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机制中的纽带作用

时间:2022-09-20 12:26:54

工会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机制中的纽带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执政目标和使命的必然要求,为此,今年省总工会等11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深入推进“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活动。

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活动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诚信经营,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构建起社会主义新型的劳动关系。

一、当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及带来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劳动关系逐步向“企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国有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并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关系机制从行政化到法制化,劳动关系主体从固定化到流动化,主要体现为:

1、由于企业法人主体的确定,职工身份由单一性变为多重性。一方面由于产权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在改制的一些股份企业,职工成为了企业的股东,具有了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另一方面,尽管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还处于依附企业的状态中,但企业职工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劳动关系一方主体的身份逐渐突出出来。

2、企业和职工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使得职工处于动态之中,职工既拥有选择就业的机会,又面临失业的风险。

3、由于市场竞争和利益机制的驱动,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在具体利益追求目标上的差异,相互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磨擦和碰撞,特别是在利益分配上表现尤为突出。

由于上述变化的现实存在,加之目前我国正处于两种体制的逐步转轨变型期和逐步探索发展期,并且与新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机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完善。因此,劳动关系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对广大职工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生存状况都带来了一些影响,其突显出的问题主要是:

(1)劳动关系的确立和解除不规范。尽管多数用人单位都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但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合同条款上随意变更,随意终止以及在实际运行中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紧张了劳动关系,引发了劳动者与企业的冲突。

(2)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和经济总量的不平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劳动力竞争就业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使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处于被随意支配和处置的地位。

(3)收入差距的非正常拉大。由于社会正处于转轨变型期,收入分配体系正处于过渡调整,逐步规范完善过程之中,出现了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收入不平衡现象明显加剧,其利益分化,收差距拉大的趋向明显。

(4)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物价上涨幅度的增大,以及全社会对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不够,使部份职工的承受力十分脆弱。

以上在企业劳动关系中的问题和矛盾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钳制了企业的和谐、高效和快速发展。

二、工会组织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团结动员职工支持、参与改革,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稳定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实现企业职工的共同发展。企业工会直接面对职工群众,处在促进企业发展,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线,在动员职工、组织职工、依靠职工、服务职工,保护、调动、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推动企业改革,需要企业工会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识大体、顾大局,理解、支持和参与改革;促进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工会组织职工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献计出力;维护稳定,需要企业工会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具体而言,工会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发挥动员作用。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经济的发展。职工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就要发挥工会的建设职能,通过组织职工开展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和劳动竞赛活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潜能,投身于企业的和谐发展之中。

2、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发挥凝聚作用。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企业全体职工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其企业的价值观、文化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被大多数职工认同和遵守,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就要充分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能,发挥工会的特点和优势,在职工中大力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开展职工道德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

化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3、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发挥疏通作用。民主是和谐发展的动力,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工会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工会参与和谐企业的构建,就是要充分履行自己的参与职能,疏通基层民主渠道、保护职工的民利,建立民主参与机制。要进一步强化职代会的各项职能,落实职工代表的各项权益,开辟多种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和办法,代表职工参与企业各项制度的制定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在充分民主的环境中体现相互尊重、团结友爱,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企业与人的和谐,经营者与劳动者的和谐。

4、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发挥稳衡作用。维护职工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工会组织履行基本职责的主体实践。工会要根据工会法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加强平等协商、签定和不断完善集体合同制度,逐步推行工资谈判制度,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强化劳动法律和安全生产监督制度,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机制和人民调解员机制。从而减轻和缓解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化解大量的利益磨擦,促进互利双赢、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

5、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发挥协调作用。维护企业内的公平、公正,是企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工会参与企业和谐构建,就是要发挥纽带作用,一方面工会要通过上下纵横的组织体系和人数众多的工会积极分子,建立职工思想信息反馈机制和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传递网络,及时掌握职工群众的心态、意见和呼声,减少由于信息不畅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另一方面,工会要进一步加大帮扶困难职工的力度,要使职工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困难有人关心、有人帮助解决,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保证困难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工会工作机制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也是调解劳动关系的主体,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当前有必要重点建立四个方面的机制:

1、教育引导凝聚机制。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必须要把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工会组织一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生产经营中心,广泛引导组织职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劳动竞赛活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等,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要教育职工树立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正确认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开展职业道德、创建学习组织等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三是在建设企业文化中,要以文化兴会作为工会的指导方针之一,开展形式多样的“争创一流”的职工文娱体育活动,以凝聚职工力量,展示职工风采。

2、民主诉求表达机制。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必须要真正建立、健全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要让职工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事有地方办。一是工会组织要重视源头参与,通过政策出台前的前期参与,力争使工会和职工意见、要求在政策中体现出来,同时通过职代会对工厂的重大事项行使审议建议权和审议决定权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而使企业和职工的劳动关系行为在法律与制度中活动。二是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只有实行厂务公开,把企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原原本本、明明白白地告诉职工,上下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从而增强劳动关系的和谐。三是建设一个真正依靠职工的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是企业健康、长久、高效、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建立职代会定期民主评议干部制度,使领导干部置身于职工群众监督之中,才能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劳动关系。

3、权益维护保障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履行各项职能的同时,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既是党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的要求,也是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迫切需要。一是建立平等协商机制、签订集体合同,逐步推行工资协商办法,形成由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平等协商、自主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调节机制。集体合同通过法律契约的形式把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加以具体化、规范化,从整体上实现对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是对企业与全体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调整和规范,这在《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中意义尤为突出。二是要建立健全劳动法律监督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形成工会法律监督网络和渠道。通过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促进劳动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促进企业依法用工,减少在劳动用工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三是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和人民调解员机制,要宣传、帮助职工群众树立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协调解决,避免矛盾激化。四是,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强化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加强群众监督,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杜绝违法指挥和野蛮操作。

4、补偿救助调节机制。一是工会要在整个企业构建协调机制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补偿救助调节机制,包括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救助制度,促进职工就业和再就业制度,通过建立补偿救助调节机制,让弱势群体也能共享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成果,减轻和缓解由于利益矛盾而带来的社会冲突。二是工会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要认识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应该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企业,是能够及时发现矛盾,迅速解决矛盾的企业。因而,工会组织要发挥群众性组织的特点和优势,把沟通和协调作为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缓解对立和冲突的有效手段。

总之,和谐企业必定其劳动关系是和谐的,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给职工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才能让职工有归属感,从而培养起对企业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科学、健康和持续的向前发展。

上一篇: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 下一篇:浅谈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裂缝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