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交易所或将淘汰 “野孩子”亟待规范

时间:2022-09-20 05:08:49

六成交易所或将淘汰 “野孩子”亟待规范

“一个是受监管的‘好孩子’,一个是不受监管的‘野孩子’,他们之间怎么能有公平的竞争?”1993年就进入期货行业的南华期货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所所长朱斌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朱斌所说的“好孩子”是期货市场,而“野孩子”是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等地方交易所。

2011年11月,国务院为规范产权、文化艺术品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等各种类型交易场,《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下称“38号文”),以防止交易场所设立和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他们只是野孩子,不是坏孩子,只是不受交易所监管,在发生风险的时候有可能应对能力不足。”朱斌表示。

由于一些交易场所出现未经批准违法开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进行价格操纵、侵吞客户资金等问题,因而将以电子盘为主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功能区分,也成为期货业关注的方向。

但对于整顿效果,多位期货业人士表示不抱太高期待。注册地在上海的一家期货公司总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些交易所本身也具有一定意义的市场创新手段,很多风险管理制度都是跟期货行业学的,而且一些工具也是期货市场所不具备的。加上牵涉到地方政府的利益,所以可能会雷声大雨点小。”

整顿名单被疑伪造

在“38号文”后,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份300多家将被整顿的交易所的名单。不过,近期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对此份名单表示质疑。

“名单上前十家都是很大的交易所,像钢之家交易所、渤海交易所、棉花交易所等,它们诞生时间比期货市场都要早,而且不少现货企业通过这些交易所做棉花、钢材,都已经做了很多年,不可能全部关停它们。”一位期货公司研究部门人士也对记者分析,参与这种交易所的投资者不少。

一位证券期货业协会人士对记者分析道,这种地方的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在交易机制上与期货交易类似,如都采用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T+0等。但交易所不受监管,贡献的手续费成为地方政府的利益来源之一。据他了解,不少交易所积累的保证金,都存入了银行博取利息,或被暂时作为银行的流动资金和短期投资资金。

“其实这只是一种中远期的现货交易所,用电子交易平台的形式在网上撮合成交。电子交易平台有自己的结算和研发部门,招募会员做市商,但在做多做空力量不均等的情况下,做市商就得承担弥补市场多空双方缺失的部分。”

而事实上,在境外期货严格意义上是非法的,一旦出现问题其往往会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伤害到整个市场。因为中国对这些交易形式都是“拿来主义”,没有了自然的发展阶段和物流、信誉等基础配套,又缺失远期合约市场,如此诞生的交易所发展起来就比较坎坷。

据“38号文”规定:“除依法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期货监管机构批准设立从事期货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单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

六成交易所或将淘汰

这些交易所将何去何从?不少人将此次整顿与期货业上世纪90年代整顿相比拟。

不过,朱斌认为,这次整顿跟1995年不一样,当时是出了问题整顿,现在是没有出问题整顿,是未雨绸缪,两次整顿意义不同。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在1995年开始的数年整顿中,数以千计的期货兼营机构被清除掉;300多家正规期货经纪公司被淘汰了100多家;14家交易所通过关、并、转,只保留三家;上市品种仅剩下小麦、大豆、铜等12个。

上述期货公司总经理认为,整顿以后到底变成什么样子,面临很大的或然性。

“不应该全部关掉,因为这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只是需要让它的行为更加规范,如果300多家属实的话,按比例可能缩减掉只剩下100多家。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形式的交易所还会存在,全部消灭是不可能的,而是在制度上做些调整。”

他认为,这些交易所是市场需求推动下的创新,所以应该纳入远期批发市场的概念,作为期货市场的补充,和现货市场的中间地带。

“毕竟不少品种都不能成为合约,不能涵盖所有的标准和大宗商品,不能使得所有企业都参与到其中去,只能替代交割、替代保值,所以这些形式是远期合约。”上述期货公司总经理表示。

从国外市场结构来讲,衍生品市场的产业链是先有现货市场,再有远期合约市场,然后是期货市场,是逐级推进的。“如果说衍生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皇冠,期货就是皇冠上的明珠――最高端,一定是基于现货市场发展而来的,由远期合约进一步衍生到期货。”

对比较成型的交易所,重点应该是规范,甚至发一些合规的牌照。有期货人士还认为,可以建立类似期货市场第三方存管银行及保证金监控中心的平台,建立统一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清算体系。只有规范,才能促使这些交易所取得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走上正规化、适度化的道路。

期货业成资金出逃去向

来自中国大宗商品研究中心的信息显示,今年前9月,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成交额高达10万亿元。有期货公司预计,清理整顿之后从相关交易场所中流出的资金量将超过200亿元,这些类似“热钱”的资金可能流向交易模式更接近的期货业。

朱斌认为,交易所的存在给期货业客户的选择带来一定影响,由于这些交易所成立宽松,在成本、保证金上比期货公司更有优势,所以营销模式更“野”一点,导致一些本来可以进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进入了民间市场。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市场竞争,竞争的存在有利于增加市场的活力。比如这300多家交易所的部分交易产品都是期货行业没有的。这些创新交易工具,对期货市场形成了补充。”

他分析,一种理论上可行的方式是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场外市场,但目前环境不具备发展土壤,所以场外电子化市场才应运而生。“有一些品种不适合在期货市场交易,要通过场外交易来完成,类似的衍生品交易工具在国外很多银行、投行都会做,但中国的衍生品发展比较落后,没人来启动这个服务。”

不过,上述期货公司总经理认为,整顿不会对期货行业造成影响,交易所只是构成了补充功能。“但不规范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以前期货市场走过的坎坷还会遇到,比如说地方保护或不公平,以及操纵、挪用,都可能出现。期货公司已经吃过这个亏了,现在为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整顿。”

上一篇:新民科技:二次定增再遇冷 下一篇:东亚银行关达昌:客户群将更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