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灯火

时间:2022-09-20 01:39:21

“火树银花不夜天,歌声唱彻月儿圆”,农历正月十五临近,我们即将迎来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一元宵节。灯,是元宵节的头号“主角”,也是元宵佳节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提到灯,不能不提到秦淮灯会,因为秦淮河畔灯火之盛天下所无,有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美誉。

秦淮灯会,是在南京流传了千百年民间传统习俗活动。现在指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南京夫子庙举办的大型灯彩展览会,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之一。元宵节是金陵灯会的观灯最高潮。春节观灯是南京的传统习俗之一,南京人有句俗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张灯,等于没过好年。”

外地的游客,不一定能赶在元宵到南京观灯,但请不必遗憾,因为现在的秦淮灯会从春节一直延续到夏季,时间长达近半年,您若是想看秦淮灯会,过了元宵找个时间到南京一样可以让您大饱眼福、流连忘返。

流光溢彩璀璨夜

每年的秦淮灯会都基本以秦淮河水上游览线为轴,串联夫子庙核心景区、东水关公园、白鹭洲明文化主题公园、中华门城堡四大景区,灯展以大型灯组为主,而每个灯组后面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都有美丽的典故和传说。如孔子周游列国、状元巡游等灯组。每年都有新鲜的、不同的各种主题。

一踏人夫子庙景区,就看到天空万盏彩灯争奇斗艳,璀璨如星,数十万盏彩灯汇成灯的海洋,再加上泛光灯、轮廓灯、宫灯、大型彩色音乐喷泉,使得光与景、光与声融为一体,水面画舫轻荡,街上游人如织,整个夫子庙地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夜空下,夫子庙街的人潮涌动、灯光璀璨打破了夜色的沉寂。夜市排成了一条条长龙,在灯光的绚影下闪动着腰身,似有腾云驾雾之状。

夫子庙门前广场则用传统彩灯、大红灯笼及节庆彩旗装点,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再现“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特色。大照壁上2条配以声光电控的巨龙彩灯栩栩如生,寓意向南京市民和中外游客恭贺新春、祈福纳祥。夫子庙东、西、北三座牌坊及天下文枢坊,瞻园路牌坊各悬挂2至4盏大红灯笼,最大的灯笼直径达2米。在街道两则两侧还悬挂千盏红灯笼和五彩缤纷的彩旗,形成灯笼与彩旗相映生辉的隧道,让游客徜徉其中间,感受浓烈的节日氛围。

在夫子庙东侧的江南贡院主要建筑贡院牌坊、明远楼、致公堂设置100盏大型彩灯,贡院是古代读书人考取功名的地方,临近大考时,江南考生们云集于此,待到明朝迁都北京,南京贡院作为江南考场仍热闹非常,彩灯也因地制宜从造型设计到表现内容,都体现了“指日高升、状元摘桂、加官进爵、寒窗苦读、五子夺魁、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望子成龙、鲤鱼跳龙门”等科举文化内容。而文德桥上挂满了红灯笼,秦淮河边停满了黄盖红柱栏杆的游船,很是喜气。

夜游的男女把夫子庙前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四下里望去,两岸的霓虹灯把所有楼房轮廓描绘成了天外仙宫模样;河中的船灯又把那缓缓流淌的河水映照得如同琼浆玉液,于是,人们就仿佛到了童话世界一般。但是,站在文德桥上向河中望去,看那河水被灯光染得腥红点点,就像那古代烟花巷里脂粉流淌到了今天,突然觉得这哪里是一处童话世界,分明是红尘中的红尘一一饮食男女、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在这里曾被演绎得空前绝后。

走到夫子庙的西市,就见马路两旁早已摆开架势,挂起了缤纷多彩的花灯!荷花灯、莲花灯、宫灯、菠萝灯、兔子灯,还有飞机灯、米老鼠灯,甚至是老虎灯……让孩子们看了爱不释手,大人后悔自己已长大。这其中荷花灯和兔子灯最好卖,卖灯的艺人告诉大家,兔子灯也叫“过灯”,兔子是吉祥之物,孩子们拉着兔子灯所到之处就意味着把吉祥和好运送到了那儿。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到夫子庙,不能不游秦淮河,十里秦淮美称“十里珠帘”。元宵佳节将临,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悬挂着彩灯。凡游秦淮河的人,必乘灯船为快。秦淮河畔处处张灯结彩、歌舞狂欢,一派欢乐祥和、繁荣热闹的节日景象。呈现出斑斓十色的花灯海洋,万千灯火不夜天。

