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之母情牵中国文物

时间:2022-09-20 03:07:33

比尔.盖茨之母情牵中国文物

人们都知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先生是软件大王,却不知道他对中国文化也情有独钟;更不知道比尔・盖茨对中国文化喜爱的原因是受了其继母的影响和熏陶,因为他的继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迷,且大半生与中国文化打着交道。

2011年7月2日下午,在美国纽约市,一个名叫《千古遗珍――敦煌佛窟》的讲座在该市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举行,而这个讲座的内容是关于中国敦煌壁画和彩塑的。令人倍感意外的是,主讲人却是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洋老太太。

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讲座为什么请一个洋老太太来讲?这个洋老太太是何人,她怎么对中国敦煌文化有如此深的研究?

事实上,这位洋老太太不仅是一位中国通,还是世界首富、软件大王比尔・盖茨的继母。她就是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前任馆长、现任名誉馆长的・盖茨博士(Mimi Gates)。

女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亚洲史学系,继而又在爱荷华大学攻读了东方与中国研究硕士,在耶鲁大学攻读了艺术史博士学位,是美国首屈一指的亚洲艺术专家。

女士于1975年~1986年任耶鲁大学艺术展览馆策划,1986年~1994年任该馆馆长,策划过众多有关中国艺术的展览。1994年~2009年年担任西雅图博物馆馆长。在此期间,她扩建了位于市中心的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并大大提高了馆藏和展览的水平。还担任过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协会会长。

女士早年工作于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在与中国文物打交道的过程中,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1985年,她到北京大学学习了一年中文,这一年的留学经历,说起来还有一段令她难忘的故事。

那年秋天,利用假期到十三陵和八达岭长城旅游,不小心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包给弄丢了,包里有她的护照及信用卡。她及时地向景区管理部门作了反映。但直到她离开景区,管理部门也没有找到那只包。

幸运的是,当她回到北京大学时:她的包却已在留学生办公室里等着她了,包里的证件和钱都原封没动――原来,有一个下山返回城里的游客发现了她遗失的包后,知道她是北大的留学生,便将包原封不动交给了北大留学生部办公室。

这件事发生以后,喜欢中国文化、中国文物的女士对中国更增好感。

在北京大学学习时,一位教授还给了起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中文名字:倪密。教授说,“倪”是中国人的姓,但也有“边际”的含义。她非常喜欢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即使远在天边,也同样与中国文化保持亲密关系!”此后,她最喜欢中国人叫她倪密。

……

20多年来,倪密一直致力于亚洲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研究,她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研究的课题是中国古陶瓷,并以此著述,通过了她在北京大学的论文答辩。之后,她又将自己对中国古陶瓷的研究成果结集成书出版发行,在美国几乎成了畅销书。

曾将三星堆文物精华请到美国展览

关于四川三星堆文物被借展到西雅图博物馆的故事,说来话长:

1995年,倪密收到一位中国朋友寄给她的生日礼物――三星堆文物明信片。她在北京读书时,三星堆的名气并不大,关于三星堆的事,她是从世界各地的报章中了解到的: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境内,1986年出土了1000多件珍贵文物,引起了世界性轰动,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手握明信片,倪密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为此,她特地从美国前来四川三星堆,欣赏了三星堆文物,并叹服得五体投地。之后,身为西雅图博物馆馆长的她便萌生了将三星堆文物借展到西雅图的想法,并将这一想法向当时的四川省文物局局长梁旭仲教授进行了表达,且尤其希望能将那一株有4米多高的青铜神树“摇钱树”借展成功。

对倪密提出的请求,梁旭仲很开心,因为四川文物能让美国朋友如此感兴趣和魂牵梦萦,这实在是一件很令人自豪的事。但因为青铜神树太高大,恐运输的过程中出现闪失和损坏,便婉言谢绝了倪密的请求。

