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0 12:26:01

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摘要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企业在“绿色化”的前提下,与对手相比的一种竞争优势。石油和化工行业是能源和资源的生产和消耗大户,也是众所周知的重污染行业,对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案例,构建基于DEA法的绿色竞争力评价模型,评估了它们的绿色竞争力。实证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还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油和化工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企业绿色竞争力;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 X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143-06

石油和化工行业是我国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石化产业为例,2004年,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3%,对GDP的贡献份额达到18%。能源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不仅是燃料、动力,而且还是原料。在石化工业中,目前作原料的能源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0%,石油和化工行业属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重污染行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都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如江苏已成为中石化所属企业最多、资产最大、效益最好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战略基地。目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有154家,其中长三角地区有37家,占了24%。同时,长三角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石油化工企业沿江布局甚至在环境敏感区分布的现象。松花江事件后启动的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行动结果显示:总投资近 10 152亿元的7 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等环境敏感区;45%为重大风险源。其中127个国家级项目中,布设在长江沿线建设的项目有18个,占14.2%。因而,本文选择以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案例,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分析长三角地区化工石化类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现状,将具有很典型的意义。

1 企业绿色竞争力概念的理论分析

1.1 企业绿色竞争力概念的内涵

企业绿色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基于“绿色”已成为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绿色” 可理解为节能、清洁、环保、可持续的含义。现实中,绿色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和逐步加强,即: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上趋于严格;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并能够支付质优价高的绿色产品和服务;其他国家和国际公认的环境标准对我国企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都意味着“绿色”正在渗入企业竞争中,使企业面临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建立在“绿色”基础上的竞争将逐渐替代传统竞争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模式[1]。

企业竞争力是个很直观但却很难准确定义的概念,不同的理论学派从不同的分析视角,对企业竞争力做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但从实质上说,企业竞争力应该是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的一种长期绩效(或效率),是企业之间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优势。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在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上加了“绿色”这个定语,直观地看,企业绿色竞争力就可理解为企业在“绿色化”这一前提条件下,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一种相对竞争优势,也就是与竞争对手相比实现更大的“绿色化”的经济绩效。

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实现上分析,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概念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绿色前提下的竞争力,也就是企业竞争力的“绿色化”,竞争优势的产生、经济绩效的实现,建立在保护环境和优化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在这个意义上,“绿色”是竞争力的一个限制性前提;二是指可持续的竞争力,随着环境管制的日趋严格和发展模式的转变,绿色化的企业因承担环境责任所获得的回报就可帮助其取得领先一步的竞争优势地位,非绿色的企业有可能被淘汰,因此,绿色竞争力意味着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获得了占领未来市场的机会,“绿色”是竞争力的一个战略因素。

因而,我们把企业绿色竞争力定义为:企业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通过创新,改变资源利用模式和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符合绿色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

绿色和竞争力在这里缺一不可,脱离了绿色的竞争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而没有竞争力的“绿色”又不符合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绿色和竞争力又是相辅相成的,企业优良的经济绩效为企业的绿色化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企业的绿色化也能持续地促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以绿色竞争力作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将改变企业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利润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从被动的污染治理到主动地预防再到把绿色因素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战略要素将是企业获得更大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1.2 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三个派别分别从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方面来论证了企业竞争力的源泉。结构学派(Michael Porter)认为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2];能力学派(C.K.Prahalad,GaryHamel)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组织内部的技能、集体学习及管理技能[3],企业竞争力有四大类构成:价值创造能力、创新变革能力、基础管理能力、全球化营销能力;资源学派(DavidCollis, CynthiaA.Montgomery)认为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源于企业的资源差异[4],并把企业竞争力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两部分。

借鉴这三个学派的观点,我们认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竞争外部环境、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内部能力。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发展模式、政府制度安排等一些外部条件;内部资源包括绿色管理、绿色文化等软资源和资本、人力、设施等硬资源;内部能力包括绿色价值创造、绿色创新、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能力。

