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要到平衡:大学生犯罪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20 05:27:08

从需要到平衡:大学生犯罪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心理问题是引发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同的心理问题背后却又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关注其需要,分析其需要,引导其需要,是回复大学生心理平衡、预防犯罪发生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心理问题;平衡;需要

[作者简介]刘荣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讲师,广东广州51跖65

[中图分类号]D9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182―03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人数不断增加。另外,大学生的犯罪与过去相比,性质更恶化、类型更多样、手段更复杂,发展趋势令人堪忧。从清华大学刘海洋的泼熊事件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杀人事件再到天津某大学马晓明杀亲案,探究其犯罪的根源,不难发现:心理问题是其中一大原因。心理问题是如何导致犯罪的发生的?心理问题的背后到底隐藏到什么呢?笔者尝试从大学生心理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人手,以期剖析大学生犯罪的真正原因,找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相应对策。

一、需要与犯罪

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一切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都是由其需要所引发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两个种类,以及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与动物相比,人的需要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需要内容永无止境;二是需要的满足必须依赖于他人或社会,受社会生活条件和自身的能力、性格、心理状态等的制约。

人所有的需要,从静态看是中性的,不存在善或恶,每一个人都有需要,也都有追求满足需要的权利;但从动态来看,需要不会自动满足,个体必须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才能使需要获得满足,行为方式则有善恶之分。为了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社会个体的需要诉求,社会便产生了伦理、道德、法律。如果社会个体满足需要的行为违反了社会规范,那么,这种行为方式就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梅传强就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给“犯罪”下了一个定义:“犯罪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运用社会不认可且不能容忍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严重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主流价值,依法应当受到相应的刑罚惩罚的行为。”他认为,由需要引起犯罪心理生成的机制是:需要一旦被人意识到,且当其与具体的满足手段或对象相联系时,即产生内驱力推动个体去行为,这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在恶劣或者不良动机的驱使下,行为人若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以不合理和不正当的手段来追求需要的满足,就必然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威胁或者造成实际侵害,结果构成了犯罪。

二、大学生的需要与犯罪心理分析

大学生在其特定的大学阶段,存在哪些需要?其中哪些是优势需要?1986~1987年,我国有学者曾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归纳出大学生18种主要需要,主要有:求知的需要、友情的需要、建树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成就的需要、求美的需要等。如将这些需要归为六类需要,按其强度由强到弱排列为:发展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贡献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由此可知,大学生的优势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精神需要)。

引起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哪些?这些心理问题下隐藏着哪些需要?

(一)个性心理发展与需要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虽然在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定型,但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模式延误了其社会化的进程,心理上与社会同龄人相比显得较为幼稚和脆弱。同时作为一个知识群体,有着比社会同龄人更高的社会期望与自我期望,有着对社会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更独特的敏感和更深刻的内心体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交往需要与孤独闭锁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等困扰着他们。同时,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需要、建树需要、成就需要、求美需要。故此,他们需要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会客观评价自我;需要正确的人生指引,有效评估社会,形成个人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需要培养个人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解决自身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如果上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矛盾得不到解决,必然会阻断其个性心理的发展,就有可能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为谋求心理的平衡而不惜采取非正当的手段,从而走向犯罪。

(二)人际交往与需要

从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其成人化的需要。大学生往往是通过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实践,丰富知识、了解生活、交流情感、学习处世,以社会所认可的社会准则来规范自我认知与行为方式,恰当地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并在实践交往中,获得群体的接纳、尊重和信任,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另外,随着大学生生理发育的成熟,性心理发展的突飞猛进,与异性亲密关系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其情感需要、爱的需要和性需要,更是标志着其成人化的逐步完成。不少的研究指出,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占其心理问题的25%左右。当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往往就说明其需要得不到相应的满足,为了满足需要、平衡心理,就极有可能采取一些犯罪的手段,马家爵事件就是这样一个悲剧。

(三)情绪与需要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不同的研究都显示,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着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情感高涨、情感低落、情感脆弱、易激怒等情绪问题。一般来说,这与其学习、交友、择业过程中需求满足的程度有关,需求得到满足则心情愉悦,需求得不到满足则情绪低落。另外,大学生情绪外倾性高,情绪控制能力较低,易受外界暗示和干扰,紧张、愤怒等负性情绪极易爆发。一旦当自身潜在的劣根性遇到犯罪机遇时,在犯罪意念的支配下便会急性发作,产生一种对社会报复的疯狂心理。如周一超事件,他仅因公务员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后,其极强的成就需要(考取公务员)和极强的尊重需要(出人头地)遭受否定,得不到满足;便催生强烈的情绪体验,竟用尖刀行刺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伤的恶果。

