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辨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时间:2022-09-19 12:39:03

摘 要: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几种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关键词:凹透镜;凸透镜;辨别

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

二、辨别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方法

(1)从这两种透镜的外形特征着眼,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即用“摸”的方法);

(2)从透镜的成像特点着眼,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如书上的文字),看它是成正立、放大的像,还是正立、缩小的像,从而加以辨别(即用“看”的方法);

(3)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入手加以辨别,看它能否使平行光(太阳光)会聚在一点加以辨别(即用“照”的方法);

(4)除此以外,还有其它的方法.例如:用“晃”的方法:通过透镜观察距透镜较近书上的文字,晃动透镜,若发现像的移动方向总与透镜相同,则该透镜是凹透镜;若发现像的移动方向总与透镜相反,则该透镜是凸透镜.用“叠合”的方法:例如,可先通过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观察它对光线的作用或成像的情况,然后将未知透镜与它叠合在一起,再观察对光线作用或成像情况的变化,从而判断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至于哪种判断方法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如果待辨别透镜的中央与边缘的厚薄差异不明显,就不能用“摸”的方法(况且光学镜面一般是不允许用手直接去摸的);在有太阳光与没有太阳光的场合,所选的方法可能不同.

三.例题解读

1.定义判别法

例1 关于如图1所示的a、b、c、d四个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c均为凸透镜

B.a为凸透镜,d为凹透镜

C.b、c均为凹透镜

D.b为凹透镜,c为凸透镜

解析 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进行判断

由以上分析可得: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所以a和d是凸透镜,b和c是凹透镜.选项C正确.

答案 C

点拨 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进行判断是最简单的方法.

2.光斑判断法

例2 有两个直径都为d的透镜,为辨别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两个光斑,分别为甲、乙,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2所示(d1

A.甲、乙均能被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B.甲能被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

C.乙能被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

D.甲、乙均不能被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解析 根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进行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得: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形成放大的实像,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

答案 B

点拨 本题考查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作用的理解,属于基础内容考查范围.

3.光线判断法

例3 如图3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透镜.(选填“凹”或“凸”)

解析 要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得: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甲是凹透镜;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乙是凸透镜.

答案 凹;凸

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实验探究设计

例4 物理课上,张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只透镜,不知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能想出判别的方法吗?”爱动脑筋的甲同学:“这还不简单,直接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嘛!”,同桌乙同学也不甘落后:“将它放在太阳下照一照也可以判断出来哦!”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甲同学判断的依据是:;

(2)乙同学判断的依据是:.

解析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得:(1)甲同学的方法是用手摸一摸,即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故可知此同学的依据是透镜的外形特征;

(2)乙同学是通过将透镜放在阳光下观察,即依据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在阳光下,能出现会聚的亮点的是凸透镜,不能出现的是凹透镜.

答案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点拨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集中区别的方法:观察法,阳光聚焦法,成像法,放大镜法等.

5.实际应用

例5 如图4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解析 (1)透明的材料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材料不同,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同的;

(2)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得:(1)圆柱型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2)由于馀莸拇嬖冢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有黑影;(3)亮线的位置相当于焦点的位置,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经过焦点时亮线最细;从焦点处向下继续移动时,亮线变粗,是因为光线继续由焦点的位置向前沿直线传播.

答案 凸;凹;先变细再变粗

点拨 (1)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掌握透明的材料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透明的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题典,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1.

[2]中考物理解读,陕西教育出版社,201702.

上一篇:“咬文嚼词”的乐趣 下一篇:融汇 融会 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