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引发护患纠纷的三种表现及对策

时间:2022-09-19 08:11:40

最易引发护患纠纷的三种表现及对策

如今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改善医患关系特别是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不仅是各级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人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总结出了最易引发护患纠纷的三种表现,希望护理工作者克服和借鉴。

表现之一:专业知识不足+责任心不强

做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专业知识不足,再加上责任心不强是最可怕的。这样的护士出问题是必然的,不出问题才是偶然的。在医院里,经常发生加错药,打错针,输错液或者用药时间掌握的不好,给药不及时的情形,大多是由于护士既无专业知识又加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甚至造成的。如某医院液疗大厅于2010年9月收治了一名4岁患儿,入院诊断为急性喉炎。医嘱地塞米松6毫克入壶,入壶时间是当日上午9时。护士小张为该患儿输上液后又忙别的去了,等到9时20分,患儿出现了明显的喘息,才发现小张这时还未给该患儿加上地塞米松。随后,及时给患儿加入地塞米松后,患儿呼吸开始平稳。这件事虽未造成不良后果,但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明显的。这件事反映了护士小张一是专业知识不足,她认为地塞米松加不加无所谓,加得迟一点更无所谓,所以思想上没引起重视,二是她责任心不强,把按时加药的事难忘了。像这样的事在医院并不罕见。

某医院2009年10月一间病房里同时住进两位7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两名患者都姓王,名字又十分相近,其中一名患者液体中加的是菌必治,另一位应加的是阿奇霉素,护士小李加液时,张冠李代,应该加菌必治的加上了阿奇霉素,应该加阿奇霉素的加上了菌必治。幸亏,那位患者对菌必治也没有输液反应,未造成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但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更加深刻。我们了解到,护士小李平时不爱学习,她根本不知道两位病人的病症应该加什么药治疗,同时工作又不认真,责任心不强,从而出现了加错药的事。

对策:上述事例告诉我们,我们一方面要重视护理工作者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养,要严把进人关,同时一定要重视护理工作者责任心的养成教育,要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严格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克服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对责任者要严肃批评耐心教育。

表现之二:服务意识差+对患者态度不好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服务意识差,服务不到位,对患者态度不好而引发的护患纠纷也是常见的。2010年8月的一天,某医院护士小王给一输完液的患儿拨针后,由于按压时间不够,造成患儿输液处局部头皮出现肿胀出血,差错出现后,又由于态度不好,和患儿家长吵了起来,结果小王挨了打,后来矛盾越来越大。护士小王觉得很委曲,因为自己太忙,还有许多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去按压,况且这也只是个小小失误,竟遭人打骂想不通。但我觉得,这件事主要还是由于小王服务意识差,服务态度不好造成的。如果当时自己没时间按压可嘱咐患儿家长帮助按压一下就可避免差错的发生,当差错发生后,如何能及时认错,多说些好话也不至于挨打,不至于造成矛盾升级。

对策:通过上述这样的护患纠纷我们觉得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要树立患者至上,服务第一的观念,要改善服务态度。只要我们护理工作者服务意识增强了,服务态度好了,就可减少护患纠纷。

表现之三:专业技术不精湛+不会和患者沟通

有些护士不仅专业技术精湛,而且还会和患者沟通,会和患者交朋友,这样的护士很少能引起护患纠纷;有些护士专业技术虽然差些,但很会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会和他(她)们交朋友,也很少能引起护患纠纷;只有那些专业技术不好,又不会和患者沟通的护士才常引发护患纠纷。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护理工作者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病人在输液时要求护士要“一针见血”。特别是在儿科,由于婴幼儿静脉血管不充盈,暴露不明显,患儿又不会配合,穿刺难度大,加之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患儿身边围着一大堆亲人,这样又给护士操作增加了不少压力。没有过硬的技术,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做不到“一针见血”,就可能引来辱骂。某医院护士小李在儿科多年,却从来没有受过患儿家长的不敬。那是因为小李不仅练就了“一针见血”的本领,而且也很会和患者交朋友,哄着和患儿及其家长高兴。虽然小李在为患儿穿刺中也有失败的时候,但患儿家长总是说:姑娘别怕,扎不上再重扎。

对策:平时护士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学会和患者沟通,和他们交朋友。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文明语言;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表要端庄大方,稳重;要学会从患者的角度想问题,要关心患者,生活中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护理要细心,热心,不能让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到工作上来,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才能减少护患纠纷。

上一篇: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探讨 下一篇: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急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