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兴经济开发区物流业发展初探

时间:2022-09-20 12:21:14

福兴经济开发区物流业发展初探

【摘要】 新兴的现代物流服务产业,是一种先进的第三产业,是建设集约型经济、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福兴经济开发区作为福建省首家民办开发区,如何在目前有限的空间资源内继续提升和发展,成为开发区管理者迫切思考的问题。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开发区物流业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相关管理政策及企业间的协作并不到位。本人在开发区从事管理工作多年,把学过的物流管理知识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作一些粗浅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对今后的管理工作有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导。

【关键词】 福兴经济开发区 现代物流业 管理方式 相关政策

福兴经济开发区(原福兴投资区)创办于1990年8月,是遵循镇村自办,资金自筹、设施自建、收支自求平衡的方针进行开发建设的我省首家民办开发区。福兴开发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约8250亩,除村庄、省市属单位用地外,实际可开发用地6805亩,目前已摆满项目。全区累计引进项目341个,其中来自欧州、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三资企业172个,总投资额达7.1亿美元。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4家,内资企业169个,这些企业既有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又有科技含量高的名牌企业。经过16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光电、机械、轻纺、玩具、塑料制品和运输物流等产业结构,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00多亿元,出货总值约550亿元。但是由于受到城市规划调整等限制,如果一味发展工业,空间有限。为了适应福州市城市发展的需要,做大做强福兴开发区,唯有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下功夫。福州市政府提出了要把福兴经济开发区建成以光机电和物流业为两大支柱产业的开发区,下面本人就开发区物流业的发展作粗浅分析。

福兴经济开发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发区位于福州市区东部,南临闽江,东接马尾港和福厦高速公路,104国道、福马铁路穿区而过,离福州市中心仅5公里,是福州东区的宝地,区内交通发达,东西走向主干道有化工路、福新东路、福马路,南北走向有前横路、福光路、福兴路三条主干道,形成了三横三纵主干路网,正在建设的温福铁路货运站和福州三环路紧邻福兴开发区。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聚集了福州市多家知名的物流企业入住,如盛辉、盛丰、宏捷等物流企业。而且在开发区的东北角,已成立了一个依托钢材专业市场的福州南方钢材物流中心。中心占地200亩,在此物流中心经营的客商有100多家,经营首钢、鞍钢、三钢等省内外十大钢企业,钢材制品四大类上千个规格品种,占有全市钢材市场份额的90%以上。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后,预计年交易额达20亿元,创税2500万,可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该中心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全国全省钢材行情网络中心,是全国钢材销售行情的采集点。在开发区的延伸区(化工路以北)已建成福州市最大的瓷砖建材仓储的专业市场,占地约300亩。

从整体看,福兴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业虽然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但是由于现代物流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存在以下问题,如管理体制、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市场、物流信息平台、相关政策还有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本人在开发区管委会工作多年,从目前开发区发展的实际实际情况,结合对物流等专业知识的理解,觉得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规范行政管理方式

(1)规范企业登记注册前置性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为物流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应取消。放宽企业准入和公平竞争。

(2)货运行政性管理方面。取消区内物流企业经营国内铁路货运、水路货运和联运的行政性审批,加强对货运经营资质和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取消国际货运企业经营资格审批,加强后续的监督和管理,要给物流企业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

2、保障物流用地,降低投入成本

(1)市、区政府应在规划上保障开发区延伸区作为物流建设项目用地。物流企业用地凡符合产业导向、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能够依法及时提供。延伸区应享受省政府《关于保障工业发展用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的优惠政策。

(2)降低物流企业用地成本。物流项目用地出让年限可在法定最高年限范围内按需设定,出让金按设定的出让年限计收。应允许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允许推行土地年租制,通过租赁方式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逐年缴纳租金,减少一次性用地成本投入。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物流企业用地可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地。延伸区应比照原先开发区的用地政策,由于基础设施由开发区管委会投入建设,配套费应留给管委会,同时应给予适当减免如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地段差等影响地价水平的收费。物流企业若以土地、房产价抵押融资,有关部门应简化登记手续,给予支持,建议给予长期低贷款。

3、改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

开发区物流业应实行“税收属地管理和税收返还政策”。由于开发区延伸区基础设施要求开发区管委会先期投入,因此特别要求“税收返还”政策比照原开发区开办时的实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个调税按一定比例返还。同时,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

4、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鼓励物流企业开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做好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鼓励工业企业产品进行集装箱化包装运输,改进包装方式,提高竞争力。

优化开发区交通管理,要根据开发区物流业务的发展和交通情况制定相应的管制措施,适当放宽开发区内车辆的管制,为车辆在区内通行和停靠提供便利。

5、加快物流公共性项目建设,扶持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区、镇两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支持对开发区现代物流规划调研和编制、物流管理人才培训、物流技术和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物流产业发展动向跟随综合研究、促进开发区物流业同其他区域物流企业的合作与市场规范等。

6、其他相关政策

如用电政策,对重点物流企业的物流项目用电给予优惠(如按工业用电标准收费)。鼓励引进优秀人才,对引进的物流优秀人才,给予享受市级引进的优秀人才政策规定的相关待遇等。

总之,政府通过资源的配置促进物流的发展。一是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各类资源,主要是资金和和项目等;二是因为企业的创新活动仍然比较弱。政府可以通过资源在空间和产业中的重新配置引导物流的发展,例如对一定区域的特色产业中的企业的支持都会起很好的示范效应,吸引其他企业的集中和聚集。

微观方面推动建立企业之间的协作网络。在具体的产业带、产业园区和基地,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引导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引导中介机构、协会等提供各类培训和咨询,或者有目的的组织企业家交流集会,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以及企业协作网络的生成,从而促使企业之间知识、信息和经验的沟通和交流,为创新提供可能。

整合物流资源,发展第四方物流。美国物流经济学家约翰・伽托拿对第四方物流的定义为:第四方物流供货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在物流企业集群中,第四方物流主要业务是利用其在管理和设计方面的优势,提供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组织并协调各物流企业具体实施,并通过信息技术将整个物流过程集成起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供应链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物流附加价值。目前,开发区内已有两家具有三级资质的物流企业,应鼓励它们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朝着第四方物流方向发展。把福兴开发区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海峡西岸区域性物流枢纽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及资料

〔1〕福兴经济开发区简介。

〔2〕福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统计部门相关数据。

〔3〕福州市现代物流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4〕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模式(针对相关政策内容)。

〔5〕现代物流管理(第四方物流)

上一篇:加强矿井地质综合研究,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下一篇:浅析山美水库网络安全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