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三好”老师

时间:2022-09-20 06:03:30

做“三好”老师

摘要:本文通过讲好普通话、读好课文、用好教材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三好”老师。

关键词:三好;语文;语文教学;老师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30-02

2012年4月,笔者有幸聆听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编辑老师的座谈,受益匪浅。尤其是他所倡导的教师应做一名“三好”老师,对我触动很大。

一、把话讲好

教师应该讲好普通话,语文教学作为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主要渠道,提高教师队伍普通话水平,尤其是提高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搞好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1.充分认识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的“说”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作为承担具体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运用好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此外,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也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需要。教师讲好普通话,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其独特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无障碍的交际显得愈来愈重要。我们经常听到因为语言沟通障碍闹笑话的事,轻者造成误会,重者耽误大事。因此,教师讲好普通话,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2.推广和使用好普通话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叶圣陶先生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就是说,语文课就是语言课,其中所学的文字、文章都是为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服务的。语文教学作为普通话普及的最前沿,赋予了语文教师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的神圣重任。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生模仿力最强,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讲好普通话,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教师语文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从自身做起,规范使用普通话。要认真说,不但在课堂上说,在办公室说,还要在家里说,在公众场合说,到社会上说,人人说、时时说、处处说,切实承担起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神圣重任。

3.怎样提高语文教师运用普通话水平。“学”和“练”是提高语文教师讲普通话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发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此外,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举一反三。二是不懂就查,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三要注意多听一些播音员的发音,并与自己的发音相对照,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只要我们教师一起努力,加强学习和练习,提高讲普通话水平,带头讲好普通话,必将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

二、把课文读好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注重读准字音。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拼音的特殊功效,让学生把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利用课堂资源如:查字典、找同学、请教老师等方法进行识字。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拼音读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读卡片等,利用多种形式来巩固学生的识字,突破读准字音这个难点。

2.注重读词的训练。学生在读词的过程中容易把词读破,特别是四字词、五字词的短语,在语气的轻重上学生不易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把词语中读音较重的字做上记号,以便学生把握。如:“我们、他的、美丽的、中国、鸽子、画龙点睛”等词语,让学生反复练习,感受前重后轻、前长后短的发音方法。在指导学生读词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老师出示词语,学生采取同桌对读、组与组之间比拼、“开火车”等形式依次读。在读的过程中看谁读得又快又准,是否有拖泥带水的现象。又如:老师或同学说词语,其他学生辨别老师语气的轻重。

3.注重句子的训练。在教授一篇新课文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作上记号,然后小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很多学生就会感到句子太长,不知该如何换气,不知在哪停顿。出现上述问题,我就采取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做上记号,看看老师在哪个字、哪个词的后面进行了停顿和换气,然后让学生学着老师读一读;老师板书难读的句子,然后领着大家读。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就不会觉得句子难读了。

4.注重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是对理解课文、人与文本交流的一种情感上的升华。要想使学生读好课文,必须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其思想感情。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词句、理解的词句再结合书中的画面或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拓展,最后再进行美读训练。如:课文《桂林山水》中第二小节描写桂林的水,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前,我先出示大海、西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出两者的特点,然后结合课件演示画面,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大海上、西湖中的游客,想一想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在水平如镜的西湖上,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的看、听、说、想,很快就知道此小节该用感叹、赞美的语气去读了。

三、要把教材用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

教材是实施课标的平台,是育人的工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凭借。所以,在教学中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不管拿到哪个文本,都不要急于进入所谓的“教学设计”,而要对课文仔细阅读,从容咀嚼,明其思路、知其意图、探其精微。抓准作者通过一词一句一字,甚至标点符号来表达其思想的方式方法,全面权衡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主导的位置上,去引领学生质疑、指导学生探究,从而恰如其分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

做一名“三好”老师,它更多的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衡量,需要老师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一个追求进步的老师甚至可以把其作为自己一生孜孜的追求。

上一篇:做出不一般的味道 下一篇:抓好中学田径训练,提高运动竞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