虽然被拒绝,但倪密却对借展三星堆文物的事念念不忘。之后,1997年11月,借中国第五届艺术节在四川召开之际,倪密再次来到四川,商谈三星堆文物借展西雅图一事。之后,又请基辛格、美国副总统戈尔和当时任得克萨斯州州长的小布什,以及时任华盛顿州州长的骆家辉等人帮忙说情,以期玉成此事。在如此多的政治名人撮合下,实在盛情难却,于是2000年12月,梁旭仲便亲自带着考察组前往美国考察雅图博物馆的借展实力。

在西雅图博物馆,梁旭仲在诸多资料图片中发现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多张照片,便很随意地问倪密跟比尔・盖茨是否很熟,是否是忘年交。这一问才知,倪密是比尔・盖茨的继母。得知答案,他真是惊叹不已。

通过亲身考察,考察组对西雅图博物馆的借展实力放心了,由于当时三星堆文物的借展已排得非常满,即使能去美国展出,时间也只能暂定在2001年。于是2000年12月10日,梁旭仲与倪密草签了三星堆文物借展西雅图的合同,展出时间从2001年5月开始,借展时间为三个月。

然而好事多磨。此后不久,一桩意外之事在西雅图发生了:2001年2月28日上午,西雅图经历了50年来最严重的地震,震级为6.8级,强烈的震感足足持续了30秒钟。

灾情发生后,梁旭仲和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的专家们心里也为之一震:灾情如此严重,我们的珍贵文物还敢拿到西雅图展览吗?于是,四川省文物局便向西雅图博物馆提出:如果美国地震权威研究机构能够拿出一个包括近期地震活动预报、近100年来的地震记录等相关资料,证明三星堆文物在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展出期间不会再次地震的话,三星堆文物的展览计划将会如期执行。

20多天后,倪密寄来了由美国最权威的地震研究机构、华盛顿大学地震研究所提供的地震预报数据及近100年来西雅图市所在的华盛顿地区的地震记录。资料分析表明,自5月至8月,即合同中既定的三星堆文物借展西雅图博物馆的时间内,华盛顿州内及其邻近地区绝对不会发生地震。

于是,2001年5月2日,倪密在前后花费了4年的努力,且一波三折之后,三星堆文物终于在西雅图开展了。此次展出了来自四川的各种文物175件,其中包括大青铜立人像、大青铜纵目面具在内的6件国宝级文物,是西雅图博物馆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国际文物特展。文物展出后,在西雅图顿时引起了轰动,当地媒体评价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引人注目的文物精品展览”,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

她把目光又转到敦煌文物上

在对四川三星堆文物进行借展和研究的过程中, 倪密对中国更重要的古文明宝地――敦煌莫高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8年夏天,她第一次到达敦煌,以旅游者身份在莫高窟住了一个星期,没有惊动敦煌莫高窟的管理高层。她在那一次,半天看洞窟,半天在图书馆翻阅资料。下班以后,游客散尽,沐浴着晚上的凉风,她又常常在洞窟前静思怀古,并叹服神秘的洞窟、壁画、彩塑等人类创造的奇迹,感慨流传下来的故事。

这一周的敦煌之旅,倪密既被敦煌的绚丽所打动,却也被这些千年壁画和彩塑出现的斑驳的风化感到痛心:千年来孤寂的敦煌艺术,其华彩的外表和丰富的内涵,正越过历史的隧道,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但游客进洞窟产生的环境破坏,也使壁画风化的程度在加剧。

之后的一天,再次回味敦煌艺术的美丽时,倪密猛然觉得,如果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人类将会永远失去这个无价的历史瑰宝。于是她便刻意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换到了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上来,对敦煌艺术的感情倾注也更甚于其他中国艺术。

2010年11月,倪密写信给甘肃敦煌研究院长樊锦诗,要求正式访问敦煌莫高窟,并商谈有关研究保护莫高窟珍贵文物的事迹。樊锦诗院长自然对这位著名美国文物专家无比欢迎。