十里秦淮代表了历史上南京的繁华,这里自古就是大族聚居、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这里,不知淤积了多少的“六朝金粉”;这里,曾经飘荡着“秦淮八艳”的歌声;这里,如今还会飞出“旧时王谢堂前燕”;这里,依稀还能听到“空城寂寞回”的潮音……

坐在画舫中,沿着秦淮河看灯,从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中穿行而过,仿佛走在了一条流光溢彩的历史长河中。美丽的灯彩与充满历史传说的秦淮河让人恍如隔世。

而秦淮河面蒸发出来的层层雾气,夹带着六朝金粉的气息,将天空洒下的月光,溶成一片茫白。满眼的灯红酒绿,楼谢亭台里华丽而眩眼的灯光,倒映在十里秦淮之中。一叶小舟划过,轻漾着悠悠秦淮水,仿佛是五彩的华章,全都搀杂在了一起,浓得化不开了。

“秦淮人家”里隐约传出了江南水乡的弦音和吴侬软语的歌声,涤荡着我沉醉的心,叫人轻轻相和,思绪飘摇。“晚晴楼”里偶尔窗外一探的脑袋,令我不禁遐想,她是“秦淮八艳”中的哪位?河边水廊、船舫中,散布着簇足凝神赏灯的人群,不知他们也在思索回味着什么?

清风明月下,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首读不完的诗。“我们,醉不以涩味的酒,以微漾着、轻晕着的夜的风华。”

但见漫天灯笼后面是青砖白瓦马头墙的沿河建筑,或朦朦胧胧、或错落有致。无不透射出底蕴非凡的魅力。一弯上弦月早早的高悬在中天,给本就灯火辉煌的秦淮河夜景,又平添了好几分秀色。凭栏远眺,不由折服:难怪北宋诗人贺铸能吟出“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的绝唱来,不亲触斯景,焉生斯情?

秦淮灯火让才子缱绻逗留

秦淮灯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得到迅速发展,明代时达到了鼎盛。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南京城就曾举办过元宵灯会。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官禁苑、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大众,“灯火满市井”的场景颇为壮观。对此,梁简文帝萧纲、陈后主等都曾用生动的诗歌,描绘了南朝利用灯彩来增添节日气氛的社会风尚。尽管隋朝以后的金陵倍受冷落,但元宵佳节张灯、观灯等活动毕竟开始蔚然成风了。

说到如今秦淮灯火的兴盛,不能不感谢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了招徕天下富商建设南京,营造盛世氛围,竭力提倡灯节这一盛事,并索性将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使之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洪武五年元宵节,他更是别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朱元璋还是一位制作灯谜的高手,由此促进了元宵灯会内容向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永乐七年初,明成祖朱棣“赐百官上元节假十日”,并继续张灯结彩,营造节日气氛。3年后又下令在南京皇宫午门外,集能工巧匠筹办灯会,精心扎制鳌山“万岁”灯,并且与民同乐。以后年年如此。明代中期以后,南京已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都市之一,《南都繁会景物图》等画卷,形象描绘了焰火夺目的鳌山及老百姓观看演出的热闹场景。明代后期《正德江宁县志》所描绘的灯节,更是繁华得让人目不暇接。仅秦淮灯彩的品种就逐渐地发展到两三百种之多。即使在端午节等其他一些节庆,张灯结彩景象也高潮迭现。

而秦淮河畔流光溢彩、桨声灯影、歌舞浪漫等繁华盛况,也引得历代文人骚客、名士才子缱绻逗留,吟咏不绝:“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一园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明灯初试九微悬,瑶馆春归不夜天”、“两岸红灯射碧波,一支兰桨荡银河”……我们还可从流传下来的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窥见到当时秦淮及南京灯火盛况的社会画卷。

朱自清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此就有很好的叙述。“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美誉由此蜚声天下。

上一篇::晋阳古城的民间再现 下一篇:Facts and Figur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