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语文的不解之缘

时间:2022-09-20 12:58:40

我同语文的不解之缘

礼出,生于1936年,辽宁省辽中县人,满族。1952年起从事语文教学,山西省实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由当了语文教师到现在,已经五十七年。从教之时,学历仅仅是初中毕业,而且在当学生的九年里,成绩最差的科目偏偏正是语文。学生时代学语文不得要领,却阴差阳错地教了语文。为了偿还亏欠,胜任工作,付出了半个世纪的努力,边教边学,跟语文结下了一世姻缘。曲曲折折,苦辣酸甜。谈不出成功的经验,却不乏从挫折中获取的教训,我愿和盘托出,以资借鉴。

书要多读,但要忌滥

我的父亲读过私塾,能撰写碑记并亲自用工整的小楷缮写,但他不强求子女读古书,背古诗,也不逼我们练字。他认为,学习靠自觉,强制劳而无功。家里气氛宽松,学校的作业又不多,每天一张大仿另在行间加些小楷。有了充裕的时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读起了课外书。

起初读的书,是从二姐那里拾来的。她长我八岁,当时在读高中。她读过的小说,我就拿来看,字也不全认识,却很快看上了瘾。最先是《福尔摩斯探案》,随后是老舍的《二马》《赵子曰》,以至《西游》《水浒》等,到了初中毕业时,接触了五四以来著名作家的许多作品,外国文学方面莫泊桑、契诃夫、马克・吐温和苏联的盖达尔的小说也读了不少。

嗜书成癖,语文成绩却仅能及格。记得上了初三,每逢语文课,班里约有半数同学不听讲,埋头看小说。黄谷柳的《虾球转》,三本书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读完的。当时认为课文一看就懂,老师再讲什么就都不必要了。这种满足于粗知大意的态度,使得我在语文课上的收获仅仅是识字而已。

回顾这段经历,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读书不能一味贪多,泛读的同时还必须学会精读。

书读得滥,不免耗费时间和精力。当年《彭公案》《施公案》一类武侠小说读了不下百本,其实都大同小异。如果适可而止,改读更有价值的书,则受益良多。读书,的确应有取舍,门径需有人予以指示。

而目前学生中似乎有另一种倾向――书读得太少,学习负担过重。这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在少年时代,通过广泛阅读所养成的读书习惯,所获得的语言积累,所形成的语感,日后都成为学会精读的有利条件。少儿时期,是阅读的黄金时代,错过这个时机,日后弥补,难免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生有不少作业是繁琐或重复的,加以精简,引导学生多读些有益的好书,影响深远,此事值得教师、家长和社会予以关注。

精读的突破口是读出疑问

初当教师是在部队的院校教干部学语文。当时没有《教学参考书》,教材有时也要自己编选。这样的环境促使我独立钻研,力求读懂作品,读出感悟。当年不爱语文的经历,也让我深知语文课难教,它不是简单的口传耳受,而是教与学双边的心神交流。

语文教学无非是引导学生由不懂到懂,实施起来的困难在于让学生从被动变得主动。怎样促成这一转变呢?试以杜甫的七律《登高》为例。课本有注释,又有《教学参考书》,从诗句到意旨,解说都细致周详。如果照搬材料,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教师若能潜心吟咏,就不难发现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作为全诗的收束,不同于人们所熟悉的结尾,它既不是思想感情的升华,也未引发人的遐思。它同颈联平行并列,只不过是愁苦情绪的重申,让人感到意犹未尽而诗却戛然而止,情调也嫌低沉。可是这首诗又倍受推崇,甚至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杜甫的这首名作呢?

困惑,疑问,恰恰是精读的突破口。

疑问有了,就不难在《杜诗镜铨》中找到沈德潜对此诗的评语:“结句意尽语竭,不必曲为之讳。”而施蛰存在《唐诗百话》里,对沈德潜的评语作了解释:“此诗最后两句没有结束上文,表达新的意旨。勉强凑上一联,实际上话已说完。这是一个缺点,不必硬要替作者辩护。”他认为沈的评语是正确的。他指出杜甫的律诗无论五言或七言,四联都对仗的很多,而尾联迷失主旨的也不在少数。他还引用了吴昌祺评《登高》的话:“起太实,结亦滞。”借以说明此诗的缺点是过于追求工整,刻意追求“诗律细”,因而不免损害了思想内容的表现。为了释疑,我还查阅了另外几本相关著述,经过这番阅读思考,对《登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也就随之成竹在胸了。

由此可见,无疑,自以为懂得,其实是徘徊于作品之外,不得其门而入;由疑而思,才是登堂入室必经的门径。

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此言不虚。

张中行先生的散文,读来只觉得信笔写来,自然天成,若能深思质疑,却每每另有发现。请看《月旦集》中的《丁建华》,叙述同这位著名的配音演员的交往,趣味横生。读罢掩卷,疑问挥之不去:叙写交往,为什么从其同事乔榛之子乔入手?为什么写乔的刻苦自学、学有成效,用了六百字的篇幅?文中关于丁与乔年龄的细节,为我们做出了解答:乔榛生于1942年,有机会读大学;丁建华生于1953年,让她在13岁时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而她却能在此后短短的七年中,通过自学,成为文艺工作者,又在随后的二十年里成为闻名全国的艺术家。其间要流淌多少汗水和泪水,不难想见。写乔的勤学,实为从侧面映衬丁建华当年曾付出何等的艰辛。由此,我发现张先生散文的隽永,源于剪裁上的微妙的匠心;若不能细问深究,留意细节,则难以觉察。

