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调解路 悠悠爱民心

时间:2022-09-19 03:15:23

苏锦山是同心县韦州镇一位土生土长的回族农民,他把一生献给了韦州的人民调解事业,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32年。32年来义务调解各类纠纷5000余件,成功率达到98%。

老苏年过七旬,他调解的对象形形,调解的内容包罗万象。多年来,经他调解的家庭、邻里、土地、赡养、损害赔偿纠纷一桩接一桩,化解的矛盾一起连一起。

韦州是一个回汉杂居的古镇。2011年,旧庄村的汉族张某和韦二村的回族海某因为土地界限发生纠纷。老苏意识到:这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纠纷,弄不好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大局。他通过大量的调查,实地查看后把双方叫到当面陈述利害关系,规劝双方各让一步,由于老苏的胸怀和态度感染了海某,最后海某出让打桩定界,一起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纠纷就这样悄然平息了。

老苏有时一天要调解好几起纠纷,身体吃不消,力不从心的时候,他也为自己的行为有些困惑:“我年纪大了,停不下来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呀!”可他无法拒绝那些期盼的眼神,面对哭泣无助的当事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不理。

2010年11月,堂叔兄弟马某和马某某因为听信传言发生口角引起厮打,进而引发两家人的混战。混战中,马某被打成重伤,马某某也受轻伤。因来派出所调查、对受伤者作伤情鉴定需要一段时间,当时处理不了,马某家人不答应,并威胁要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派出所随后请来了苏锦山调解。“你们这些人太没意思了。东拉西扯的几句闲话你们就打架,还跑到派出所来闹事。让乡亲们咋看你们?自己家的事情不捂到自己家里解决,还光荣地跑到外头宣扬来了?走,到我那里说去……”就这样一起看似复杂的纠纷在苏锦山“硬碰硬”地劝说下最终平息了下来。

苏锦山的身上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厚实、真诚、善良。他的事迹一经报道,传遍了同心县绵延数千公里的沟沟坎坎。32年义务调解的感人事迹,就像春雨滋润着旱塬群众的心田。

2011年春,老苏的一个亲戚苏某某与邻居因土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老苏听说此事后,主动联系村干部多次上门进行调解,但当事人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让步。一天,苏某某与邻居到敬老院找老苏调解,在大门外面,两个人发生口角打了起来,苏锦山赶紧上前劝架。在老苏的劝说下,苏某某当时虽然住手了,但还是不情愿地用手指着老人大声质问:“你算啥亲戚,不帮我说话也就算了,却胳膊肘往外拐,让我受损失,他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并在说话间捡起路边的一块砖头,再次向老人吼道,“你要不给我办妥当了,我砸死你,信不信?”边说边狠狠地向老人砸去,幸亏老人躲开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苦口婆心地劝说亲戚并最终使之让步,使这场充满了火药味的纠纷最终得到了圆满的调解。

苏锦山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风雨无阻、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爱心、正义、责任和良知的“爱”的华彩乐章。

上一篇:75家基金公司200位基金经理评出 下一篇:把足球还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