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堂纸”考略

时间:2022-09-19 11:42:21

摘要:本文从纸张源流入手,探究“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箔光润”的纸中极品——“澄心堂纸”之由来、使用和流传,并考论其产地、留存和仿制情况。

关键词:澄心堂纸;李煜;澄心堂;宣纸

古纸是个神秘的世界,内里品类纷繁,云遮雾绕。古纸作为文物,是和古代文献、书画作品同存的,因而其价值也与之紧密相连。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传统工艺十分复杂精细,从中可以折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勇气和智慧,更体现出一代又一代造纸人为不断提升纸张品质,精益求精、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

“澄心堂纸”是种什么纸?

澄心堂纸是南唐时期所生产的一种名贵宣纸。宣纸和其他纸不同的地方在于,宣纸是用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洁白光滑,是用于书法绘画最好的纸,在当时是上乘纸,人们对它的关注也就自然多了。宣纸出现后,后人也一直努力钻研,希望宣纸技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于是澄心堂纸就应运而生。

据称,南唐后主李煜不惜重金选调国内高手,云集京城,开设纸坊。让纸工按照他的心意,造一种细薄光滑又坚韧的纸。为了造出好纸他干脆将澄心堂大殿腾出来造纸。几乎每天,他都要到殿内观赏造纸过程。每制成一批纸,他都亲自试写,反复琢磨,以求改进,直到满意为止。经过几年的时间,造出的纸更加洁白细腻,称得上宣纸中的珍品。纸造好后,李煜非常喜欢,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昪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李煜将澄心堂纸视为御纸,专供宫廷使用,而他本人对澄心堂纸的喜爱甚至到了“非澄心堂纸不书”的地步。

澄心堂纸为何让书法家不敢下笔?

南唐灭亡后,宫中的书画纸张也都被搬到了宋朝宫中,但宋朝皇帝不喜欢用澄心堂纸,又下令研发了别的纸张,澄心堂纸被束之高阁,制作澄心堂纸的技艺也渐渐失传。后来,陆续有澄心堂纸从宫中流传出来,被许多文人雅士收藏。

如宋文学家刘敞得到了其中的一百张,看到澄心堂纸惊叹不已,写诗说:“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又兴奋地赋诗赞道:“当年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对着这么好的东西,刘敞舍不得独享,于是他又将这100张澄心堂纸分赠了十张给好友欧阳修,一代文豪欧阳修得到此纸后,更是惊叹,写诗说,“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意思是说,虽然有澄心堂纸了,但是谁舍得在这上面下笔书写呢?欧阳修也舍不得独享,又送了两张给好友梅尧臣,梅尧臣收到纸后,诗兴大发,一方面责怪刘敞偏心,“有纸不寄我”,另一方面又因为得到了澄心堂纸欢喜不已,随手提笔作《永叔寄澄心堂二幅》:“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可见澄心堂纸的珍贵。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余家尝得南唐后主澄心堂纸, 曼卿为余以此纸书其《筹笔驿》诗。” 诗人梅尧臣为之作诗,诗曰:“澄心纸出新安郡,触月敲冰滑有余; 潘候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 元费著 《笺纸谱》:“澄心堂纸,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清周亮工《书影》卷四:“ 徐熙画花果,多在澄心纸上。”

这么珍贵的纸,其技艺失传。因此后世对澄心堂纸的仿制也一直不停。宋代制墨家潘谷,也是著名造纸家,他就曾仿制过这种纸,世称“宋仿澄心堂纸。”潘谷所造宋仿澄心堂纸,冠绝一时。潘谷仿纸成功后,送了三百张自己仿的纸给梅尧臣,梅尧臣拿这纸与欧阳修送的“正版”作了比较后,作诗:“而今制作已轻薄,比于古纸诚堪嗤。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难推。”意思是说,仿制的不如原先的光滑厚实。但是这种仿造纸虽不如五代澄心堂纸,但仍受文人所珍视。

清廷内府“如意馆”,也仿制过澄心堂纸。乾隆皇帝本身对书画非常爱好,也喜欢收集各种名贵纸张,他对前人所称颂的澄心堂纸非常向往,于是也开始着手复制这种纸张,并且也仿制出来了。

即使是这些仿制品,其售价也不菲,清代乾隆御制的仿造品,如今拿出来拍卖,每一张也得拍个3万元人民币。“如果现在还有澄心堂纸存在,那价值更别提有多贵了”。

如今还有澄心堂纸存世吗?

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纯粹的澄心堂纸,但是应该会有一些用澄心堂纸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存世。

据史料据载:宋代著名的绘画家李公麟的传世之作《五马图》、欧阳修起草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阁帖》等,均取澄心堂纸作。南京大学存有一幅南唐时期的画作,《挑耳图》》(又名《勘书图》)。《挑耳图》是由南唐李煜时期画院待诏王齐翰创作,王齐翰是金陵人,他所画的《挑耳图》和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都是当时传世的名画,均是描绘当时南京的生活写照,亦均经历千年而不磨灭。《挑耳图》宽34厘米,长571厘米。画上是一座巨大的三折屏风,屏风上画着青绿山水。屏风前略偏左是一长条大案,案上摆放着箱匣书卷等物。右侧矮案前,一人坐椅上,手持耳匙,左目紧闭,挑耳时独有的神态和惬意,表现得楚楚有致,案上有勘书时的书卷笔砚。右边尚有一侍者,背身向屏风后探望。由于这一幅画太过贵重,现在不对外展出,那么,《挑耳图》究竟是否是用澄心堂纸所作呢?因为澄心堂纸是宫廷御用纸,而《挑耳图》就是李煜御用画师所画,而且在《挑耳图》的左下侧还盖有李煜“建业文房之印”,那么此画用澄心堂纸所作的可能性较大。澄心堂纸珍稀无比,被称为“千年寿纸”,有一本澄心堂纸写的《洛神赋》书册,单就一张澄心堂纸就值数万元。

“澄心堂纸”能还原出来吗?

可以的。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其实要复制生产这些古代纸张也不难,只要取到当年的纸张模片,对纸张纤维的构造和成分等因素进行分析,就可以按照这种比例复制出来。

据中国宣纸协会的吴世新说,对于澄心堂纸,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要复制,但是在复制之前要先进行相关纸样研究,他们跟一些收藏有澄心堂纸书画品的博物馆联系后,人家都不愿意拿出来给他们分析,所以还原南唐时期澄心堂纸的造纸技术至今都没有得以实现。这是他们非常遗憾的地方。

上一篇:临沂琅琊书院考 下一篇:伽达默尔诠释学的三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