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家、立业

时间:2022-09-20 05:12:13

大众集团在国内的确呼风唤雨,在中级车中,帕萨特和迈腾高居销量前两位,你说是竞争对手?恐怕是众人的对手。全新朗逸的出现恐怕会给对手产生同样的心理作用,要群众基础,朗逸也第2代了,4年累计销量近80万;要技术,TSI和DSG(即便是6挡自动)也摆在那里;要售后,上海大众网点也足够支撑。在我来试驾的路上,我就在考虑,如果我要入手新朗逸,会如何要求它呢?

关于舒适

在此不详细介绍外观感受,虽然朗逸是上海大众推出的首款自主设计和开发的量产车,可是它保持了大众的韵味和特色,而且相比于上一代车型有些“另类大众”的外观,新朗逸给人感觉更沉稳――线条不那么复杂,造型也不夸张,即使是款紧凑级车,可也写满了阅历带来的稳重,当然,感受中会有“套娃”这个词汇。

外观能表现车主的取向,可内部才是真正为车主服务的。座椅是服务的重点,一眼就能看出它具有大众家族明显的DNA,我所试驾的是1.6升版本,米色座椅干净清爽,而且造型不错,支撑也符合新朗逸的特点。相比于黑色运动款,我觉得这样更符合我的心理需求。

中控的布局与上代差别不大,但顺眼多了。空调出门口由圆形改成了四边形,方向盘也随之变成“现代大众”了,当然,娱乐系统和空调也是如此,功能和人机工程进步明显,另外,材质明显更进了一步。木饰的使用也与整体风格搭配,不那么突兀――上代车型总让人眼睛跳跃。大家可以仔细看下后排照片,这样我就不用主观描述了,因为“家”的感觉很到位,而且空间足够让人满意――新朗逸的轴距依旧是2610毫米。

关于配置

配置这个问题很难让所有人满意,因为大家都想要更多的配置――不一定会实用。熟悉的内饰,熟悉的设计,一上车,我也在寻找能打动我的地方。眼光从Climatronic全自动恒温空调、智能化导航系统这些大区域离开后,终于发现,哦,车门内侧的水杯架――应该可以称为“储藏室”――着实大得惊人,装1.5L可乐瓶肯定没问题。在我印象里,日本厂商是榨取空间的行家里手,看来中德携手后,朗逸既能榨取动力又能榨取空间。

刚才说了,这是一款1.6升车型(目前详细配置未知,上市时公布),应该属于这一动力系统的高配版本,可是发现了定速巡航(车速超过30km/h便可启动)、胎压监测和ESP系统还是让我惊奇。这三项配置绝对是我非常中意的硬件,它们隐藏在拨杆和换挡杆前方。其实上代车型也有搭载,可是不同的是,眼睛的愉悦之后,三者的出现让新朗逸的好感有了更多的波澜。这套ESP系统还具备手动关闭功能,并采用大众最新ESP关闭策略――只屏蔽ASR牵引力控制系统。

材质质量、工程学、空间、安全配置,还需要什么?挂上倒挡,发现这款新朗逸还装备了四探头倒车雷达和后视摄像头。先说明一下雷达的工作区间吧,正后方2个雷达探测距离达1.6米,侧后方2个雷达探测距离为0.6米,当距离小于0.4米变为持续蜂鸣。至于后视摄像头,这是更为管用的配置,听觉和视觉都能获得信息。不过我发现,摄像头安装位置有些偏低,于是探测时只能看见离保险杠不远的一段距离,效果有点打折扣。

关于行驶

其实从起步开始就发现了,新朗逸的仪表辨识度实在是太好了。不管是转速表还是时速表,各个数值清清楚楚,一点也不拥挤,在行车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扫一眼即可。至于中央显示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更熟悉的还有全新朗逸的动力系统,77千瓦的1.6升、96千瓦的1.4T以及搭配7挡DSG、6挡自动和5挡手动变速箱。1.4T动力更好,变速箱也更快,可我认为1.6升款已然足够,而且价格更有吸引力,所以这次试驾的是1.6升发动机配6挡自动变速箱。还是EA111,所以数据没有变化,包括155牛米的扭矩。

在我看来,新朗逸在城市中行驶并没有被这款自然吸气发动机所拖累,低扭表现中肯,虽无强大的爆发力,但也足以应付大部分需求。厂方说1500转时可输出超过130牛米,2250转之后持续输出超过90%的最大扭矩,可信。与POLO相比,我也没有觉得新朗逸因车重提升而显得沉重,同样轻盈,而且发动机噪声抑制得更好了。另外,6挡自动也功不可没,手动模式非常棒,是我最喜欢使用的自动变速箱之一。

关于驾驶感受,无论转向还是动力,新朗逸都是我们熟悉的大众,我想不用太多赘述,如果非要对比的话,那么它没有排量更大的速腾那么激进,也没有日产轩逸那么安逸,我想它适合作为整个家庭使用的交通工具。

嘉实多磁护的呵护

通常,机油会在发生接触摩擦的部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油膜,在行驶过程中,起到减少磨损、保护发动机的作用。然而当车辆被再次启动的时候,机油还没有来得及附着于发动机表面,就会造成发动机的磨损。测试表明,约有75%的发动机磨损都是在汽车启动和热车的时候发生的。新一代磁护产品拥有纯度更高的磁护智能分子,这些磁护智能分子总是无时不刻地吸附在发动机金属部件表面,行成一层额外保护油膜,给予发动机全天候的周全保护。我们用朗逸这样的实用性轿车来呵护家庭,而朗逸则需要同样实用的嘉实多磁护的贴“心”呵护。

以上评价,特别是优点,我希望价格能让它们更凸显,这也是我将自己置于一名消费者的期望――当你见到这篇文章时,价格已然公布,新朗逸能否吸引更多人“立业”,很快就会见分晓。

上一篇: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 下一篇:跨巷道开采技术在采矿过程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