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牛”威胁牛奶安全

时间:2022-09-20 06:41:22

“结核牛”威胁牛奶安全

前不久,广东某媒体记者暗访发现,广州市一家奶牛场饲养的600多头奶牛中,竟有70%患有结核病。而该奶牛场却长期隐瞒不报,并弄虚作假骗取“检疫合格证”,致使每天两吨多病牛奶照常供应广州市场。一时间″结核奶″事件成为全国消费者关注的话题。

近日,记者在对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列采访后发现,“结核牛”不仅仅出在广东。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饲养业的大发展,各地均出现了奶牛结核病疫情反弹现象。

据介绍,1999年后,北京市奶牛的拥有量从6万头猛增至近16万头。牛奶场的经营方式也从过去清一色的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与国有并存,且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奶牛养殖区、奶牛合作社和养牛散户饲养的奶牛高达11万多头。那些从各地买来的奶牛,如果检疫不到位,就很容易将疫病带入,继而在养殖区蔓延。

按照有关规定,一旦发现奶牛感染结核病,应立即捕杀销毁。但是买一头奶牛要花一两万元,养殖户怎么肯眼看着高额投资打了“水漂儿”?因此,明知牛患了病,也会隐瞒不报,并千方百计地延长其产奶期,以最大限度地挽回经济损失。

每年春秋两季,所有的奶牛都要进行两次例行检疫。检疫合格证既是奶牛获准继续饲养的身份证,也是确保其所产牛奶顺利出售的通行证。专业人士说,由于近几年没有作过普查,所以现在北京奶牛结核病的发病情况并不掌握。目前北京市牛奶协会已打报告向市政府建议,用3年时间对全市已注册的养牛企业进行一次包括饲养管理、卫生检疫、奶牛品质等多项内容的普查,摸清牛群的染疫现状。报告提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兽医防疫机构建设,尽快建立起全市奶牛疫病防控体系,有效遏制畜禽疫病流行。

“结核牛”产的奶是否携带结核菌?人喝了带菌奶会不会感染结核病?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钱爱东教授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禽共患的传染病,结核菌分为人型、牛型和禽型。三种分型的结核杆菌可相互感染,无论是经呼吸道、消化道,还是损伤的皮肤及黏膜,都可能使人及畜禽受到感染,其发病症状也基本相同。集中饲养的畜禽,如有个别发病没及时隔离,便会很快蔓延,最近圈养奶牛感染率就有高发趋势。禽结核一般不被人重视,其实鸡结核病并不鲜见,带菌的鸡会成为终身传染源。

尽管原料奶在收购时有检验环节,也难以发现牛奶中的结核杆菌,因为除了检验理化指标、体细胞、抗生素等项目外,只查细菌总数,而不问细菌的种类,所以“结核奶”很容易蒙混过关。

按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牛奶一般都加热烧开后饮用,加工后的鲜奶也经过了灭菌处理。牛奶中携带的结核杆菌会不会在处理过程中被杀灭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结核病室主任万康林研究员回答说,结核菌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被杀灭。

有实验证明,结核杆菌在3℃条件下可存活6~12个月,即使是盛夏,它在粪便中也能存活2~3天。彻底杀灭结核菌的方法是:太阳下暴晒2~7个小时,高温煮沸10分钟以上,75%乙醇浸泡5分钟以上。如果结核菌裹在蛋白质中,要杀灭它就更加困难,而牛奶中恰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灭菌方法不当,很容易留下隐患。目前,鲜牛奶通常采用的巴氏消毒法(80℃持续7~15分钟)和高温瞬间消毒方法,对杀灭结核菌的效果都不十分理想。

万康林说,近几年我国人群结核病呈高发态势,每年新发病人高达40万至50万,并有15万至20万人死于结核病,目前累计尚有活动性肺结核(具有传染性)病人450多万。然而,由于我国对结核病的病原学研究滞后,现患或新发结核病人中究竟有多少人是被畜禽感染的尚不得而知。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性食品摄取量增加,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畜禽检疫工作,切断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带菌的畜禽产品很可能成为人类结核病高发的新危机。

专家认为,确保食品安全应当从农场到餐桌实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只有饲养场达到了卫生安全标准,做好防疫和检疫工作,畜禽无疫病,所提供的动物性食品才会是安全的。所以,放心食品必须从源头抓起。

上一篇:尊重生命安全 防止儿童意外 下一篇:这样的检查要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