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来了 第12期

时间:2022-09-19 12:54:02

从足迹中得来的认知,如魔法般吸引着你,为着那份摄魄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徒步者开始身背行囊,踏过葱绿的山川、金色的沙漠,一步步走进这块荒蛮难解的黄金腹地……杨军就是这样的领军人物。他的网名叫小羊。

小羊来了

在山友圈里,小羊的大名人人皆知。小羊的户外经历是从北大山鹰社开始的,1992年,小羊在北大进修期间参加了几次山鹰社组织的户外活动。起初他以为这是登山活动,后来才知道,在山鹰社真正的登山队员眼里,这不过是“庸俗旅游”而已,尽管如此,从那时起,户外的概念就在他心里播下了种子。

小羊的户外经历是和网络分不开的,他是新疆最早上网的一批网虫。1997年1月,小羊创建了新疆最早的个人户外网站“小羊的毡房”,2000年五一期间,小羊开始通过“新丝路”的BBS寻找旅伴,起初无人响应,他只好一个人背起帐篷、睡袋出发了,不想却“迷途小渠子”,终于,他的努力得到回报。6月中旬,一个9人小队从市客运站出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素不相识,都是通过网络招募的,这一次他成功地完成了小渠子到台的穿越。紧接着,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论坛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活动计划和游记。

每次徒步穿越,他们都严格执行环保纪律,自己的垃圾都随身带下山,到了终点,还主动清理风景区的垃圾,这一切,并不是为了做给什么人看,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因为爱山的人,更尊重山。有位叫泰蓝的山友说,我们爱山并且善待山,我们相互协作并且善待朋友,就像山里的羊群一样。于是有了小羊军团这个名字,每一位队员都是一只小羊。

作为小羊军团的头羊,小羊具备了一些独有的素质,他精通网络技术,无论是制作网站还是维护论坛,他都是高手。他辅修地理信息系统,撰写了大量的户外攻略。这些使他在山友圈里获得了羊总的称呼,只要是新的路线,他总是扮演领队和探路人的角色。几年来,小羊几乎走遍了新疆的每条徒步线路,积累了大量的攻略和坐标点,全部资料都在网络上,而他和山友们共同创立的小羊军团,也已经成为新疆最大的自助户外群体。小羊说,他最得意就是在探路活动中,前队迷了路,大家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手中的地图和GPS的感觉,其实,他最向往的则是跟在一群山友后面,默默地行走,不用思考,也不用探路。

就在很多人像小羊和小羊军团作为新疆自助户外活动的楷模时,小羊本人又做了一个令许多山友吃惊的举动。2003年夏,他与其他山友合作,开了一个户外店。10月,他又和其他山友共同创建 了一个商业俱乐部,并开办了一个户外主题酒吧……从此他的商业活动也越来越多。

倡导精准救援理念

当然,让他最骄傲的是山友救援队的成立发展。

2003年,小羊领导的山友救援队成立,这是新疆第一家民间专业救援队伍,在这历年来的户外徒步遇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用小羊的话说,随着群众性户外运动蓬勃发展,参与人群日趋增多,活动中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意外事件将不可避免。为使意外事件发生之后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救助,减少乃至避免遇险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新疆山友救援队就在这种情况下成立起来了。

救援队是由户外运动爱好者自发组织,包含各种专业救护人员的公益性团队,在出现救援任务时,能够及时派出相应救援人员的救助组织。救援队将自主性地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专有装备和人员,对在户外运动中所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援。在救援队的章程里规定,救援队员由山友自愿报名并经过培训。本人在报名时必须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救援队及其救援行为纯属自发、自愿,并非义务。小羊说,这既是对自己户外运动的一个保障,也是一种文化,也是凝聚团队高素质,保持稳定的一种更高的形式。该队每年都有两三次救援行动。

我们倡导这样的救援理念:用最小的行动,达到最好的救援效果。小羊说,堪称救援精典案例的一次救援是2006年国庆期间羊圈沟山友救援行动。

2006年的国庆大假期间,一位山友去乌鲁木齐南山水西沟游玩,独自进山,不慎从7米高的悬崖摔落,腿和腰受伤。在几乎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他发出了一条短信——“我在悬崖中,腰受伤”。山友救援队接到求助信息后,小羊和3名队员立即连夜出发,到达现场与这名山友的亲属汇合,小羊依据短信内容和队友白天活动的描述,判断遇险山友应是从羊圈沟左沟前往日光城方向,在“登顶”后,选择了山顶小草原正面的羊圈沟右沟下撤,在途中坠崖受伤。

