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中医治疗

时间:2022-09-19 04:12:49

中老年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中医治疗

【摘要】中老年糖尿病几乎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且并发症多,预后差。例如合并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症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迁延日久就容易引发腹泻症状。有资料表明,约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性腹泻临床多见于血糖控制不满意,且伴有神经病变者。可见对此类患者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中老年糖尿病 合并症 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 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76-01

中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复杂,患者的心理负担很重,常常表现为焦虑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恐惧,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就有较大的精神压力。针对这些特点,首先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治疗方案,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同室患者及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使患者感到自己处于被尊重和重视的地位。其次,平时与患者多要交流,多沟通,多问候和关心体贴,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安心治病,与医护密切配合治疗。同时要告诉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告诉他们糖尿病、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生活上有规律,用药遵医嘱执行,并及时监测血糖血压的变化,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得很快乐,使患者在心理上认同治疗,配合治疗,精神上解除了负荷,将有益于进一步治疗康复。

用药方面,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生理较为特殊,用药也有其特殊的方面,例如他们服药依从性差,记忆力下降,认识分辨力弱,很容易漏服或错服药。加之药物品种多,更需要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为此,要告诉患者坚持长期规律用药,不能随便自行停药,减药或更换药物,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以防引起血糖和血压波动而加速动脉硬化。

与此同时, 饮食指导和体育锻炼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也很重要。提倡合理膳食,优化饮食结构非常重要。例如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每天的活动强度,计算出每天所需食物的总热量,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饮食计划;提倡患者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类,少吃煎炸和腌制品,限制钠的摄入,同时戒烟戒酒,补充含钾和钙的食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达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性腹泻,一般发生于患糖尿病日久者。其临床表现以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泻时日数行或数十行,甚则大便失禁,无腹痛或轻微腹痛,大便细菌培养阴性,大部分呈间歇性腹泻,仅少数呈连续性者,多在食后或夜间发作,常与情绪波动、进食生冷油腻、寒袭脾胃及血糖控制不满意有关等为特点。多数患者伴有神经病变,故需排除各种病因所致的腹泻外方可诊断。

糖尿病性腹泻,临床常见于血糖控制不满意,而且多伴有神经病变者,亦有少数见于血糖控制满意,而不伴有神经病变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植物神经病变、肠系膜小动脉病变、高血糖及电解质紊乱、对继发感染的抵抗力减低、胰岛素与胰高糖类分泌异常等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自主(植物)神经病变。中医认为系糖尿病及日久,损伤脾气,加之进食生冷油腻、情绪波动及寒邪外袭等,重伤于脾,致使脾气虚弱或虚寒,脾失健运,聚而生湿,瘀久化热,甚则伤及脾肾之阳而引起腹泻。

糖尿病性腹泻,以涩肠止泻药治疗后易导致便秘,便秘后用通便药治疗易引起腹泻无度,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中医辨证施治,常可获得满意疗效。据临床观察,约90%的糖尿病性腹泻者,属脾气虚弱或脾肾阳虚之证。故立健脾益气为法治之。基本方:生芪、党参、茯苓、焦白术、炒山药、陈皮、生苡仁、炙甘草。若湿盛者,酌加苍术、藿香、佩兰;热盛者,去生芪、党参,加马齿苋、白头翁、黄连;腹痛者,加白芍;腹胀满者,加厚朴、木香;阳虚者,加干姜、附子;水肿者,加泽泻、车前子、滑石等。临床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大多在服2~3周大便转正常。同时亦未见药后便秘之证。远期观察,其发作程度及次数亦明显减少。发作后遵基本方加减,调治数日即可缓解。例如某男性患者,确诊糖尿病10年,因血糖控制不满意而入院治疗。入院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糖控制满意。住院期间,时有腹泻,2~3 d后自行缓解。某日因进食肉类过多,腹泻加重,每日20余次,呈水样便,无腹痛及里急后重,伴有体乏肢软,纳呆食少,大便常规检查及培养,均未见异常,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沉细滑,重按则弱。证属脾气虚弱,兼有虚湿阻。治以健脾益气,佐以燥湿止泻,拟基本方加减:生芪30 g、党参15 g、茯苓15 g、苍白术各15 g、炒苡仁30 g、炒山药15 g、炒扁豆10 g、赤石脂30 g、黄连10 g、伏龙肝100 g、(先煎取汤,再煎诸药)。服1剂后,大便基本成形,次数减少。调治5 d大便转正常。随访月余,未见复发。

根据临床观察,不少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常见的痛苦感、恐惧感、厌恶感存在重要的因果联系,例如自我治疗的心理负担、生活受到限制所引起的苦恼、持续进行自我治疗疲惫感、认为自己没有充分进行自我治疗的负罪感等,都会导致或者加重某些合并症。所以对这类患者一般需要辅助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或人际行为治疗,糖尿病专科医生要同情、理解患者,对患者经常予以肯定和鼓励,应根据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合理设定病情控制各项指标的不同阶段目标,切忌急于求成。对重性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无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及早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治疗期间要注意,抗抑郁药之间、抗抑郁药物与降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性抑郁症病情更加复杂,治疗更加困难。因此,需要医生周到细致,全面了解糖尿病及抑郁症的治疗新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此外,饮食控制也是糖尿病控制达标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饮食误区加以明确,以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控制方法。例如过度杯弓蛇影者多见于文化层次较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从事或曾经从事医务工作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感到恐惧,血糖略有波动就紧张。因此,对控制饮食持偏激态度,主要表现为过度节食,营养不良,大量的酮体在体内聚集会引起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非蛋白氮可以加重肾脏负担,诱发和加重糖尿病肾病。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多饮水可以加重病情,或害怕多尿而限制饮水。口渴是因为高血糖引起的血液高渗,渗透性利尿,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时带走了大量水分所致,限制饮水,会引起严重脱水,甚至高渗昏迷。糖尿病患者应当合理平衡饮食,例如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铬、锰,对提高体内胰岛素活性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盲目拒食水果是不对的。

与之相反,也有过分轻视大意者,多见于缺乏医学常识的患者及公职人员,或因工作忙碌、应酬频繁,对控制饮食不太在意,对血糖控制要求低,因此,对饮食控制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杂粮摄入多,或者过多摄入无糖食品及水果蔬菜,也同样可以导致血糖升高。针对以上常见饮食误区,我们应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在重视血糖控制的同时避免营养失衡,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上一篇:中药沐足在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下一篇: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