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电影初探

时间:2022-09-20 07:21:51

新媒体电影初探

2010年,一部叫《老男孩》的短片在网络上迅速蹿红,自2010年10月28日上线以来,短短11天在线播放次数超过710万,在豆瓣网上,网友评分更是高达9.1。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中影集团和优酷网合作推出的“11度青春系列”短片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出品方也审时度势地打出了“新媒体电影”的概念,并定义了“互联网传播”、“长短适中”、“制作精良”、“网友互动”等关键词,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正如互联网等新媒体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新闻业、出版业一样,它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将撬动传统电影业的根基。

但是究竟什么是新媒体电影?在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新媒体电影的研究成果中,对新媒体电影的概念界定主要是从其制作技术和传播平台的特殊性出发的,即主要依赖数字技术,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为播放平台。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它与同样具备这些特点的业余DV短片、网络视频、手机视频、新媒体影像艺术等新兴的影像形式之间是何种关系,是你中有我,还是互有差异呢?

笔者认为,新媒体电影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方式之一,对新媒体电影的界定和研究,也许应该从它与电影的关系源头进行梳理。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克纳莫斯在《突变的媒介:关于电影、视频艺术以及新媒体》一书中认为,视频艺术和新媒介对于电影的延续性,与电影史上任何一次的电影形式和电影观念的更新发展都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是又一次由技术和观念所推进的电影媒介的突变和更新。在电影的发展历史中,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从宽银幕电影到3D立体电影,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电影自身媒介技术的变革一次次改变着电影的面貌和观看的体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兴的电视媒介对电影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危机之下,电影一方面在发扬自身不同于电视的媒介特点上下工夫,依靠大投资、大制作的宏大场面和视觉奇观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另一方面,电影也不得不放下“第七艺术”的身段,向如日中天的电视寻求合作。从电影公司向电视台出售版权,到出现为电视媒介量身定做的电视电影,融合似乎是大势所趋,电影与新兴媒介在融合中获得了双赢。

我们从“新媒体电影”目前还不长的发展历史中也能清晰地看出这种融合的轨迹,以及对双赢的探索,只是融合的对象从电视变成了网络、变成了手机、变成了其他任何能承载影像内容的接收终端。从2005年开始,从事影视行业多年的世纪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就投身于以手机、互联网、移动平台等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服务业务领域,并率先在国内发起了手机电影,投资了由王小帅、贾樟柯等新锐导演拍摄的中国手机电影的开山之作――《聚焦这一刻》。激动星影视公司则瞄准了所谓的“赳客电影(jokemovie)”,以诙谐、幽默的段子为创作基础,篇幅短小,主要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传播载体,符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影集团在2010年联手优酷网推出“11度青春系列”,更是体现了国内电影行业的主流对新媒体发展前景的清醒认识。

在新媒体时代,电影业所受到的惨烈竞争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电影工业不能不关注到竞争对手巨大的传播力和诱人的商业潜力。借力新媒体进行电影的发行推广已不新鲜,将新媒体纳入电影新的发行渠道中,或与新媒体运营商合作构建崭新的电影运作模式也已然不是空想。更有意味的是,新媒体电影在发展的初期就试图实现对传统电影的反哺。“11度青春系列”的计划是由10部新媒体电影和1部院线长片构成,即希望通过率先推出10部短片来造势,为长片的票房积累观众。贾樟柯联合6位青年导演所拍摄的“语路”系列新媒体纪录短片于今年初在网络上。这种反哺一方面反映出新媒体电影巨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传统电影的运作增加新媒体试水这一环节,也大大降低了风险。

对于体制外的独立导演和非职业的电影创好者来说,新媒体对他们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它意味着更低的门槛、更自由的创作空间、无穷多的潜在观众和一鸣惊人的巨大可能。凭借《老男孩》的成功,其创作者“筷子兄弟”一夜之间从孤独求索的电影爱好者成为备受大众、投资方青睐的新锐导演,其新作《赢家》自今年4月21日上线以来,首日点击量已经超过之前的《老男孩》。

由此可见,新媒体电影的制作主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传统的体制内的电影制作方、体制外的独立电影人、业余的但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电影创好者。而新媒体运营商将是这三股力量积极的组织者、整合者和协调者,因为在新媒体产业从量变试图向质变飞跃的当下,他们对较高质量的新媒体原生影像内容或专属影像内容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一方有内容但缺通道,另一方有通道而缺内容,一拍即合也就成为必然。

以上对于新媒体电影创作主体的界定中,笔者将“随手偶得”的“拍客”和不具备一定电影制作专业水准的“草根”群体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以传递信息为主的个人新闻报道和见闻实录及恶搞视频,以及其他不具有审美属性的影像内容,如个人技艺的展示、服务性实用性的影像信息、新媒体广告等,应该都不属于新媒体电影的范畴。以上内容或应是网络新闻研究的范畴,或可归入网络社会学、网络营销等研究领域。笔者认为,新媒体电影应该具有电影最基本的属性――审美,应该拥有电影最核心的要素――故事或是观念。这意味着新媒体电影应当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具备一定的艺术追求,以叙事或影像观念的实验为基本范式。在“艺术”的维度中去界定和考察新媒体电影,它的内涵将不再含混,外延也更加清晰,目前充斥在新媒体中的非艺术、非审美的影像内容,或可归入新媒体视频、新媒体短片,但也许不应属于新媒体电影的研究范畴。

新媒体电影之于传统电影的延续性,还体现在电影艺术中记录本质/造梦本质、表现/再现、商业/艺术等多组基本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电影语言的不同走向,也会清晰地呈现在新媒体电影的发展脉络中。在表现(再现)的命题上,新媒体电影已经呈现出故事片/纪录片两种基本的类型。今年1月,由贾樟柯监制并与6位青年导演合作拍摄的12部网络短纪录片推出,这些被称为“语路”计划的系列短片,旨在通过展示在不同人生角色中完成理想的代表人物的话语,鼓励人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思考自己的梦想。可见,新媒体电影在“记录”和“再现”的领域里也已经有了探索者。传统电影业、新媒体运营商们显然更看重新媒体电影的商业潜力,他们打造的新媒体电影将完全遵循商业的逻辑,而且是新媒体世界的商业逻辑,和院线商业大片应该是不同的模式。而独立导演们也许可以在新媒体自由、开放的平台上让艺术走得更远,或吸引小众的目光、或书写纯粹的个人影像。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大众的狂欢、小众的聚会、个人的呓语都会有合适的场所。

当然,无论是制作公司的商业诉求还是个人导演的艺术追求,想要得到新媒体的回应或者说回馈,都必须符合新媒体的传播逻辑,遵循新媒体世界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经过新媒体的洗礼和改造以后,方能成为“新媒体电影”。这种“洗礼”和“改造”将是全方位的,有的甚至是颠覆式的,从技术到观念,从影像语言到叙事方式,从生产(创作)到消费(欣赏)。新媒体电影在完成自身成长的同时,也在改写着“电影”的概念。在媒介突变、融合的当下,也许电影本身将成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

参考文献:

1.杨致远:《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现代视听》,2009(6)。

2.许嘉:《新媒体电影:潮流正在形成?》,《大众电影》,2010(22)。

3.韦笛:《简论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5)。

4.蒲剑:《新媒体与电影:从观念到实践》,《当代电影》,2010(4)。

5.约翰・克纳莫斯:《突变的媒介:关于电影、视频艺术以及新媒体》,《当代艺术与投资》,2010(6)。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教师,新闻学硕士)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多媒体时代地市级广播的生存与发展 下一篇:“银色浪潮”下的网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