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你决定!

时间:2022-09-20 06:32:29

难得的假期,决定带蒙蒙出去玩玩。目标定在上海博物馆。

“那里有什么?有恐龙骨架么?有鱼标本么?”出门前,蒙蒙问,看来还是对自然博物馆的东西更感兴趣。

“没有啊,不过,那里有印章呀(可能蒙蒙理解为小朋友之间很流行的那种印章了)、宝石呀什么的。”为了动员蒙蒙去,妈妈用蒙蒙感兴趣的东西作“引诱”,果然,蒙蒙来劲了:“有宝石?什么样的宝石?各种宝石都有么?我想要看宝石。”很奇怪,蒙蒙对珠宝玉石之类十分喜欢,也十分渴望。

话说到了人民广场,远远看见博物馆前排队的长龙绵延到转角的地方,于是分工合作:爸爸先去排队,蒙蒙找几处有漂亮花的背景美美地摆pose让妈妈给拍照。拍好照去找爸爸,走到转角处才发现,原以为的龙尾远非尽头,后面还有更长的队伍!我们只好顺着长龙逆向而行,寻找真正的龙尾……情况绝对超乎我们的预料,后来,爸爸反倒出现在我们的身后,原来,他绕了一圈还没找到队伍尾巴呢,所以,决定不凑这个热闹:“我们去别处玩吧,人太多了,以后再来。”

蒙蒙一下子不高兴了,而且说:“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们了!”此话严重!爸妈赶紧百般解释:“不是爸爸妈妈不想带你进去,你看人这么多,队伍尾巴都找不到,不知道排到啥时候呢,而且即便排到了,估计也要关门了,多浪费时间。”“咱们去玩点其它的吧,听说新世界好像有很好玩的地方。”“你看这边桃花多漂亮,来,妈妈给你拍张照”……无论说什么,蒙蒙都嘟着嘴、沉着脸,硬拍了两张照片也是绝对的勉强,后来干脆跑开不要睬我们了!

“好吧蒙蒙,那你来决定吧,如果你觉得要排队,那咱们就去找队伍的尾巴,去排队。不过,很可能排了半天等轮到咱们也关门了,或者进去也呆不了多久。或者咱们今天就不进去了,等过段时间人少点了,咱们早点来,再进去看。你决定吧。”妈妈停下来对蒙蒙说。想想也是,我们说服蒙蒙来博物馆,现在又要改变计划,蒙蒙是要不高兴了。心里也提醒自己:即便蒙蒙选择排队,我们也只能奉陪到底,谁让自己事前估计不足呢!

“好吧,那今天不去吧。我想买个泡泡吹。”蒙蒙略作思忖,做出决定。于是,一场不快随即化解,我们又高高兴兴计划新的行程……

蒙蒙其实是挺讲道理的,也还是能权衡出利弊的。但开始爸妈也似乎完全在理的建议,对于蒙蒙而言,可能显得有些主观随意,更像是要强加于己的“决定”,所以觉得不爽――不开心不仅仅是因为没进到博物馆,更因为爸妈的“专制”和“独断”:说来就来,说不来就不来?!完全忽视小家伙的需求和感受了。所以,“我生气”!

每个人都有自主的需要和自我控制的需要,所以,当外在的刺激――哪怕是奖励,如果让人感觉受制于他人的话,也会觉得不痛快!成人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别看孩子小,他们也会本能地抵抗别人对自己的左右呢。所以,我们在给孩子建议的时候,可能要更多地变“我觉得/我认为……”为“你觉得/你认为……呢”,这一点点小小的改变,传递了我们对于他们平等参与决策的权利的尊重,也表达了我们对于他们自主做出选择的能力的信任!

虽然结果相同,但是感受完全不同呢!

上一篇:“莫名其妙”的打人 下一篇:炎夏护肤过5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