(四)自卑心理与需要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身体条件不足、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学习成绩不好等客观情况,限制了个人的进步和发展,由此遭受轻视、冷遇等不良待遇,容易产生己不如人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尽管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自己低于别人的情况,但是个人自我评价低、自我期望值高,在心理上也会妄自菲薄,产生自己

比别人低劣的自卑感。自卑感的产生,必然会催生更加强烈的成就需要、建树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在“向上意志”的支配下,总想征服别人、超越别人,从而产生过度补偿的可能。当过度补偿机制使用不当,需要被无限量、不加节制地扩大并被不择手段地追求满足时,则会导致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结果,构成犯罪。

(五)挫折应对与需要

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需要不能满足、动机不能实现的情绪状态。大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择业、生活当中都可能会遭遇到学习成绩不理想、失恋、人际关系冲突、就业面试失败、竞选学生干部失败等挫折。挫折往往会引起挫败感,带来紧张、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我们知道,大学生的优势需要是发展性的,他们有着比一般的社会同龄人更加强烈的成就需要和动机,有着更为强烈的提高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向上意志”。因此,遭受挫折会带给他们更加强烈的情感体验。人的需要遭受挫折后,如果坚持需要,则可能会产生“攻击”的反应模式。心理学家多拉德(J・Dallard)、米勒(N.E.Mille)等人就提出过“挫折――攻击假说”。“攻击”的含义,一是直接攻击,攻击造成挫折的人或物;二是间接攻击,攻击造成挫折的次要甚至无关的人或物。这就极有可能会导致伤人、杀人等犯罪行为的出现。

三、心理平衡与大学生犯罪预防

需要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为了填补缺乏、消除心理紧张、恢复心理平衡,个体必须进行有关活动以获得所需之物来满足需要。因此,从需要到平衡的发展机制为:内部不平衡(包括生理及心理)产生需要,通过系列活动,满足需要,恢复内部平衡状态。要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发生,应该从其需要人手,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需要关注机制

该机制主要包括大学生需要的理论研究和建立大学生需要预警系统两大方面。

1.需要理论研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构成、心理发展、学习条件、教育条件、知识素质都有其特殊性,有着与一般社会同龄人不一样的需要。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高校环境中,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都会有其不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他们有着共性的需要,但作为个体,也有各自不同的个性需要。我们应系统研究大学生的需要结构及具体需要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理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准确地找出大学生心理问题症结之所在,及早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从而阻断大学生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

2.建立大学生需要预警系统

大学生的需要预警系统是针对大学生个体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沟通机制,该机制之一就是建立依托于心理档案之上的个体需要档案,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人群,再通过个别谈话、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摸清学生心理问题背后的特别需要。该机制之二就是建立需要预警组织,组织机构包括心理咨询机构、学生处、团委、各系、各班,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应激性心理问题时,一方面能及早予以关注、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能及时沟通,尽早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需要的引导机制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时机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内容上应该包括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及其心理卫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卫生、情绪与心理卫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卫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卫生、性心理与心理卫生、择业心理与心理卫生、大学生危机干预等等。另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每个阶段又有每个阶段突出的需要,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是他们最为重要的需要;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友情的需要是他们最重要的需要;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建树的需要、自立的需要、求职的需要又成为了他们的优势需要。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教育,引导好他们的需要。

2.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引导需要

一是丰富心理咨询服务的手段,改变只有个案咨询接待这种单一的服务手段,提供诸如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团体咨询、朋辈辅导、小组咨询、心理剧等多种服务形式,尽量做到有求必应。二是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针对大学生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务。实践证明,不同的服务手段对解决不同心理问题有着不同的效果,如小组咨询对情绪调节、团体咨询对人际关系改善、朋辈辅导对改变自卑都有独特的效果。三是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不断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组织体系,开通24小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使有特别需要、陷于精神痛苦并有犯罪冲动的大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关注及救助。

上一篇:论教育者的教育诚信 下一篇: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