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的反思及对策

时间:2022-09-20 05:02:48

我国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的反思及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社会结构改变、经济制度转换、利益分配和价值观念变化等多种因素使得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普遍,并严重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是从引导信用行业发展、建全相关法律体系、建立系统监管体制等多方面入手,最终为其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借鉴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应该完善相关立法工作,大力发展基础信用行业,在政府与行业双重监管下平稳有序地建设。

关键词:信用缺失;背景原因;美国经验;法律规制

一、信用缺失出现的时代背景

我国的信用危机不是本来就存在的。从文化上看,儒家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存在了几千年,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的影响。其中心思想“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就有着诚信为本的理念。从经济发展看,我国是最早出现纸币的国家。纸币是一种信用货币,只有依靠在经济流通中各方参与者信用支持才得以产生。可见,这些例证无不证明,我国本来不是一个低信用度的国家。目前我国所出现的信用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问题。

所谓的社会经济转型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 一是指社会体制改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具体而言,社会经济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整个社会全面的结构状态的过渡,不是某些方面单一发展所能实现的。社会经济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改变、机制转换、利益分配和观念改变。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与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宏观的社会形态变迁来看,即指我国从传统向现代、从农业向工业、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社会形态变迁。

二、信用缺失出现的具体原因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价值理念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具有负面效应——市场经济的共性问题,即整个社会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 1此外,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为中西方文明交流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突出表现在人们的借贷理念、消费理念、破产理念等相关价值理念的转变。

(二)信用缺失成本低廉,社会信用法律规制滞后

信用缺失成本低廉,不讲信用难以受到应有的制裁。在经济成本方面,经济活动参加者们在社会信用信息获取上的不对称,导致很多行为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信用缺失行为而付出应当承担的损失,更多情况则是守信的一方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在法律成本方面,我国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起步晚,现在仅存在《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很多方面上还处于空白阶段。这就会导致信用缺失的行为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在道德成本方面,社会上利己主义盛行,失信的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引起社会的负面影响,大大减少了行为人做出决策时的压力。

三、美国应对信用缺失问题的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起步较早,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尤其是美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从而有利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却没有及时建立。信用缺失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并导致经济发展出现瓶颈。所以,了解美国的信用体系,借鉴先进经验,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发展信用服务行业,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基础

美国社会信用服务行业得到高度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消费者贷款消费的需求增加与信用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从开始的几家增加到2000多家,并通过竞争、淘汰和兼并等最终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信用中介服务公司。美国在这整个信用行业发展过程中,一直以市场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确保一个公平、有效的信用征集系统。

(二)加大相应立法工作,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美国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地建立健全信用服务行业相应法律体系。发展至今,立法工作已经将信用产品服务从产生到使用的全过程纳入,切实的为信用服务行业提供了十足的法律保障。具体而言,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体系是以《公平信用报告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为基本法,以《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诚实租借法》等法律为依托共同构成的。此外,在一定的情况下,司法部门也会协助惩处。

(三)注重对于信用行业的监管

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偏重于法律体系的建设,从而政府部门及法院有着对信用行业监督和管理的执法权力。其中,联邦贸易委员会是整个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它是对信用行业进行直接有力的监管。此外,美国建立在信用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极具影响力的信用行业协会,包括全国信用管理协会、消费者数据业协会、美国国际收帐者协会、美国银行公会等。这些行业协会覆盖了征信、资信、资信评级与收账的整个社会信用行业体系,它们不仅是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场所,而且也是链接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桥梁,对于美国的信用行业的自我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四、应对我国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的对策

(一)征信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信用服务行业

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要以征信业为基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信息的采集基础上进行的,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和规范也就成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征信业主要的是指专业的组织机构依法进行的采集、调查、保存、整理与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市场交易中各方参与人对信用信息的需求,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中,对于征信业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信息的采集。信息采集的主体要严格规范,渠道要合法,范围要动态平衡,信息要准确无误,监管要严谨有力。我国在近日施行的《征信业管理条例》2中,已经对上述要求进行了一定的规范。

(二)制定有关信用服务的法律规制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行是在法律框架下的市场模式运行。从各种信用行业的发展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的调解对于美国信用系统的建设与运作都有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现阶段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缺少的正是法律框架,应该从法律的直接与间接规制何处入手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法律与道德结合的规范制度

我国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信用缺失问题,可以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治理的方式加以缓解。在规范社会信用的各种途径中,通过构建法律体系进行规范,其作用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进行保障的,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满足信用主体对于自身权益保护的要求。但是,尽管法律规范有这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我们看到美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模式是非常注重法律环境的建设,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拥有十分健全的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这种模式过分强调法律规范的作用从而忽视了道德规范的作用。从美国社会发展历史中,可以得知这种模式是基本满足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市场经济不只需要法律规范,同时也需要道德规范。过分注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规范需求却忽视其道德规范需求,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四)建立信用体系的监管体制,结合政府监管与行业管理

为了保障整个信用体系的稳固,维持信用行业发展秩序,就需要结合政府监管与行业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体制。从政府方面来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涉及金融、税务、工商、海关等多个部门的工作。因而,政府要切实履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所承担的职责,发挥总体协调与指导作用,建立各个部门联合的监管体制。最终可以在明确各自职责的情况下,打破彼此间的利益壁垒,协调各自工作,完成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监管。(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邹向群,曹文炼,陈新年等.建立我国信用体系的对策思考——兼论考察借鉴美国信用体系发展的经验[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3:9-10.

[2]王雨本.治理中国社会诚信危机的路径选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6:49-53.

[3]董才生.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2008,6:39-42.

[4]王林.金融风暴中美国信用体系暴露出的缺陷及其启示[J].理论导刊,2009,2:76-79.

上一篇:浅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下一篇:国家对非法所得的征税权与纳税人禁止自证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