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检察助力

时间:2022-09-19 06:31:15

生态保护检察助力

“2013年全国各类草原违法案件发案19185起,全年破坏草原面积1.5万公顷,较2012年增加了91.2%。其中,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仅有279起。”7月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召开的“美丽中国・检察实践――延伸检察职能,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上,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戚道孟呼吁,检察机关应加大力度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及其背后的职务犯罪。

本次“美丽中国・检察实践”研讨会由检察日报方圆杂志社主办、锡林浩特市检察院承办,来自高校、最高检、各地检察机关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会议。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从锡林郭勒盟检察机关保护草原生态的检察实践切入,就如何更好查办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及其背后的职务犯罪、如何切实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戚道孟指出,我国草原的整体生态环境并不乐观,全国60%以上的草原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近50年来,国家开垦草原达1900万公顷,过度开发使得草地退化成沙地、荒漠的现象严重,全国土地目前沙化面积为1.35亿公顷,而且正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加。“新的《草原法》被誉为史上最严的草原法,加上2013年最高法出台的《关于审理破坏草原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内对草原保护加大了法律力度,然而检察机关对于办理草原违法案件的对策和经验还要增强。”戚道孟说。

研讨会上,来自北京、浙江、福建、安徽等地检察机关的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各自介绍了当地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万春表示,延伸检察职能助推生态环境保护,首先要立足检察职能,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批捕职能,严厉打击相关刑事犯罪;二是完善诉讼监督,特别是加强对打击破坏环境资源案件的立案监督;三是强化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四是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背后的职务犯罪。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检察机关在办理有关生态环境的案件中,还应该注重效果,延展作用,通过办案来改进工作,调研总结,提出建议供地方政府决议参考。

上一篇:血型存在的理由 下一篇:刑事速裁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