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Uber

时间:2022-09-20 04:00:30

早上7点,美国旧金山,彼得使用Uber预订了去机场的轿车。不到3分钟,一辆奔驰350停在了彼得家门口,45分钟后,彼得到达了目的地。“到了,您可以下车了。”司机热情周到――这不过是用户在使用Uber时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支付场景,习惯了坐在出租车里看风景的你是否整个人都不好了?

2010年,Uber诞生在洛杉矶,是美国最大的打车软件。就在国内打车市场以重金补贴大砸市场的时候,Uber凭借其国际化服务、优质的产品体验及精准的市场切入,早已以打车鼻祖的姿态在国外玩得风生水起。

Uber一开始对于自己的定位就是“为乘客提供一种高端和更私人的出行方案”。

不过长久以来一直围绕着Uber的评价是:Uber提供的服务只是一项由旧金山创业者们为那些在创业公司工作着的富人所提供的高大上服务;另一方面,在旧金山等关键市场,Uber通过大笔支出试图将其竞争对手拼车应用Lyft挤出市场:Uber将价格下调了20%,同时将营收分成比例下降至5%。Uber还举行了推广活动,对从Lyft改用Uber的司机给予500美元的奖励……这些都让Uber变得比以往更富有争议。

此外,也有人对Uber的“峰时定价”策略吐槽不断:闹雪灾的时候,或者节假日期间,会出现人多车少的情况,这时的租车费用就会飙升,曾经一路涨到了平时的7倍。因为Uber这样的服务,正在颠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美国一些城市的出租车协会也开始向法院和市议会寻求保护。

尽管困难重重,Uber最终还是向成功再迈进了一步。2013年,Uber 进入了爆发式的扩张时期,短短一年间进入了 43 个新城市,全球累计进入77个城市,近乎每周进军一个城市。2013年7 月,从谷歌风投基金以及私募资本德州太平洋集团完成了2.58亿美元的C轮融资,谷歌付出了其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可见对Uber的前景相当看好。当然,2013年,Uber净利润就已超过2亿美元。

人、车、信息交互平台

与国内打车市场还处在靠烧钱来寻找生存方式不同,Uber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两方分成,Uber和私家车主。

在美国,拥有高端车辆的私人车主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存在大量闲置的车辆。好比Airbnb,当你的房子被闲置起来时,可以让空着的房子短租出去。同样,Uber与私人车主签署合同,让车主通过Uber接收订单,Uber收取每次租车费用的20%。Uber也在尝试与一些豪车公司合作,不过豪华车出租公司有自己的订车系统,他们只在车辆空闲的时候使用Uber,用户注册后便可通过手机在线预订一些高端商务用车。

Uber平均每周固定客户有41万,每周营收接近2000万美元。很多在美国的留学生会去买一辆二手车,周末不用车的时候,就用Uber招徕生意,赚点零花钱,而对Uber来说,又增加了资源整合的渠道。

由于Uber定位于城市中寻求打车方便的人群,自然就成了出租车的正面竞争对手。尽管走的高价策略路线,提供高端车租车服务,租车费用相对出租车要高出50%,但用户依然愿意付费。与Uber合作的司机生意好时每天进账超过500美元,这相当于普通出租车司机一周的收入。司机的服务将作为其赚钱的标准,如果对线路图和司机的服务不满,乘客还可以直接致电Uber投诉,一旦被投诉多了,Uber就会屏蔽这个司机。不过由于美国市场环境和需求空间,所以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也是为什么Uber从推出以来便广受商务人士欢迎的直接原因。

Uber很好地把握住了都市白领的胃口――如果能坐豪车上下班该是一件多么拉风的事。

目前Uber共有Taxi、UberRx、Black Car、SUV四种车型,和一般打车软件需要抢单不同的是,每一个有需求的用户只需通过app或在线预订向租车运营商发送请求,并能看见附近有哪几台车,最快多少分钟到达,还可以估计到达目的地的大概价格。Uber通过系统派单,会找到距离乘客最近的空载车辆,然后指派给司机,从而找到自己的私人司机和座驾,进而再购买租车搭乘服务。支付和小费都通过信用卡,最后交易完成,明细账单会即时地发送到你的注册邮箱中。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LBS的精准定位,使得原本不可能的闲置资源成为了随时可得、随处可到的打车新势力,而这种“众包”体验的最直接利好,就在于让人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廉价于租车、高效于的士的体验,完成一种完美的打车“私人订制”。

