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女排世锦赛中国和俄罗斯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20 09:15:48

第16届女排世锦赛中国和俄罗斯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摘要:文章以第16届女排世锦赛为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中国和俄罗斯女排的进攻状况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两队在进攻技战术中强攻、快攻和后排进攻的运用情况,并将两队进攻技战术的运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队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差异,为今后中国女排的技术改进和战术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16届女排世锦赛 中国和俄罗斯 进攻技战术 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76-03

1 前言

进攻是排球比赛中最积极、最有效的得分武器,在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进攻与比赛的胜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进攻技战术是衡量一支球队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Ⅲ。世界排球锦标赛是世界排坛创办最早、规模最大、荣誉最高的世界性比赛,代表世界排球运动发展最高水平,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中国女排在经历过1981-1986年的“五连冠”神话之后,由于缺乏发展创新和技战术显著优势的丧失,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刚结束的第16届女排世锦赛上仅名列第十,已滑人世界二流球队的队伍。相比之下,俄罗斯、巴西等女排引领世界排球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注重排球技战术运用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女排最具代表性的一流强队,特别是俄罗斯女排在高打强攻的基础上,快速多变进攻技战术的运用,使俄罗斯在第16届女排世锦赛成功卫冕,捍卫了俄罗斯女排世界第一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第16届女排世锦赛中中国和俄罗斯进攻技战术的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队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差异,以期为今后中国女排技术改进和战术提高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第16届女排世锦赛中国与日本(3:1)、俄罗斯与日本(3:1)、中国和俄罗斯的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为研究对象。选取两队与共同对手日本队的比赛,而非两队之间的比赛,可更有效地提升两队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比较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江苏理工大学图书馆及资料室、中国知网、国际排联官方网站等方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论文,了解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及其背景,为撰写本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体育统计学相关知识,将统计的相关数据在计算机上用Excel2003对收集到的有关比赛进攻技战术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卡方检验。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对比、归纳、推理等逻辑学的方法,结合排球专业理论知识,对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进攻战术是指在接对方发过来、扣过来、拦过来和传、垫过来的球后,全队所采取的有目的、有组织的配合进攻行动。在排球攻防技战术体系中,进攻战术一般分强攻、快攻和后排进攻等。

由图1可以看出:在与相同对手日本队的比赛中,中国队运用强攻占总进攻次数的60.7%、快攻占33.3%、后排进攻占5.9%;俄罗斯队运用强攻的次数占总进攻次数的67.6%、快攻占18.02%、后排进攻占14.4%。表明在总体进攻技战术体系中,中国队运用快攻要比俄罗斯多,而俄罗斯则更多的运用了强攻和后排进攻。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队的总体进攻成功率(47.4%)明显低于俄罗斯队(62.20%)。通过卡方检验得出二者进攻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

3.1 强攻技战术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强攻一直是各队运用最多的进攻战术,也是排球比赛中最重要的得分手段,强攻战术的运用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发球及其进攻(一攻)和防守及其进攻(防守反击)是当前排球比赛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强攻得分手段。

由表2、3可以看出:在一攻和防反阶段,中国队强攻总数分别高于俄罗斯队,但强攻所占总进攻数的比例和成功率却均低于俄罗斯队。通过卡方检验得出二者进攻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

3.2 快攻技战术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快攻在比赛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得分手段,同时也对强攻起着掩护作用。快速、多变、灵活一直是中国队的“杀手锏”。

由表4可以看出:中国队快攻的总数远多于俄罗斯队,失误率也少于俄罗斯队,但快攻得分率却低于俄罗斯队。通过卡方检验得出二者进攻成功率没有差异(P>0.05),表明中国队快攻优势已不存在。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国际大赛上频繁交手,对各国的进攻战术体系都有所研究,容易形成重点盯人防守的局面,导致中国队网前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受到一定的遏制,成功率降低。

由表5可以看出:中国队组织快攻运用次数最多的是2号位背飞、背溜和3号位的短平快与近体快球,而俄罗斯队运用次数最多的是2号位背飞及3号位的短平快与近体快球。表明2、3号位已成为中外女排组织快攻的主要区域。

3.3 后排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后排进攻主要是相对前排进攻而言,是指队员在进攻限制线后起跳扣球发动的进攻,主要由主攻及接应队员完成。随着排球运动进攻速度的加快和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后排进攻成为排球技战术中一种重要的进攻方式。

由表6可以看出:在后排进攻的总数、成功率和失误率方面,中国队与俄罗斯队相比均处于明显的劣势。通过卡方检验得出二者进攻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

俄罗斯女排自卡普拉拉担任主教练后,他将亚洲快速多变的战术理念融入到俄罗斯女排的战术体系中。俄罗斯女排进攻的特点是凭借队员的身高优势在高打强攻的基础上,融合亚洲快速多变的战术,尤其是2号位单脚背飞和2、3号位的跑动进攻以及与后排相结合的立体进攻,是俄罗斯女排进攻的特点。中国队应该在借鉴其他队技战术特长和吸取自己失利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刻苦钻研和艰苦训练,形成具有中国队特色的进攻特点。

4 结论与建议

(1)在总体进攻技战术体系中,中国队较俄罗斯更多地运用了快攻,但成功率却显著低于俄罗斯队,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

(2)在强攻中,中国队运用一攻和防反的次数多于俄罗斯队,但成功率均低于俄罗斯队,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

(3)中国队应该在借鉴其他强队技战术特长和吸取自己失利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训练和战术创新,注重后排进攻,采用多元化进攻技战术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进攻成功率,缩小与俄罗斯等强国的差距,形成一套适合中国队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排进攻技战术体系。

上一篇:地方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状况与对... 下一篇:我国中跑项目后备力量成绩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