依据这一判断,救援队队员在深夜两点出发,上山搜索。4个小时后,在当地牧民的协助下,救援队员在深夜中找到了受困在悬崖旁的受伤山友。随后小羊他们立即求助119,消防特勤发挥了他们救援装备和搬运伤者的专业优势,将受伤山友顺利移动到安全地带,120急救车的赶到也使得伤者伤情得到了及时治疗。小羊说,那次救援后来一直被当做山友救援队的经典案例。因为无论从救援路线判断、现场指挥、社会资源调度、与消防特勤的配合,包括与媒体的后期宣传方面来说,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高山救援,也是一次社会成本较低的精准的救援行动,所有的资源成本加起来才几千块钱。

小羊通过这个案例又进一步解释了精准救援的意义。人海战术的过度救援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这种救援可以说是救援行动本身的失败,比如黄山救援案例,出动了几百人上去连夜搜救,还出现搜救人员遇险牺牲的情况,浪费了财力,物力,还牺牲了生命,这不是科学的救援。户外救援需要社会各方面资源的充分配合,讲究的是专业的精准的救援。我们队员作为第一梯队进行搜救,因为我们熟悉户外路线,熟悉山友们易犯的户外错误;第二梯队是消防特勤,搜到了人要把人搬运下来,消防特勤人员有着专业的搬运设备和专业技术,再往后就是交通和120的医疗安全保障,形成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我们主张的救援。这种精准救援和公众对户外运动的理解是有关系的。过度救援,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还会导致公众对户外和特种旅游活动的反感,进而影响公众对国民探险精神的认同。精准救援是把社会成本降到最低,而且是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的的事情。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组合摸索出救援的规律,有明确分工。”小羊说,在救援行动中,山友救援队应发挥熟悉路线、山地技术好、有户外装备、熟悉山友心理的特点,重点进行路线判断和搜救;冲在第一线,第一时间判断确定险情位置的作用,承担先期搜寻的任务;与后续的消防特勤、派出所、当地政府、牧民等资源行程合理调配。这种精典救援的更深的意义在于不让过度救援再次发生,因为过度救援是对新疆户外运动的一种伤害。小羊说。

找到公益与商业的平衡点

小羊说,通过这几年的救援活动,救援理念逐步深化,而且救援理念还牵扯到公众对户外运动的认识,而公众对户外运动的认识又牵扯到一个更大的话题:就是对新疆特种旅游的发展。新疆是户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各种线路都已开拓出来,可以吸引内地数以万计的背包客来新疆探险旅游。我们的工作客观上把这些人吸引过来,好处就是通过这些特种旅游平衡新疆的旅游产业。让常规旅游与特种旅游比翼齐飞。特种旅游是平衡新疆旅游产业的助推器。这些背包客素质较高,能写能宣传,宣传的效果要大的多。从这个角度来说,特种旅游客观上是依靠民间户外运动组织、户外店等人士推动的。我们客观上也在搞这个旅游产业,我们先在本地人中搞户外产业,然后吸引内地背包客来疆旅游,渐渐地这个产业链越来越大,救援体系在这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公众对户外运动有了正确的认识。

山友救援队就是一个纯公益的组织,属于志愿者协会大队一员,核心队员20几个,30多个,共有五六十人,这些人后面还有后备资源。救援行动中发生的直接成本,包括油料、食品、药品等直接开支,由被救援方承担,而所有救援队员均不得报销任何救援费、误工费。“我们要一直维持下去,把山友救援队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小羊说。

户外运动产业链,小羊基本做过来了。小羊说,商业和公益并不矛盾,两者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拿救援行动来说,它对公众对山友和户外活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改变了对户外运动的观念。我从事的是这种产业,这对我本身就有好处,公益和商业要形成良性循环。小羊感叹地说,山友救援队就是小羊军团上的一颗耀眼的钻石,是网站小羊军团一个很好的形象,这样小羊军团作为平台与那些联系在一起的俱乐部、户外店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产业链。救援队是维系产业链的一个重要形象。对于公益理念,小羊认为,个人、企业、产业的发展应相互结合,不应无限地把家底掏空,这是不长久的。目前,他投入很大精力正在推介户外运动文化。

上一篇:食用菌是餐桌上的重要食物 下一篇:学生的微“笑话”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