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金牛方言的人称称谓及人称代词

时间:2022-09-19 12:22:34

大冶金牛方言的人称称谓及人称代词

[摘 要] 从历史行政区划上看,大冶市也有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与阳新、通山同隶属江西, 亦多有共同的赣语特征。隶属于赣方言的大冶方言内部复杂,粗分可划为城关、大箕铺、湖山、金牛、保安五个片。本文主要浅析大冶金牛方言的人称代词(称谓)。

[关键词] 大冶金牛方言;称谓;人称代词

大冶市以前是一个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东南与阳新交界, 西南与咸宁毗邻, 西北与鄂城接壤, 东北与黄石市相连、与薪春隔江相望。大冶方言属鄂东南语,具有赣方言与西南官话交界处的特色。本文主要从亲属称谓与人称代词简单描述。

一、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它可分为血亲和姻亲。血亲是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关系。姻亲是指原本无血缘由婚姻而结成的亲属关系。由于各地方言不同, 亲属称谓语也不尽相同。大冶金牛方言的亲属称谓有很浓的地方特色,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词汇。

1、祖辈的称谓(含男女)[1]

太公t'ai(祖辈以上的男性) 太婆(祖辈以上的女性)

爹ie(爷爷)奶lai(奶奶)家公ka(外公)家婆ka(外婆,或称为家家(?ia ?ia))

舅?‘iou公、婆(奶奶的兄弟姐妹) 表爹 ?ie、奶 lai(爷爷奶奶的表兄弟、姐妹)

姨公公、姨婆(父母的姨夫、姨母) 老姑爷、姑婆(父母的姑父、姑母)上so?人 (长辈)

2、父辈(含男女)

爸妈(已婚男女称父亲为“爷”“姨”,但近年很多青年已婚男女或孩子称呼父母为“爸”“妈”)

爷iA娘?io? (父母合称) 后头娘?io? (继母)

家?A公 家?A婆 (女方出嫁后的公公婆婆)干ken老子、娘?io? (干爸、妈)

老丈?‘o?人 (岳父) 亲爷ia(岳父)亲娘(岳母)

大t'ai (二、三……细 sei)爷(父亲的兄弟)

姨(父亲兄弟的妻子) 姥(父亲的姐妹)

姑爷(父亲姐妹的丈夫)

舅?‘iou (母亲的兄弟或者妹妹,受普通话影响,现在很多孩子称呼母亲的妹妹也为“小姨”)

舅?‘iou娘 (母亲兄弟的妻子,或称作大(二、细……)娘娘)

姨娘?io? (母亲的姐姐) 姨爷(iA)(用“爷”字记音) (母亲姐姐的丈夫)

姨舅?‘iou (母亲妹妹的丈夫)

伯pai (村里比父亲年纪大平辈的男性,称呼时通常前加名字,如“宗保伯”)

叔 sou(村里比父亲年纪小平辈的男性,称呼时通常前加名字,如“平子叔”)

注意:“大t'ai(二、三……细sei)”指家族中的排名,以上称呼前面都可以加这些排名。

3、平辈

1.大(二、三……)哥(姐、弟、妹)

2.人名+哥(姐、弟、妹)

平辈称谓和普通话几乎一样,如“哥”、“姐”、“嫂子”、“老弟”、“老妹”、“堂哥”等等,妻子称呼“丈夫”比较隐晦,以“我屋(里)那个”,而丈夫对别人称呼自己妻子就直接说“我()老婆”。

但称呼直系兄弟姐妹,直接在前面冠以排名,对弟妹大多数直接称呼其名。而非直系(堂或表兄弟姐妹等)称呼,就需要在哥姐前面加上人名。如“平子哥哥”“小玲姐姐”。由于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亲兄、堂兄、表兄的区别正在逐渐消失,“哥哥”就成为同辈年长男子的通称,背称、面称不分,要区别个体称呼时,加上姓名。由于“80 后”姓名中单名的比例占大多数,为了音律和谐,使人听起来有美感,单名者带姓、双名不带姓称“某某哥哥”。各类弟弟、妹妹的界线也逐渐在消失,背称有“老弟(弟弟)、表弟”和“妹妹、表妹”的区分,面称或称“弟弟、妹妹”或直呼名字(双名)及姓名(单名)。