今年2月,倪密女士如约而至。樊锦诗院长陪着她及其助手参观敦煌壁画和彩塑。倪密女士在对敦煌文物的精美、深远和神秘莫测叹为观止的同时,还慷慨地提出愿为敦煌研究院免费赠送一套管理软件系统。“我有一套英文版的文物管理软件系统,我将英文版变成中文版就行了,这个软件是我的儿子(即比尔・盖茨)设计的,非常地不错。”

之后,倪密女士她四处出动为敦煌艺术的研究与保护筹措资金。她还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美国敦煌基金会,倪密女士亲任会长。

今年5月,倪密再一次到敦煌考察项目。

7月2日下午,在美国纽约,一个名叫《千古遗珍――敦煌佛窟》的讲座在该市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举行,讲座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敦煌壁画和彩塑的艺术造诣和文物价值。主讲人便是倪密。

这个讲座由美国华美人文学会举办,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大中华协会和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协办。华美人文学会共同主席汪班与何勇共同主持了当天的活动。逾百位来自纽约地区的听众到场聆听了讲座。

在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倪密以大量多媒体材料向听众讲解了敦煌的历史,壁画创作的精妙,以及这些文化遗产的保存和维护情况。与此同时,她也讲到了近20年来,世界各地对这一千年古迹感兴趣者越来越多,但这也给维护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倪密说,仅莫高窟每年便要接待游客50多万人,已远远超出了洞窟的接待承载能力。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敦煌研究院正准备修建“游客中心”,游客在这里可以像看电影一样了解莫高窟内的壁画,而且影像还可以设计成3D的形式,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讲座上,倪密还展示了河南籍画家刘剑霞所画的第248窟敦煌壁画作品。

刘剑霞掌握着把真正的墙面壁画复制到画布上的特殊技艺,她所复制的敦煌壁画,用特殊的墙面建筑材料制成,颜色用珍贵的矿物质打磨而成,历经数年试验,终于实现了在画布上再现敦煌的梦想,为艺术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敦煌复制技术上是一个重要突破。站在刘剑霞的作品前,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千年敦煌壁画,感受历经岁月洗涤后的剥落的墙面和沉淀后熟而美丽的色彩。倪密不仅对刘剑霞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称赞,讲座结束后,她还当即表示将收藏刘剑霞的此幅作品。

倪密在演讲后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并提供了敦煌管理机构中国敦煌研究院的官方网站、美国敦煌基金会,以及英国敦煌国际项目组织等机构的网址,及所保存的网上资料。

受继母影响,比尔・盖茨也爱上中国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受继母的影响和熏陶,比尔・盖茨父子也对中国文化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谈到妻子倪密时,比尔・盖茨的父亲老盖茨最为自豪的就是妻子是一位中国艺术研究专家,并时常以妻子曾经出版过中国古瓷研究方面的书与人津津乐道。不仅如此,每当倪密到中国欣赏中国文物,或者参加中国文物方面的学术研讨会时,他都会与爱妻如影随行。

同样,软件大王比尔・盖茨也受继母倪密的影响,对文物和艺术品出现狂热的喜欢,其中也包括中国文物和中国艺术品。

现在,微软在西雅图博物馆和其它文化机构中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前不久,西雅图博物馆建造一所跟亚洲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有关的雕塑公园时缺少资金,盖茨和夫人梅琳达的基金会和微软公司的另一创始人保尔・艾伦各出了400万美元予以资助。

比尔・盖茨收藏艺术品与一般商人不同,他并非为了投资,而纯粹是自己的个人爱好。但无疑,他的这个爱好或多或少受到了他那曾任西雅图博物馆馆长的继母的影响。

同样,比尔・盖茨对中国艺术也喜爱有加,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他便开始收藏中国艺术品――1990年,当他参观了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叶永青作品展”后,便购买和收藏了在那次展览中展出的油画作品《鸟》。

不仅如此,在比尔・盖茨的豪宅里,更是摆放着大量的中国古瓷器、玉器,而这些宝贝都是他花不菲价格买来的。

上一篇:拼爹时代 第7期 下一篇:吴南生和他的收藏故事

被举报文档标题:比尔.盖茨之母情牵中国文物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免责声明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