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究其根本,是引导学生读书,使其经历由无疑到有疑、再由有疑到释疑的过程。教师无法包办代替,只能从旁指点。其关键是倡导自力,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读书中的疑问,然后在上课时研讨、切磋。当年,我在语文课上厌学;今天,我的学生学语文萌生了兴趣,学得主动,课堂也生动活泼起来。这一转变的契机,是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学会了精读,体悟到疑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进而以此指导阅读教学。

学习写作的阳关道是勤写勤改

1952年我当了语文教师后,就萌发了一个心愿,要力争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取得跟同行书面交流的机会。次年,同在军校的李权兴同志要写一篇题为《口语中难写的字》的文章,约我共同搜集材料。文稿由二人共同署名,不久就被《公安战士》刊用。这件事破除了我对写作的神秘感,也由此体会到选题至关重要。这篇稿件无非是从工具书里查找例字,但它切合当时指战员学文化的需求,也就有了发表的价值。至今,我在报刊上发表了各种体裁的文字百余篇。其中有通讯、随笔以至楹联、律诗,但居多数的还是语文教学方面的论述。教师不能不读书,也不能不投身教学实践,而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挫折、感悟都可能生成为教学研究的课题。它们是个人的经历和思考,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实践和探究的成果,诉诸文字,往往成为有生命力的作品,易被报刊采用。

1956年中学试行文学与汉语分科教学,我担任汉语课。由于有了教学研究的意识,就在课后写“教学后记”,达两年之久。有了这批丰富的资料,从中提炼出两篇文章,1959年被《文字改革》先后刊载:《怎样教学鼻韵母》(录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乙编)》),《太原十中是怎样用十一课时教完汉语拼音字母的》(录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学论文索引》)。文章发表时,我23岁,中学教龄3年。言及于此,只想说明写作并不神秘,发表作品也不难,只需有决心,肯努力。这两篇文章能被刊载,一靠选题切合需要,二靠反复修改。当年写起文章来,语言和文思都很枯涩,原因是动笔少。为此多年来坚持写札记。有所见,有所思,随手记录,或长或短,既练了笔,又积累了材料。我所写的文字,大多利用了这些资料。

我的见诸报刊的作品,往往是几经修改而成。初中语文课本有过一篇课文《关于写文章》,其主旨是:写文章其实是整理思想,使之明确化和条理化。此见解十分中肯。它告诉我们,修改文章归根结底是锤炼思想。文章的衔接、过渡、先后、详略和取舍,看似是写作的技巧,而探究底里,却是能否洞悉所写内容的实质,是认识的问题。认识很难一步到位,修改也就必不可少了。所谓写作能力,其实也包括了修改能力,即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师亲自品尝写作的甘苦,教学生写作就不会纸上谈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靠讲授作文要领,靠的是学生自身的写作实践。鲁迅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勤写勤改,才是切实提高写作能力的正途,才是阳关大道。我多年来一直要求学生写周记,内容和体裁不限,长短随意,每周最少一篇(则)。这样就把勤写的要求,化为学生的行动。学生杨冰在西安交大读大三时来信说:“说实在的,高一开始强制性的练笔、练字,我都不习惯,但最终坚持下来了,现在我还坚持练笔。”校刊征稿,她把过去的一篇练笔加工后交出,被刊登在醒目的位置。后来又写了2000字的采访,不大费力,也被采用。她说:“我现在更觉得练笔重要――记录生活,记录思想,磨练笔头。”

学生作文的困难,首先是写什么,其次是怎样写。写周记,正是为了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而为了变“怕写”和“愁写”为“爱写”,还需要抓住一切机会,给以鼓励:好的、有进步的习作张贴,传阅;文中的佳句、精妙的文段,圈点加批语;把佳作推荐给报刊。赵文渝在上了大学后也来信说:“每当您在课堂上对我们的日记倒背如流时,自己真有些惭愧。或许我们写时只是应付,您却如此认真。想想高三这年,您真给班里同学很多鼓励和自信。”感到难,则不免生畏,看到成绩和进步,则乐此不疲。

我还坚持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每学期至少一次。这样做,不是为了减轻负担,而是借此提高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有趣的是自己书写潦草、语句不通、标点含混,常不以为然,而批改同学的作文却能明察秋毫。此时教师因势利导,让这种认真的审视投向自己的习作,它就转化为自我完善的能力。我还特意组织学生选择以往的作文,进行改写,并告诉他们:佳作不厌多次改,不少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我从不系统地讲授写作要领,却一再结合读写活动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鲁迅的一句话:“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还利用大圈和小圈的比喻,把这句话变得更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动笔前先画个大圈,想想所面对的这个作文题,有哪些可写的材料,要尽可能想得宽些,周全些;然后在这个大圈里画一个小圈,即从中选出最切合题意、又最为读者关注的一点。这一步所解决的问题是审题无偏失,立意不低俗。第二步在已确定的主旨指导下,再画个大圈,把可利用的素材,尽可能想得广些;然后从中画个小圈,即选出最能表现主旨的题材。这一步所解决的是选材的问题,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详略。学生在写作中有各种各样的缺失,而其根源则都是缺乏有序和有效的思考,想得粗疏而不深入,画圈的比喻,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深入思考的程序。

我在学生时代,贻误了学好语文的良机:泛读同精读脱节,鉴赏同写作割裂。当了语文教师以后,能正视自身的缺陷,尽力弥补,才避免了指导学生读写时言不及义,隔靴搔痒。这虽然是亡羊补牢,但能不误人子弟,也聊可。

(山西省实验中学;030002)

上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感恩的心 下一篇: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论域反思:一种方法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