“主题性”、“科学性”、“时效性”和“经济性”四大原则,在对北方常见植物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共选出26种落叶乔木、14种小乔木、15种观花灌木、22种常绿树种、13种异色叶树种、7种经济树种、8种耐荫性强的树种、8种藤架树种、12种香花树种,一共125种。

2.3 通过多种形式,突出校园文化

为了与森林式大学的办学理念相吻合,不建议设置花坛、假山、喷泉等园林式的园林小品。或仅在宿舍区域小面积的使用。校园文化的体现,可借助雕塑、植物造型、长凳、宣传栏、围墙等形式来实现。其内容可以是淄博市的人文历史、职业院校的特点以及我校发展的重要纪实等。

雕塑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在运动场附近可以设置抽象的运动主题的雕塑,在读书区域可以设置,例如“闻鸡起舞”等励志主题的具象雕塑。我院围墙很多,尚未进行修饰,可结合学生活动,进行围墙宣传设计比赛,既可以美化环境,突出校园特色,又可以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技能的平台。

2.4 加强地面铺装的美观性与艺术性

在“大门-教学楼-篮球场-操场”轴线区域之外,随着小型活动场所的增加,在保障工程需求的基础上,可通过铺装材料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图案的变化,加强地面铺装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3 教学楼南侧空地景观设计

3.1 设计点1

开放式绿地,解决学生交通问题。设置12个入口,2条主路(路宽3m,主要的交通枢纽),12条次路(路宽1.5m,容2人并肩通行),学生可以通过交通网,以最短的距离,直接达到食堂、教学楼、宿舍、篮球场。

3.2 设计点2

道路分割空间,增加小型活动区域。由2条主路,12条次路,形成了28个活动区域。活动的面积控制在750m2左右,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此空地处于教学楼的轴线上,为满足整体布局和俯视效果的需要,做对称式布局。

3.3 设计点3

易识别的“主题”树阵区域,突出校园文化。选择不同的树种,形成8个主题树阵。四周选择高大乔种,规则式种植,分割外界空间,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分别为悬铃木林、柳树林、栾树林。内部以高大乔木,适量搭配开花小乔木,分别营造“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同时,通过座椅、地面铺装等的变化。形成各区域不同的特点,易于学生识别。中心区域为校徽式树池,对称分布,控制全园,选用奠基树种-白皮松和常绿树种-女贞,规则式种植,寓意学院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沿轴线上的主路,选用高大槐树,突出轴线,与学院入口国槐相呼应,保持风格统一。

参考文献

[1] 陆海芬.校园绿化中植物配置实践的探索[J].九江学院学报,2008,3:84-86.

[2] 莱若.G.汉尼鲍姆编著,宋力主译.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方法[M].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2003.

[3] 张黎.宁夏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设计构想[J].宁夏农林科技.2005,3:48-49.

[4] 覃力.整体化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探讨[J].建筑学报,2002,4:27-31.

上一篇:浅谈园林花境植物选择与营造技术 下一篇:浅谈资阳电力机车厂区绿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