2 长三角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评价2.1 DEA方法

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来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DEA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mes和W.W.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是根据一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来评价决策单元(DMU)的优劣,即评价部门(单位)之间的相对有效性”[5]。

DEA法可同时对决策的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计算相对效率,事先无需知道各投入产出间的具体函数形式;模型中的权重由数学规划产生,无人为主观的成分在内,能满足公平原则;不受不同计量单位的影响;评价结果对投入产出的效率状况可得到较多的信息。由于与一些传统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相比具有以上优点,并从效率角度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更符合竞争力的本质要求,因而采用DEA法是适用的。

2.1.1 决策单元

DEA方法将一项活动或一个动态系统看作是该系统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获得一定数量的“产出”的过程。为使该活动或动态系统获得最大“效益”,需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所以将这样的系统称为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一定的输入输出,并在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决策目标。

设有n个部门或单位,每个部门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和s种类型的输出,以如下形式给出:

2.1.2 评价模型

C2R模型是DEA的第一个模型,一般用以评价DMU的规模及技术有效性。它实际上是以所有决策单元效率评价指数小于等于1为约束,求能使DMU0的投入产出率ho最大的权值 。由于每个单元的有效性都是相对于其他单元而言,故其效率值为相对效率值,可以相互比较。

θ为决策单元DMUo的相对效率值(0 θ≤1),在本文中θ表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强弱程度,θ越大,企业绿色竞争力越强。和为松弛变量,但模型运算结果中θ=1,且 ,则称DMUo为DEA有效;若θ=1,且 或 时,则称DMU为DEA弱有效,θ<1时,DMUo为非DEA有效。

2.1.3 输入输出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基于目的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的原则进行选取。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强,意味着能用较少的人、财、物及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和较少的环境代价(损失)获得较大的经济绩效,所以原则上系统的输入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劳动力和资金投入等指标,输出包括反映竞争结果的显示性指标。输入指标值越小越好,输出指标值越大越好。考虑目前企业环境方面资料的可获取程度,我们用反映企业绿色化程度的“绿色指数”作为主要输出指标,企业绿色竞争力越强,也就意味着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绿色化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把输入指标设定为员工数量、每股总资产、每股主营成本,这三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基本的规模和投入情况。因为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总金额除以总股本后更具可比性。输出指标为每股收益、绿色指数。

绿色指数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反映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资源及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情况。由于我国与环境相关会计准则还没有制订,只在招股说明书的政策性风险和业务技术、年报的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内容上要求就环境事务作相关说明[6],因而,对于绿色指数只能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评价。考虑到化工石化类企业“绿色”主要体现在环保与节约资源这两个方面,因此设计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绿色指数指标有4项二级指标构成,通过AHP法确定每个二级指标权重,再进行综合。

2.2 研究数据

2.2.1 样本(决策单元)的选取

考虑到资料的获取和典型性等因素,我们选取上市公司作为分析的样本。根据从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上收集的数据,截至2005年底,在沪、深两地上市的长三角三省市化工石化类上市公司共有37家。其中,我们剔除了ST板块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化工类收入没有占到50%以上的公司(如中纺投资化纤类产品收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0.73%、太极实业化工类收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6%)、可比性较弱的公司(如白猫股份、上海家化)及无法收集到相关资料的公司,选定了25家作为研究对象。

2.2.2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本文选择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为研究对象,并参考招股说明书及其他资料(上交所网站htpp://www.省略、深交所网站htpp://www.省略.cn、上市公司资讯网 http://www.cnList.com)。定量数据直接从2005年年报中获取,而“绿色指数”这一定性指标我们依据2005年年报披露的环境信息,并参考招股说明书中对环境的披露信息和公司对外公布的其他环境信息,采用模糊评价法得出评分,以矩阵[9,7,5,3,1]T对应评语集P=[很好,好,一般,差,很差]进行判断。输出指标“每股收益”有负值,通过平移变换将所有负值都变为正值。这里由于篇幅原因,“绿色指数”及平移变换的计算过程略。经过收集和计算过的输入输出数据见表2。

