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语文课堂中渗透历史知识

时间:2022-09-19 03:08:05

于语文课堂中渗透历史知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材广泛,涉及古今中外各类体裁、多种题材的作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好本学科知识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适当地介绍课文涉及的有关历史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语文课堂渗透历史知识的必要性

1从文化传统来看,文史本一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不分家。文中有史,史中有文。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

2从课堂氛围来看,能活跃课堂

语文本身是生动形象的,语文教学中也应用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讲解吸引学生。教师应充分运用有关的历史知识,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典故、名人事迹、历史悬疑等,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自觉钻研,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学习《虞美人》时,笔者一开始就让学生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历史上的李煜,而不是按部就班地由教师来介绍作家。顿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介绍开了,教学氛围一改往日的沉闷,一下子群情激昂,就在这一个个精彩的发言中,学生自主完成了知人论世这一环节。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历史知识,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好办法。

3从素质教育层面上看,符合人才培养需求

文史本是同根同源。哪个文学大家对历史不是精通的?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倘若不是对于“赤壁之战”了然于心,怎能写出如此佳作;辛弃疾的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惹人感慨,倘若不是借助廉颇之事怎能抒发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更是向读者展示了其深厚渊博的史学与文学功底。

在理解言简意赅的古代诗歌时,对历史知识的要求就更高了,学生除了要了解诗人的主要经历外,还要熟悉重要人物的典故,以便理解整首诗歌的情感表达。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鲈鱼堪脍”三句用西晋张翰典表思乡之意;“求田问舍”三句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抒豪情壮志;“树犹如此”出自北周诗人庾信《枯树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如若不知这些历史典故,理解这首词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为满足时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我们应当重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兼容,文史结合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语文课堂渗透历史知识的方法

1介绍历史背景、典故来导入课文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恰当地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名人名言等材料导入课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在学习《谏太宗十思疏》时,笔者在幻灯片上打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虽然这篇课文很是枯燥难理解,但以此开场让学生对魏征其人以及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充满兴趣,这样,我们很快就进入课文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引用借鉴历史知识,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对历史知识也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

2穿插一些历史资料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就可利用相关历史资料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课文主旨、人物个性、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理解。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都能感受到月色下荷塘的美丽,却不能理解作者的心情为什么是“颇不宁静――宁静――又不宁静”。此时的背景讲解就非常重要了。作者生活的年代,白色恐怖笼罩,生存的压力与一颗正直、爱国心的博弈等等,学生听完豁然开朗,既深刻理解了文本的主旨,又学习了历史知识。当我们一再跟学生强调“深刻感悟”时,应想想我们是否为他们创造了“深刻感悟”的条件。

同样,在解读文言文词义时,适当引入历史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并加深印象,如“残羹冷炙”这一成语中的“羹”字解读,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史记》中的一段文字:“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样一则历史片段一呈现,学生立即知道“羹”就是带肉的汤。教师根本无需多言,学生也不会轻易忘记。运用历史资料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能迅速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或悲壮凄凉或欣喜愉悦或哀伤幽怨的气氛之中,这比我们照本宣科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可见,历史资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

3引导学生阅读历史佳作

从写作的角度看,史实、名人、名言是写作素材的来源,但是很多学生因缺乏历史素材而难以写出理想的作文;写作的关键是选材,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综观历年高考佳作,无不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底蕴,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文学佳作,如《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以历史素质的提升来促进作文品位的提升。

这里所说文史结合,不是无原则、无限制地引用历史知识,当引用或穿插历史知识时,我们需要考虑引用能不能达到某项教学目的,有没有促进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尽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从语文角度来审视、分析历史知识,做到少而精,以免喧宾夺主。

当然,文史结合也应该从语文出发最后回到语文,既要跨得出去又要收得回来。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改变,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能背离。毕竟文史结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冲淡主要任务的完成。因此,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时,在时间、分量上要把握好,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具体选哪些材料,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以及学生的实际来决定。

教育改革已经向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时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来看,多学科的结合是最大趋势。教师要从语文课堂做起,下点功夫,适当引导,让学生乐于读文,喜好学史,提高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213134)

上一篇: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中学生阅读能力养成方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