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

时间:2022-09-19 06:05:16

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

摘 要: 本文从二语习得和翻译研究的角度,简述语言教学对翻译教学的影响和相互之间的积极借鉴和交流,以便建立教与学的互惠互动关系。

关键词: 语言教学 翻译教学 互鉴

引言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传统语法翻译法是用本族语翻译译语书面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年以来,它一直统治着语言教学领域。受拉丁语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法翻译法的目标是让学生读懂文献。因此,阅读和写作成了教学重点。对比分析认为两种语言越相似,就越容易习得。更准确地说,它能够依据母语的特点辨别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难点,并且预防语言错误的发生。由于翻译练习经常用来学习不同语言之间结构上的区别,并且检验学生对这些区别的了解程度,因此,翻译也经常与对比分析联系起来。当前的语言教学中交际性的语言教学方法正在逐步替代形式主义的教学方法。但是,受传统语法翻译法的长期影响,语法句型操练式的语言教学方法还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一、交际性为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的结合点

二语习得研究表明,交际能力并不是通过学习语言的形式而自动习得的;交际能力是通过语言输入进行有意义互动习得的。在这个过程中,表达、理解和协商意义的交际活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翻译强调翻译成品,强调译语语言形式对原语语言形式的替代。而现在的翻译教学强调交际性的翻译能力。显然,以交际为导向是目前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之一。这种交际性的翻译能力可以被定义为:在翻译任务中,以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身份充分地在原语、译语及各种交际因素之间进行互动的能力(Kiraly,1995)。虽然我们对翻译能力习得的理解不如对语言习得的理解深刻,但是翻译能力不是通过语言形式结构的替换获得,而是在与翻译情景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中获得的(Toury,1995)。这一点说明了为什么许多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知识了解得很多,但却不能胜任实际的翻译工作。因此,翻译教学有必要通过交际性的翻译任务促进翻译能力的习得。总之,二语习得的翻译研究正向同一个方向迈进,那就是强调交际性的语言运用,而不是强调语言形式结构的替换。显而易见,这是二者的共同点。

二、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语言习得者有一种不利于翻译教学的语言行为:他们经常凭借记忆表达某种含义,且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在当前的场景中是不适合的。由此很容易看出,这种行为完全是受了传统语言教学方式的影响。此外,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课堂上所学到的策略也会对翻译实践产生干扰。例如,一些语言学习者把精力集中在语法结构的正确性上而没有充分考虑内容,因为他们在语言课堂上只注意语言结构的正确性。语言教学方法给翻译教学产生影响的另一个方面是:如何对待错误。一些语言教师受他们教学方法的影响,把错误视为是孤立的词或短语,而不是把这些学习者的错误放在整个篇章和文化中来看待它们的交际功能。这是因为语法翻译教学法使用翻译练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字、词、句的使用显现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即便一个语法错误对目标语文本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也应被视为严重的错误。而交际性的翻译方法则认为,只要翻译的交际性目的得以实现,就不必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不论语言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语言教学必定对翻译教学产生影响。

三、相互借鉴

阅读研究表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非一定要理解每一个词汇和短语后才能理解篇章。同样的,在很多情形下,理解篇章中的每一个语言信息不一定就等于理解篇章。在旧的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应对阅读理解的一种策略是找相关信息和关键词,而忽略对整个篇章的理解。另一种策略就是完全译成母语,然后通过母语理解原文。这两种策略均有缺陷。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会注意到学生经常忽略篇章整体,当遇到生词时,他们立即去查词典,从词典里提供的诸多选项中选出一个含义帮助理解原文。其实,研究表明学生应该明白如果不拘泥于为个别生词或短语而忙于查词典,而是按照正常的思维去理解篇章,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最终理解其含义,并做出起到同样交际功能的译文。学生之所以不能做到这一点,显然是因为受到传统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影响。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不会有速成的效果,但至少可以期望依照理解过程规律所设计的语言阅读材料会对语言学习者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会对学习翻译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语

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之间应积极地借鉴和交流。二语习得领域的最新进展完全有助于在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有益于双方的互动关系。尽管翻译教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比不上语言教学对翻译教学的影响,但不能说没有丝毫的影响。翻译和作为语言操练的翻译练习之间的混淆就是这种影响的结果之一。除上述二者之间的相互借鉴,交际性语言教学和阅读性语言教学均有很多成果,也可以互相借鉴和利用。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完善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Kiraly,Donald.Pathways to Translation.Kent: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2]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5.

上一篇:浅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 下一篇:重新定位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