2.3 评价结果

2.4 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在这25家上市公司中,仅有5家是DEA有效的,其余20家均非DEA有效,有效率仅占20%,而在20家非有效的公司中,有8家的DEA值小于0.5。这说明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内的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企业之间差距比较大,总体水平还不太高。

根据2006年6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6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1 714 373万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1.8%,其中,进口8 651 540.5万美元,增长25.2%;出口3062 832.5万美元,增长13.2%,贸易逆差达5 588 708万美元。这种巨大贸易逆差固然有石油和化工行业特殊性原因,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目前石油化工企业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绿色竞争力、增强绿色竞争优势方面还有待加强。

3 建 议

3.1 完善外部环境

(1)要提高企业绿色竞争力,首先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创新和制度安排。政府应建立有利于绿色竞争的规则,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促进“十一五”规划中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有关制度,建立有利于绿色企业的产业政策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的经济调节机制,要制定有利于绿色企业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等政策体系,促进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强化环境法制和环境监管体系,从而在制度上为企业绿色竞争力提高提供保障[7]。

(2)要加快我国化学品管理法规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以应对欧盟REACH法规和其他国家相关法律的出台,并积极参与国际相关标准和各种规范化的评定程序的规则制定,为我国企业争取有利国际环境。

3.2 提升企业内部能力

(1)改变单纯的末端治理模式,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大部分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末端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焚烧或填埋。侧重末端治理的主要问题表现在:①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②污染物产生后再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三废”处理与处置往往只有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因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企业难以承受。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导致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比较低的原因。

而从项目设计、原料选择、工艺过程、技术进步及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大各种环保型化学物质的开发力度,通过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确保所生产的化学品的安全性。把污染尽可能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最少化,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这是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2)加强绿色创新意识,提高绿色创新能力。国际市场上环境保护和对人体健康要求在不断提高,企业必须从这一高度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绿色生产、绿色营销思想,加大各种环保型化学物质开发力度,大力采用高新技术,确保所生产化学品的安全性,使生产的化学品更绿色化,从而不断提高产品绿色国际竞争力。同时更新检测仪器和设备,完善检测技术,以取得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红喜等.企业绿色竞争力及评价体系构建探讨――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3):47.[Chen Hongxi, etc.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 Evaluation system[J].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6,(3):47. ]

[2] 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Michael.baud. Competition Stratagem[M].Chen Xiaoyue'interpretation. Beijing:Huaxia Press,1997:3.]

[3] Prahalad C K, Gary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MayJuly):79~91.

[4] DavidCollis, Cynthia A. Montgomery. 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 (JulyAugust):118~128.

[5] 魏权龄. 数据包络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21.[Wei Quanl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Beijing:Science Press,2004:2~21.]

[6] 周洁,王建明. 中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比较[J].环境保护,2005,(7):68.[Zhou Jie, Wang Jianming. Comparison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From Heavy Pollution Industry in US and China[J].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05,(7):68.]

[7] 盛昭瀚,朱乔,吴广某. 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2~41,65~72.[Shen Zhaohan, etc.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DEA[M].Beijing:Science Press,1996:22~41,65~72.]

[8] 杨代友. 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Yang Daiyou. Study on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D].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2004.]

Empirical Study on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Listed Companie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EN Hongxi WANG Jianmin2 YUAN Yu2

(1.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9 ,China)

Abstract The meaning of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th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greening. The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provides energy sourc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other industry. But it consumes large numbers of resources. And it is also a heavy pollution industry. 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enterprises'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The paper uses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o evaluate their green competitiveness, applying the DEA approach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terprise' s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needed to improve. And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e direction of how to improve. At last, we offer some material measure for enterprise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Key words 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DEA: Yangtze River Delta; listed companies of pe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水资源最优配置及... 下一篇:城市家庭节能措施选择偏好的联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