3、在大冶金牛农村中,由于受宗法制影响,人们的学名常带辈分,处于中间,如“张宗胜”、,昵称时名字后面常常带一个字,如“保”、“子”,称呼张宗胜为“胜保”,“张泽田”为“田保”。其中,“保”字通常用在年纪较长的那辈中,如和爷爷、父亲同辈,而“子”字则用在青年平辈中,如“张聪”称为“聪子”,且青年一辈也很少在学名中带辈分。

4、下辈

崽 zai(儿子,或称为“儿”) 女儿?y(女儿) 媳妇sei(儿媳妇) 女婿?y sei(女婿)

父亲和儿子合称为“两牙崽lio? iA zai”,母亲和儿子合称为“两娘崽”。

侄儿(女)zi ?y 侄媳妇 侄女婿 老孙sen(孙子和孙女,侧重指孙子)孙女 孙媳妇 sen

外甥seng (外甥和外甥女,侧重指男外甥) 外甥女 曾孙(女)?‘en sen

5、其他

亲家(母亲)qin ?a自家kA(自己)家?ia门 (指同姓)

6、独特的语素“崽(记音符号,zai)”

崽zai作名词后缀,常和表示含有“细”连用,构成“细+名词+崽”结构,表示小、喜爱、昵称等感彩。

1.与有生命的名词连用

细伢崽 ?ae (小孩)兔子崽细鸡崽鬼崽 (小鬼头,长辈对调皮小孩的昵称)

2.与无生命的名词连用

细桌zuo子崽(小桌子)刀崽 袋子崽 做屋崽(过家家)

关于大冶金牛方言称谓的几点说明:

1.大冶金牛方言中,儿女合称父母为“爷娘”。如:“渠不听?‘ia?话,哈是爷娘教k好。”合称父母为“爷娘”,在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有:“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可见,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合称父母为“爷娘”的现象,大冶金牛方言中保留了古汉语的词汇。

2.为分辨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对一些非直系亲属,常在称谓前加上名字。如对直系哥哥姐姐直接喊“哥”“姐”,而对堂(表)哥(姐)用“人名+哥(姐)”、来称呼;对自己的叔伯、舅舅直接用亲属称谓,而对堂(表)叔伯舅舅则称呼为“人名+叔(伯或舅舅)”。

3.男性称谓指代女性

在大冶金牛方言的亲属称谓中,尤其在老一辈中,常常把女性称谓称呼为男性称谓,表示一种血缘上的亲近。比如在兄弟姐妹中称呼“姐”为“哥”,“细太公”为“太婆,“细爹”为“奶奶”。可能受封建传统儒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女子地位不高,如在大冶金牛,出嫁了的女儿除夕之夜不能在娘家,不能在娘家生孩子,清明不能回娘家扫墓等等,否则认为晦气,被认为会给女方家里带来不幸。

女子本人地位不高,但女方娘家地位却高。如在酒席上,女方娘家为“上席”。男女谈恋爱时,男方须先到女方家中见父母后,女方才能去男方家里,意思是女方娘家为大,倘若女方先去男方家,则此女子会日后在男方家没有地位”。婚嫁时,金牛还有的地方保留这种风俗。结婚当天,新郎或新郎父亲等人,打着赤脚赤膊,穿着女士内衣内裤,内衣胸部可能还塞有水果等物品,后背用一根红绳牵着新娘坐的车,边在大街游行边口中念词,意思是女方嫁给男方,男方不会亏待女方。(今年十月一号,笔者亲眼见金牛大街的结婚场景。)

4.“老+称谓或人名”

