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 追求高效B

时间:2022-09-20 03:46:59

我校实施高效课堂――《五步六环节》式教学模式到现在为止已有一年了,这一路走来,有迷茫也有快乐,还有课堂中生成的惊喜,可谓喜忧各半。同时,也让我生发了许多教育的灵感与构想。

刚开始我发现,当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拿到“导学案”时,别说会学,就连读懂学案都很吃力。即便是我穿梭于各组间逐个辅导,累得我腰酸背痛,但效果依然欠佳。课堂上,不论你再怎么努力,依然是鸦雀无声,任你怎么调动,施展妙计,就是难以击起浪花。更可怕的是,一节课的任务需要两节课来完成,有点举步维艰的感觉,茫然中伴随着极度的焦虑,这样的课堂怎么能高效呢?

慢慢地,透过一节节课的实践,经历一次次的琢磨和努力,我逐步悟出了一个道理:“高效课堂”重在化繁为简。以前是自己为学生设置了障碍,把原本简单的知识复杂化了。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化“繁”为“简”呢?

一、要简化“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的灵魂。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南。在设计“导学案”时,一定要做到内容简单,案面简洁。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学案的设计既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思路,又要让学生明白教师上课的思路,让学生能够把握课堂的流程。

2.导学案的设计要力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导学案的设计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

4.设计的导学案要开放,让学生“各有说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让人人有所事,人人有所得。

5.导学案的设计要留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能放飞学生的思维。

当导学案中呈现的问题让学生“欲懂不得,欲罢不能”时,才能为他们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充分发掘他们的学习天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二、要简化“教学过程”

我所说的简化“教学过程”就是每节课智慧设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智慧引导,让学生在灵动的课堂中汲取大智慧。具体从下几个方面做起:

1.目标设定――简明扼要

在每节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没有把课文的内容面面俱到地传授给学生,而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

2.文本处理――简约有度

莎士比亚说过:“精练是智慧的灵魂。”因此,我灵活处理文本,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3.课堂结构――简洁明快

我的课堂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每节课都按照“独学”“对学”“群学”“展学”“拓学”依次进行,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归并、取舍。

4.交流展学――言简意赅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几个知识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散到独学、对学、群学等各环节之中。展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它是把知识点串联成线,再织成网,然后组成块,能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前因后果。学生要在前面的自主学习中,将知识的疑惑点澄清,方法加以提炼,用流畅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分享,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如果说其他环节是“画龙”,展学则是“点睛”。因此,展学是高效课堂中的关键环节。那么,在交流展学中,怎样才能尽可能做到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拓展知识面,又言简意赅呢?

一是侧重错误分享中的辨析展示;二是侧重不同见解的思路展示;三是侧重拓展延伸中的知识储备展示。

虽然实验中有喜有忧,但每天看着孩子们快乐、自主地学习,幸福地成长,我也正享受着花蕾绽放的快乐,倾听着生命拔节的声音,又怎能只为这点困惑而遗憾呢?我相信雪莱的这句诗: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也定会春到草自绿,花儿悄然开。

上一篇:试论小学语文的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B 下一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中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