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欧美“高档货”

时间:2022-09-20 08:05:58

在中国,奢侈时尚假象一片繁荣。MORGEN、玖熙、BCBG、MAXMARA一到中国,就从灰姑娘变成了白雪公主。连印度人都开始讽刺中国时尚记者的外行了!

阅读国内一家权威财经报纸,看见记者;巴法国的MORGEN称为“奢侈时装品牌”,嗬,吓了一跳!在法国,这个牌子不过是在街边到处开店,进出店铺的都是低收入的年轻人,一件衬衣的价钱只够我买一本学法语的教材,普通得就像班尼路,何时与奢侈挂上了钩?就是因为它来自法国?还有进入中国百货时占据着很好的楼层?再不就是它那在商场里中档的标价?

还有个美国鞋子品牌玖熙,在中国也是被定位为高档商品。我在巴黎还看不到它,可是到纽约一看,遍地开花,单在美国本土就有950多家专卖店,销售网点多达7000多个。从价格、广告形象,到货品陈列,再到销售网点布局,整个儿一亲民品牌。可是在中国,玖熙却是百货商场里的座上宾;许多著名女性开出自己的着衣清单时,也是把玖熙放在大牌之列。

BCBG六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时,让人耳目一新。那时中国的女性开始意识到时装不仅仅是套装,呼唤有女人味道的时装出现;而BCBG来得正好,丝绸印花、连衣裙,有许多细节处理恰到好处地露出女人的肌肤。于是,BCBG很受中国演艺明星的喜欢,时尚编辑记者们更是把它捧成了时尚极品,被商场招商进店时,所有国内品牌都得闪开让路。可在欧美,BCBG也只是个老老实实做中档路线的品牌。尤其是在巴黎,BCBG价位定得比ZARA高出30%,时尚度又比不上ZARA;比D&G便宜,可是创意设计度又低了许多,所以,这种尴尬的定位导致你无法用鲜明的字眼描述进店的客人。

还有一种拔高是把成衣品牌拔高到顶级设计师品牌,比方说MAX MARA,在欧洲站在中档定位上,很本分地做着成衣的形象,在国内却被捧为顶级品牌,还被混淆在设计师品牌之列。我的一位女友在外企担任白领骨干加精英,为了彰显自己是个有品位懂时尚的人士,说:我只穿MAX MARA。这话要是出自一个巴黎人之口,那就等于说自己是个典型的穿衣保守人士。在巴黎的MAX MARA店里所看到的顾客,大部分都是中年妇女,如果是年轻面孔,都是来自日本韩国或是中国。

其实,当玖熙与BCBG在中国被捧为高档与奢侈的同时,这两家同是美国品牌的当家人在自己国家虽然生意不错,却都面临着品牌形象走下坡的危机,正筹划着把品牌真正地往高处拔。对于品牌在市场上的定位,拥有者们对自己的身份心知肚明,在欧美市场介绍自己时,都能客观用词。可是,中国的品牌商们为了加强宣传效益,故意拔高宣传所的品牌,加上无数的光环;作为销售渠道的百货推波助澜,一些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也簇拥在后摇旗呐喊,说出外行的话来。在中国,奢侈时尚假象一片繁荣。

一个印度知识分子周游过世界,发现在欧美成熟市场上走中低档的产品,在印度也摇身变成了奢侈品。这位颇有忧患意识的印度知识分子质问他的国内同胞:中国由于资讯渠道不通畅,把走低价平民路线的普通品牌拔高到高档奢侈品,完全可以理解;而我们印度人通晓英语,有通畅的资讯渠道,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怪象出现?好家伙,连印度人都开始讽刺我们中国的媒体从业者了!

BCBG被抬举成奢侈品之后,也逃不过香奈儿、迪奥的命运,被大量地仿冒。在三里屯的精品小店里,有一记者甩下400多元买下一件BCBG连衣裙,兴奋不已,以为凭自己的专业知识获得了非普通大众能够接触到的独门货,却不去看看她手头的裙子从印花的染色、拉链的辅件到缝边的工脚等细节处理,都与真品相差悬殊。我询问记者如何判断,回答是因为听店主侃过他是专门飞到深圳,如何费劲地从BCBG下单的原厂里抢到了这件真货。难怪,不从产品本身着手,仅凭一个曲折的拿货过程的故事,就作出是真品的结论,原来他们生活中与他们写时尚稿件时一样,就这么简单!读者相信媒体,就是要看真相,获得知识。记者编辑们的职责应该不是摸到大象的鼻子,就说大象是一根水管吧?!

上一篇:FM3唱佛机 这完全不是一个音乐的话题等 下一篇:上海战役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