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时间:2022-09-19 02:17:40

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不断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农民增收,是当前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本文通过开展当前畜禽养殖业的状况调查,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后认为,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是破解农民增收缓慢难题,加快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有效对策。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将使“三农”问题在生态环境、畜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畜禽养殖业的状况展开调查

为更加深入了解存在问题,对我市某生猪养殖的大区的状况开展全面的调查,其中发现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有限的畜禽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由于广州市人口密集,畜禽产品需求量非常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某区全年生猪上市量为34.93万头,三鸟上市量1885.22万只。全年生猪屠宰上市量为112.1万头,仅生猪供应一项,就存在77.17万头的重大缺口。而且该区本土养殖的生猪缺乏竞争力,品种差,95%的生猪只能销往邻近县市。而供本区肉品的生猪95%为外来猪,均来自其它省市地区。

2.粗放型畜禽养殖存在较大的防疫隐患

该区80%以上的养殖场都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养殖人员技术水平低,卫生防疫意识较差,栏舍设置不够科学和规范,防疫消毒措施不足。严重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给疫病的流行和传播造成很大的隐患。

3.动物肉品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虽然该区已开展对 “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违禁药物进行宰前抽检工作,但其他更多品种的药物的残留检测工作仍是空白。况且抽检工作所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中小型养殖场,要确保真正的“安全肉”难度非常大。个别唯利是图人员很容易就做出害人害己的越轨行为,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4.环境污染严重,不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

目前各饲养场粪便处理方式落后,多数采用排入鱼塘或直接排入河涌。极易造成水体循环污染和畜禽疫病的传播。由于粗放型的生产,各种资源转化率低,现代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力差,更易引起畜禽养殖业的大起大落。

5.养殖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化发展不适应

目前养殖业仍然是小规模大群体式的,大规模专业化较少,这就决定了这种小作坊式的畜牧业规模小设备简陋,不需购置复杂、先进的设备就能生产,所以依靠小型养殖户自身很难提高整体养殖水平,必须由政府加以引导和帮扶发展,这也是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所必须的。

6.缺乏总体规划意识和政策上的完善鼓励

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还未提到主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在人们的思想中还未广泛形成新的思路和整体规划意识,在用电、占地和支农业资金方面制定的优惠政策欠缺,最终导致散养户无序发展。

二、推进畜禽规范化养殖小区建设是有效的难题破解对策

当前发展畜牧业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从源头上解决“放心肉”问题,二是有效抵御畜禽疫病,三是解决畜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有效破解上述三大难题,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1.实现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根据不同区域市场,在不同养殖小区养育不同的畜禽品种,如追求 “长得快、产量高”,或瘦肉率高,或抗病力强,或特色养殖等。

2.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畜牧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排泄物,即畜禽粪便;二是废弃物,主要是病死畜禽。通过养殖小区建设,集中处理畜禽排泄物及病死动物的处理问题,杜绝随意排放、到处乱扔,改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

3.食品安全问题:畜产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药物残留与病原污染两方面。通过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建设,强制要

求用药规范、含药饲料使用规范、防疫技术规范等,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残留、细菌等的病原污染。

三、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措施

规范化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需要整体规划,需要政府指导,需要各部门配合,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积极性及新型的养殖意识。

1.加强组织领导。把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来抓。要在养殖小区的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项目配套、资金信贷、治安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工作机制,把建设目标落实到各镇街,责任落实到人。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组织典型示范,为推进小区建设打牢基础。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把畜禽养殖小区与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当地畜禽养殖特点,对畜禽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乡镇和村组,要正确引导,优先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和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标准,认真做好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到城市集镇建设规划以及水源、交通、防疫、污染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同时要科学、规范地做好场址的选择、圈舍的设计和畜禽品种的确定。

3.发展规模和多元化合作模式。成立养殖小区规模必须达到生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或存栏母猪300头以上;蛋鸡存栏50000只以上;肉禽年出栏30万只以上;奶牛存栏2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200头以上。合作模式可多元化发展。

3.1加工企业+小区+农户”型。由大型加工企业建设小区,吸引农民进驻养殖,企业回收产品。

3.2“养殖企业+小区+农户”型。由养殖企业建小区,实行统一建设,统一养殖,分散经营,由养殖企业提供畜禽种苗、饲料等供农户饲养,企业回收产品。广东温氏集团的“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在全球爆发禽流感疫情期间,广东温氏集团仍然能保护下属的农户免遭巨大的损失。

3.3“养殖大户+小区”型。由养殖大户按小区标准自建自养,发展规模养殖场。

3.4“村集体+小区+农户”型。由村集体统一提供场地,规划、设计养殖小区,然后将小区内的养殖场所出售、出租或无偿提供给农户养殖。

3.5“协会+小区+农户”型。由养殖协会牵头,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统一规划,自主经营。

3.6“农民+小区”型。养殖户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统一规划,各自建设,自成单位,自主经营。

4.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污染防治设施与小区养殖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要制订和落实切实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治措施,确保养殖小区规范、健康发展。

5.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拿出资金用来扶持养殖小区的建设。向科技部门申请一定资金用于养殖小区畜禽新品种、养殖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国家政策,支农贷款要向养殖小区倾斜,优先安排养殖小区低息贷款。各镇街要积极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建设规范化养殖小区。要广泛宣传,通过招商引资,引导民间资本和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联合体、养殖大户以及外出回乡务工人员等多元化投资主体投资养殖小区建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的投资。

6.强化服务。要按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畜产品的要求组织生产,推进小区标准化进程。畜牧兽医部门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小区养殖户的素质,加强技术指导,及时推广新品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生产水平。要制定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小区畜禽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和畜产品质量的监测,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使用和制售假、冒、伪、劣畜禽生产投入品的行为,促进安全生产的制度化,建立畜禽产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上一篇:浅论养牛 第7期 下一篇:浅析养猪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