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新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20 04:19:38

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新模式初探

【摘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实用性、创新性,落实到化学学科教学工作则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强化学理论在实验能力、实践技能等方面的渗透,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中国现代化工业体系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这对学生学好化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职业化学校;化学教学;新模式

1.职业院校化学学科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问题

第一,项目化教学模式开展阻力较大。尽管职业院校在人才实用性培养方面的意识强于普通学校,但在教育理念方面依然较为保守,中国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强调知识传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为辅、兼顾能力技能训练等方式。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这种思维下形成了依赖性,不能很好地实现角色变化,也缺乏独立承担项目运行的勇气。第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现实需求脱节。项目化教学模式运行需要科学的、系统地进行丑化,并需要大量资源和力量协助。尤其是化学学科,在专业性、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很高,而现实中教学工作和企业岗位之间存在“脱节”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和市场产品需求之间严重不符,忽略了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这导致项目教学法开展的无效化。第三,项目化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欠缺。笔者认为,项目化教学法之所以没有传统教学模式应用广泛,很大原因是它不具备传统教学方法成熟的评价体系,通过综合测验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但项目教学法最终提供的是项目结果,对中间环节的控制很难量化,也无法确保最终项目产品的真实性。

2.职业院校化学学科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2.1 明确教学目标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开展研讨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授课教师科学分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做相应的准备工作。制定教学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授课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基本掌握完成教学目标所需的理论知识;授课教师向学生讲解研讨式教学的基本步骤,比如如何选择课题,如何开展实验,如何收集并整理数据等;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任务和目标规划。

2.2 创新教学手段,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的以“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的重要促进作用,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其次遵循互联网+战略,积极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例如基于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喜欢上网的特点,无机化学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不愿学、不想学的特点,对此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发挥学生的网络情感因素,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2.3 注重使用艺术性的指令语

教学指令语指的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使用的语言,这对开展有效互动性的教学课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教学指令语的高效性和艺术性。化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过程,如果教师能有效使用教学指令语,使其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还能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化学教师的指令语应具有形象和生动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艺术性的教学指令语能促进互动性课堂的开展,这对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具有推动作用。

2.4 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积极性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现象或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感性认识,检验理论观点,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化学实验还能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因此,化学实验应更多地要求学生参与,有条件的应多进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对于一些无法分组的实验,教师应尽可能地进行演示实验,或采用视频方式从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在乙烯的实验教学中,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决定着乙烯的化学性质。课本提供的探究实验的方案,对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液状石蜡进行加热,将产生的主要气体乙烯验纯后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最后点燃。由于加热的温度等实验条件的限制,采用的是乙醇为原料制取乙烯(为了让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利用实物投影)学生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溴的四氯化碳红棕色褪去,并且乙烯可以点燃,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乙烯的性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神经,并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从而得到乙烯结构中不同于烷烃的碳碳双键决定了乙烯的化学性质。

2.5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展之前通过实验的方式讲解新课程,应用操作性相对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化学实验产生的变化,能在课程开展之前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钠”元素时,教师采用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水点火的实验后,学生对这样的化学现象惊奇不已,教师有效掌控学生兴趣,讲解“钠”元素的化学性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巧妙地设置悬念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提问一些学生比较熟悉但是很难给出准确答案的问题,学生的认知存在矛盾,矛盾越深想要解题的欲望越强,这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知识。例如,教师讲解关于“碳”元素的课程时,可以将玻璃刀和铅笔芯的性质进行比较,两种物体均是由“碳”元素组成,但是所具有的性质却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对此产生疑虑,自然有了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自发、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我们还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化学。并要运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化学的W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浣清. 在实验中探究 在体验中学习―― ― 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6):24,38.

[2] 韩君伟.职业院校化学课情境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3):246-247.

上一篇:关于一种函数最值的解法以及数学思想 下一篇:试析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