同时,Uber会给乘客设计一个分享激励机制,每个乘客都可以获得一个专人的优惠序号,把序号给到好友,如果好友使用了,好友在获得10美元奖励的同时,乘客本人也可以获得10美元奖励,上不封顶。但是如果用户使用了Uber叫了车但最终没有坐,则会从用户信用卡收取5美元的违约费用。

这样一来,不仅利用线上平台,整合了闲散的私家车,还使汽车共享彻底的信息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闭环。

打车在美国的盈利方式与在中国的“巨头请客”打车之所以不同,关键就在于选择的线下资源不同。Uber是在利用闲置资源,通过移动互联网和LBS精准引导,让私家车成为介于的士和租车公司之间的第三种客运力量。同时在安全客运的前提下,通过移动互联网定制,实现更加多元的服务要素,进而在丰富消费者体验的同时,确保了其盈利的空间与市场,也同时具有了复制的力量。

运输网络大饼?

“出生”一年多的国内打车软件因烧钱大战声名大噪,让司机和乘客迅速成了打车软件的拥趸。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用户的黏性和消费习惯,毕竟偌大一块市场蛋糕,谁盯上了都想来分。

然而,国外极少有打车软件用补贴招徕客户。在国际化版图一步步扩大的过程中,Uber的服务模式正在趋向于多样化,除了提供订车最基本的服务之外,还嵌入了其他生活化的内容。CEO卡兰尼克将Uber看成是“生活服务与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他表示,“希望Uber可以提供的服务,远远超过单纯的交通工具。Uber并正在画一个运输网络的大饼,比如送包裹、送家具、送食物等,以求形成一个即时运送的服务平台。”

例如,Uber在曼哈顿推出的一项快递服务――由骑着自行车的快递员为用户提供按需快递服务,通过手机app上发出请求,快递员在很短时间内过来取件,然后配送到指定地点;之前Uber还尝试用冰激凌车给预订的人送冰激凌、在情人节递送玫瑰花、提供租赁直升飞机服务等多项打车以外的服务。

更有意思的是,Uber在硅谷3个核心城市还玩起了营销花招:当你叫的Uber车到来时,会有一个Google Venture(谷歌创投)的投资人坐在车里等你,对方会给你7分钟的简报时间,然后再花7分钟给你提供反馈意见。之后,Uber还会把你免费送回家。

凭借这些创新的个性化服务,Uber正在将那个饼越做越大。

不过目前Uber在物流这块市场还是以试水为主,首要目标还是在全球市场扩张和本身的汽车业务上。

今年Uber也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并携手支付宝正式打响与国内打车市场的正面交锋。与国内的滴滴、快的打车软件不同的是, Uber在中国则依然选择与当地的租车公司合作,但会偏向于跟奥迪这些偏高档的车合作,专注于安全性、舒适度、司机服务的考究和整体的体验创造性。

不过由于国内租车行业的现状,Uber很难短时间内与租车公司深度合作,从而提高司机的服务质量,因此Uber很有可能转向更为小众的高端市场。

Uber如果能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很可能在海外复制在美国的成功。再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被高盛评为最有希望上市的初创企业也不足为奇了。

Uber成功模式复制的最大难度在于国情。打车软件在中国的畸变,源自无法复制Uber的蓝海策略,即在中国的城市客运规则下,将私家车变成的士,提供个性化营运和服务的做法,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明确认可,甚至可能成为通俗说法中的“黑车”。这使得Uber以及其他打车软件尚未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全球更多“允许”的条件下获得成功。

上一篇:想让金像奖永葆活力?质疑它 下一篇:“灵香”,灵动的女人都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