大冶金牛方言中,有时把“老”字放在称谓或者昵称中,如“老表”、“老哥”“老妹”“老冰”等称呼。客、赣、湘方言均有把弟弟妹妹称呼为“老弟”“老妹”这种现象。

二、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简单概况

单数复数

第一人称 我 ? o哈xa 嗯n 俩lio 我俩

第二人称 你 n 你 俩

第三人称 渠 k‘e 渠俩

其他人称代词

人称疑问代词[3]:哪la个ko啥sa个 劳lao个

尊称 :你呐nA 其他 :自 zi 家 kA别p'ie个人Z?n家

(一)第二人称是无字的韵化鼻音,这里借用“你”。

(二)在“尊称你呐” 中,通常只用在年纪较大的第二人称单数尊称,相当于“您老人家”。

(三)“其他”中的人称代词,“自家”有两种意思,[1]一是等于“自己家的”,不含包贬义。如:(1)自家种稻谷比买好吃多了。

二是相当于普通话的“自己”、“自个儿”,在意义上,为中性词,与“别个”相对。一般不含褒贬义色彩,但有时带有贬义,有点“自私”的意味,表明说话人对所包含对象的“不满”和“责怪”,在语法功能上可以在句子中能做主语、定语、宾语。

(2)别个金dien窝k'o银?ien窝,不如自家狗窝。(中性)

(3)对老王来说,自家事是第一要紧。(主语)

(4)真是懒得tae要死,渠都不洗sei自家衣裳。 (定语)

(5)兆明只顾自家事,管得哪个都不管。(宾语)

以上(3)(4)(5)例子中,都暗含了说话人认为所说对象达不到期盼,表明了说话人的不满和责怪的语气。

2 、“自家”有时是特指前面出现的人称代词或表人的名词,前面可间隔出现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如:

(6)你莫自家说了算,跟你那le屋里商量下xA.。

3、“自家”有时可以泛指,此时,前后往往对举出现,表示强调[4]。

4、当“自家”前面直接加上人称代词或人名时,组成“我自家”、“哈嗯俩自家”等等,是一种复指成分,与前面的人称代词或人名一起作主语、定语、宾语。[5]

5、人称代词后加上“自家”时,有点强调意味。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语气强弱程度:

(7)渠要样,怪不倒哪个。(8)渠自家要样,怪不倒哪个。

比较可知,(8)句有强调意味,而说话人通常都有点“作茧自缚”和“惋惜”的意味,主观强调程度更强烈,隐含的意思是“假如他不这么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许情况不会这样”。

(四)表示“我们”意义的人称代词“ 哈嗯俩”和“我俩”范围有点不同,通常前者表示包含听话人在内,后者则不包含。类似于英语的let's和let us 的区别。如:

(9)哈嗯俩去打球,可以不?(建议听话人一起去)

(10)这些画是我俩画,不是你俩画。(不包含听话人在内)

(五)俩lio,功能类似于普通话的“们”,表示复数概念,放在人称单数后面。

但是,俩有时也可以放在“人名+人名”或者“人称代词+人名”或者“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后,表示所提及之事物等属于“人名+人名”或者“人称代词+人名”或者“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或者与“俩”前面提及的多个人一起。如:

(11)这ze棵k'o树是秋杰和秋萍俩栽。(“人名+人名”)

(12)爸,我和秋杰俩一起去划水(游泳),可以吧? (“人称代词+人名”)

(13)你和我俩一起去,行不?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

结语:大冶金牛方言作为赣方言次方言下的一片,由于地区较闭塞,在农村山区,称谓更是复杂难懂,学者对此片的探索和研究未深入,缺乏材料和笔者自身累积及知识水平有限,本文仅就大冶金牛方言的人称称谓和人称代词提出笔者自己的浅浅看法,难免有不到之处,见谅。

参考文献:

[1]汪化云.鄂东方言研究[M]四川:巴蜀集团出版社2008第160―162页

[2]唐爱华.宿松方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41―144页

[3]黄建群.湖北阳新方言的代词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2卷(第2期):

[4][5]左林霞 孝感方言的人称代词 [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1月,第20卷(第6期)

作者简介:张春红(1990―),女,湖北大冶人,湖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与缓解对策 下一篇:提高古筝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