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套期的账务处理

时间:2022-09-20 12:50:36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套期的账务处理

企业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主要是投机和套期保值。其中套期保值是为了规避风险,属于具有特殊目的的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套期”活动涉及“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两个要素:

套期工具指企业为了套期活动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消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衍生金融工具。被套期项目指企业面临公允价值变动或未来现金流量变动风险影响的资产、负债、确定承诺或预期未来交易。被套期工具,可以是单向资产、负债、确定承诺或预期交易,也可以是一组具有类似特征的资产、负债、确定承诺或预期交易。

一、公允价值套期业务科目设置

需设置“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和“套期损益”等会计科目。

第一,“套期工具”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负债共同类,核算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包括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套期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按套期工具类别设置明细账。该科目的账户结构如下:

第二,“被套期项目”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负债共同类,核算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时,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和负债。按被套期项目类别设置明细账。科目的账户结构如下:

第三,“套期损益”科目。该科目属于损益类,核算有效套期关系中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账户结构如下:

期末要将该科目余额全部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二、公允价值套期业务账务处理

以存货公允价值套期为例,说明公允价值套期的账务处理。

[例1]2008年1月1日,A企业为规避所持有的存货甲公允价值变动风险,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即衍生金融工具H),并将其指定为2008年上半年存货甲价格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的套期。衍生金融工具H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项目存货甲,在数量、质量、价格变动和产地方面相同。

2008年1月1日,衍生金融工具H的公允价值为零,被套期项目(存货H)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成本为400万元,公允价值是440万元。2008年6月30日,衍生金融工具H的公允价值上涨了10万元,存货甲的公允价值下降了10万元。当日,A企业将存货甲出售,并将衍生金融工具H结算。

A企业采用比率分析法评价套期有效性,即通过比较衍生金融工具H和存货甲的公允价值变动,评价套期有效性。A企业预期该套期完全有效。 假定不考虑衍生金融工具的时间价值、商品销售相关的增值税即其它因素。A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8年1月1日。将库存商品甲套期,应将其转入被套期项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甲 4000000

贷:库存商品――甲 4000000

(2)2008年6月30日,确认衍生金融工具H和被套期的库存商品甲的公允价值变动,出售商品甲并结算衍生金融工具H。

结转套期工具H的公允价值变动上涨10万元(利得),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套期工具――衍生金融工具H 100000

贷:套期损益 100000

(3)结转被套期项目(存货甲)的公允价值变动下降10万元(损失),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套期损益 1000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甲 100000

(4)按公允价值440万元售出库存商品甲,扣除库存商品甲公允价值下降的10万元,货款430万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440-10)万元] 4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300000

(5)结转库存商品甲的销售成本390万元(400-10),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39000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甲 3900000

(6)收到套期工具H结算款10万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套期工具――衍生金融工具H 100000

(7)结转主营业务收入430万元到“本年利润”账户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4300000

贷:本年利润 4300000

(8)结转主营业务成本390万元到“本年利润”账户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39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900000

A企业在这次套期保值策略中,规避了存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因此其存货在公允价值下降10万元的情况下,没有对预期毛利40万元(430-390)产生影响。

[例2]假定2008年6月30日,衍生金融工具H(即衍生金融工具合同)的公允价值上涨了9万元,而存货甲的公允价值下降了10万元。其它资料不变,A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8年1月1日。将库存商品甲套期,应将其转入被套期项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甲 4000000

贷:库存商品――甲 4000000

(2)2008年6月30日,确认衍生金融工具H和被套期的库存商品甲的公允价值变动,出售商品甲并结算衍生金融工具H。

结转套期工具H的公允价值变动上涨9万元(利得),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套期工具――衍生金融工具H 90000

贷:套期损益 90000

(3)结转被套期项目(存货甲)的公允价值变动下降10万元(损失),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套期损益 1000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甲 100000

(4)按公允价值440万元售出库存商品甲,扣除库存商品甲公允价值下降的10万元,货款430万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440-10)万元] 4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300000

(5)结转库存商品甲的销售成本390万元(400-10),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39000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甲 3900000

(6)收到套期工具H结算款9万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90000

贷:套期工具――衍生金融工具H 90000

(7)结转主营业务收入430万元到“本年利润”账户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4300000

贷:本年利润 4300000

(8)结转主营业务成本390万元到“本年利润”账户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39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900000

(9)结转无效套期净损失1万元,即将“套期损益”账户的借方余额1万元转到“本年利润”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10000

贷:套期损益 10000

A企业在这次套期保值策略中,因衍生金融工具H(即衍生金融工具合同)的公允价值只上涨了9万元,因此在其存货公允价值下降10万元的情况下,只规避了存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10万元中的9万元,还有1万元的下降损失无法规避,这1万元就是无效套期损益。所以对预期毛利40万元(430-390)产生的不利影响是1万元,即A企业实际预期毛利只有39万元(430-390-1)。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傅荣:《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上一篇:浅议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 下一篇: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计算公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