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穷根 挪穷窝 强产业 换新颜

时间:2022-09-19 11:41:56

拔穷根 挪穷窝 强产业 换新颜

有着“鸡鸣三省之地”美誉的阳光边城――叙永县,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叙永通过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有90个,贫困户20394户、79709人。

今年初,叙永县向省委、市委立下军令状、对全县广大群众庄严承诺,确定了“建成乌蒙山片区精准脱贫示范县”的工作目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计划到2018年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将完成20个贫困村“摘帽”、减贫1.8万人的工作目标。

“我们将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干部践行‘两学一做’的最好课堂,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叙永县委书记陈景强多次在会议上要求全县党员干部:“要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做跨越发展的领路人,做脱贫奔康的铺路人,做为民谋利的贴心人,做清正廉洁的带头人,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向贫困宣战、向落后亮剑、向小康冲刺,背水一战、志在必胜!”

拔穷根:抓住关键下功夫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更是脱贫奔康、追赶跨越的关键一年。为此,叙永县将2016年确定为“脱贫攻坚突破年”和“民生改善年”。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近年来,叙永县着力加大教育投入“拔穷根”,对贫困家庭子女实行教育费用全免,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2013年以来,叙永县累计争取各级教育类项目资金4.7亿元,实施项目439个,新建、维修校舍34.2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全县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条件。该县同时建立完善“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基金、“雨露计划圆梦行动”等扶贫助学模式,兑现了“不让任何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诺言。

吃透政策理思路,因地制宜抓规划。叙永县对接四川省17个扶贫专项计划和泸州市18个扶贫专项计划,按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需求编制18个扶贫专项计划,并明确“三个一”责任机制 (一个扶贫专项计划一名县领导牵头、一个部门主要负责、一个班子抓到底),确保全面包保计划制定、向上对接、组织实施。今年,叙永拟投入资金42.09亿元,实施扶贫攻坚项目363个。

抓根本,拔穷根。叙永县切实从源头分析,从核心关键处下功夫。为防止广大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叙永县创造性地将全民预防保健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探索实施了健康精准扶贫“四百工程”,即:确保贫困人口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100%;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100%;通过建立医疗扶贫附加保险,由市、县财政共担全额资助,确保贫困人口受益面100%;通过政府统筹民政救助和帮扶单位资助等,确保贫困人口医疗救助面100%。截至6月20日,已有443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享受健康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政策报销和救助解决医疗费1100万元,实现了扶贫对象县内住院治病“零自付”。

挪穷窝:整合资金建新房

叙永县将涉农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水尾镇西溪村特色旅游、水潦彝族乡海涯彝家新寨等新村建设,让贫困户住上新房子。

日前,叙永县印发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拟在“十三五”期间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30735人,预计总投资22.34亿元,工程于6月上旬全面启动。2016年拟投资5.03亿元,涉及叙永县25个乡镇,228个行政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将使叙永县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为叙永如期脱贫打牢坚实基础。

该县还进一步整合地灾避险、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将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现已全面启动水尾西溪、白腊高峰、石坝堰塘、江门大元村4个聚居点建设。

针对白腊苗族乡去年“8・17”洪灾受灾贫困户,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灾区每户最高给予12万元补助,实施灾后重建,预计6月底前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工作。

强产业:夯实基础快发展

抓好特色产业“改穷业”。精准扶贫不仅要让贫困群众“搬得出”,而且要 “稳得住”“能致富”。叙永县将抓好产业发展作支撑,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走进叙永县落卜镇东牛牧场,远远就见到近2吨重的“牛王”慵懒地站在群牛中间。东牛牧场总经理孙义强介绍,“牛王”是东牛牧场的“名片”,牧场是泸州市最大的商品肉牛育肥示范基地,采用的是“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模式,通过把小牛给农户饲养并回收的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目前,叙永县发展扶贫龙头企业23个、专业合作社120个。今年,全县新增竹基地5万亩;种植烤烟8万亩,覆盖到58个贫困村;种植油茶3万亩,覆盖35个贫困村,引进海升公司在赤水河流域贫困地区建设千亩甜橙基地;在合乐苗族乡红店子村建成1万头黑山羊养殖基地,在落卜镇建成了全市最大的商品肉牛育肥示范基地――东牛牧场。这些产业带动了全县5000余户贫困户增收1500余万元。

为实现“建成乌蒙山片区精准脱贫示范县”这个目标,叙永县在产业发展方面,将坚持工业为重、农业为基础,探索产业扶贫新机制,建设一批示范性种植业、养殖业扶贫项目。拟建成3千亩家庭农场示范区、6千亩现代柑橘示范园,建成年产2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实现百万亩竹林就地转化,助力上万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加快建设乌蒙山片区山区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乌蒙山片区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特色旅游目的地。

换新颜:一户一策改穷貌

“想都没有想到居然会有那么多人来耍!”说起春节“黄金周”游人火爆的情景,叙永县水尾镇西溪村村支书罗元胜很感慨。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后,仅大年初一就来了1000多名游客,7天大假,西溪村吸引了4000多名游客前来观光,村里仅有的两家农家乐饭菜全部卖光,冬笋、腊肉等山货被一“抢”而空。

以打造成乌蒙山片区精准脱贫示范村、泸州市幸福美丽新村样板村为目标的水尾镇西溪村,一期工程于2015年10月10日动工,去年底就已完成旅游干道核心段改造、旅游步道铺设、蜗牛广场、6+1综合服务中心和11户民居风貌塑造。目前,二期工程正加紧推进中。

“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少的三两户,多在七八家”,这是叙永县一些贫困村的真实写照。着力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叙永县围绕贫困村、贫困户的突出困难问题,通过“一村一案、一户一策”,将今年预脱贫的1.8万贫困人口精准落实到“五个一批”中,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14909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6623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11453人、医疗救助扶持一批8886人、灾后重建帮扶一批225人。

早在2015年初,叙永县就形成了每个贫困村“一名县领导联系、一个部门定点帮扶、一名第一书记驻村、一个工作组入驻”的全覆盖工作格局。

今年,叙永县通过整合项目资源,强化实施基础设施、农业产业、旅游扶贫、商务扶贫、农村土地整治、易地扶贫搬迁等18个扶贫专项工作,全力解决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问题;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导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民生事业等方面有序推进,贫困村的水、电、路、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有力改善,全县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性事件中的作用 下一篇:上海高招将从“招分”向“招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