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

时间:2022-09-19 06:38:25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患者进行针刺及推拿治疗,配合功能锻炼,1次/天,10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98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肩周炎的较佳方法。

关键词:肩周炎 针灸 推拿 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41-01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肩关节的活动,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疼痛昼轻夜重,并向颈肩部放射,病情缠绵难愈,具有反复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休息,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笔者自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15例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肩周炎诊断标准,其中男47例,女68例;年龄小于50岁27例,51-60岁80例,60岁以上8例;病程小于6个月15例,6个月-1年83例,1年以上17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肩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痛点在关节间隙上。

1.2.2 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均受限。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治疗。30分钟/次,1次/天,10天为1个疗程。取穴: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肩前、天宗、极泉、臑俞、外关、合谷、后溪;肩髃、肩髎、肩贞、肩前用热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1次,起针后取对侧下肢条口透承山,做较强的刺激,边操作边嘱患作上举,外展,内收等运动,以锻炼患肩的活动,从而提高疗效。

2.2 推拿治疗。30-40分钟/次,1次/天,10天为一个疗程。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患肩侧,用掌根揉法及滚法放松患肩部肌肉后,用双手拇指弹拨及拿揉肩关节周围,侧重于压痛点;再用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手腕,以患者肩关节为中心做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然后进行肩关节的内收、上举、后伸拌法等被动活动,再用双手握住患者手腕做牵拉抖动手法,最后用双手抱揉肩关节,拿肩井结束手法。

2.3 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2.3.1 爬墙训练。面对墙壁,用双手或患肢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举高,并保持上肢伸直的状态,尽量使身体向墙壁靠近,然后再缓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2.3.2 体后拉手。双手向后,用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逐渐向上拉动至最大角度,反复数次。

2.3.3 外旋锻炼。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两臂外旋,尽量使拳背贴到墙壁上,反复数次。

2.3.4 摇肩活动。弓箭步,一手叉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做前后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能完全胜任日常生活及工作。好转:疼痛基本消失,肩部活动功能明显好转,能基本胜任日常生活及工作。有效:疼痛部分减轻,肩部活动功能较前有部分改善。无效: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痊愈17例,占15%;好转98例,占8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4 讨论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痹症”范畴。本病多因劳损日积致肝肾相对亏虚,气血虚弱,筋失荣养,复感风、寒、湿等外邪侵袭,致气血阻滞,痹阻筋脉而发本病。运用针灸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而止痛;推拿手法可以舒筋通络,散瘀止痛,松解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渗出的吸收和代谢,促进病变组织的恢复;治疗后的功能锻炼,以利关节,防止再次粘连的发生,促进病变部位的肌肉组织和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肩周炎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再配合患者本人的功能锻炼,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故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

[2] 郑魁山.针灸集锦.甘肃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高血压病康复治疗思路思考 下一篇:香江的香艳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