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高储蓄的成因及其对策探讨

时间:2022-09-19 11:08:05

我国居民高储蓄的成因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我国居民储蓄的高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现状和成因行了剖析,进而提出储蓄分流的途径和对策,以提高储蓄的使用效率,增强其内在稳定性。

关键词:居民储蓄,收入差距,消费,理财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储蓄总体上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现状

自从1992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迅猛,年均增长21%以上。截止到2006年12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6万亿元。

从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居民储蓄余额相对较小,增长也比较缓慢,只有个别年份增长率超过两位数。从1979年到1991年,是我国居民储蓄余额持续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超过30%。第三阶段是1992年至今的居民储蓄总量高速增长阶段。

二、居民高储蓄的成因

1、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按照凯恩斯的储蓄理论,居民的储蓄和收入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问题,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从133.6元增长到2936.4元,增长了近22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增加到9421.6,增长了27倍多。正是由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刺激了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

2、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

与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的确存在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的现象。但是,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早期在实现工业化阶段和我国现在非常相似。日本经济在1952-1973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也是日本工业化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平均储蓄率为34%,而资本形成率为33.48%。而韩国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阶段是从1962年到1992 年。在这一阶段,韩国消费率持续下降,从1960年的96.8%,下降1998年的59.7%;储蓄率则处于节节攀升的状态,从1962年的3.2上升到1998年的40%,而投资率也基本在30%的高位运行,1991年甚至达到了39%。日本和韩国在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阶段也都出现了长时期的高储蓄、低消费现象,与当前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现象很相似。

3、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典型表现就是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1998年与2006年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51:1扩大到3.28:1。由于我国收入差距加大,收入更多的集中于少数富有的人。此外,就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身而言,他们自身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扩大,收入分配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平等。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2004年中国居民个人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进入了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的阶段,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一般而言,富人的储蓄倾向要比穷人高的多,即富人收入的更高比例往往不是用于消费,而是更多用于储蓄。收入分配不均,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导致我国的内需不足和储蓄的高增长。

4、投资渠道单一

长期以来,由于资本市场发育滞后,金融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缺乏,居民选择自由受到限制,导致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以储蓄形式存在。股市长期低迷,房地产又面临政府的政策册调控,储蓄分流能力明显减弱。此外,资本市场网络建设落后,营业网点稀少,辐射能力差,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给居民的多元化投资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5、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追求审美情趣已成为主要时尚,他们既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更重视商品的鉴赏价值和购买商品的心理享受与精神满足。但是,当前城镇居民用于类似于文化、娱乐、教育、旅游这些高层次消费支出的虽然在增长,但总体在收入中比例不高,说明这些新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同时,在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基本具备了大量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能力。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不理想,致使农村消费市场疲软。正是由于我国居民原有的消费热点已经基本饱和,新的消费热点又尚未形成,出现了消费断层的局面,并形成了与之对应的居民消费―储蓄替代行为。

6、居民资产选择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通常,不同教育层次、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信息处理能力、投资知识与技能和承受风险的能力等明显不同。一般来说,教育上占优势的个体更多地表现出稳健和理性的投资决策,更能够把握成功获利的机会。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但是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短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致使我国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总体不高,尤其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正是由于居民自身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缺乏,不具备现代金融投资理念和投资技术,对市场经济下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还需要很长时间去熟悉和了解,导致我国居民只能选择储蓄这一传统的资产选择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7、文化习俗的影响

与西方国家文化习俗不同,我国居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历来把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为家庭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文化传统。很多居民抑制个人消费为子孙储蓄,成为高储蓄的动因之一,超前消费就更加谈不上了。上一、两代人都经历过困难年代,形成了一种低消费的惯性,即使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了,也不会立即消除。而且,具有“未雨绸缪”的风险厌恶主义思想的老一辈,把这种观念灌输给了下一代,可能会影响其子女一生,消费惯性会持续半个世纪以上。不过,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新的一代人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城镇居民已经接受了贷款消费的观念,住房信贷和汽车信贷的风行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仍然没有出现太大的转变。

三、居民高储蓄的对策思考

1、缩小收入差距

由于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和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加大,导致了目前我国低水平的市场过剩状况。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初次分配中灰色、黑色收入比例较高,分配秩序混乱;在再次分配方面,国家缺乏有效的收入再分配调控手段。从长期来看,应该通过税收和其他宏观调控措施,抑制贫富分化,这也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措施。随着收入分配调节措施的实施,缩小收入差距,居民的储蓄倾向会逐步下降,消费支出开始增加。

2、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目前消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无热点。要改变这样一种状况,国家应该从各方面入手改变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对居民的消费进行积极的引导,培育消费群体,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在城镇,应该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以促进城镇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的消费。对于农村,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发展投入的力度,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同时,国家还应积极引导,提升人们的消费品位和层次,增加居民对文教娱乐、旅游等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制度变迁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加快各项改革的进程,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以降低储蓄,增加消费。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解决广大居民的后顾之忧,减少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需求,使居民消费稳定增长,推动整个经济持续发展。

4、增强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

我国居民投资理财观念滞后,投资理财意识较弱,这与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背景有关,主要体现在:以勤俭节约及“节流”为特点的财富积累观,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节约的方式,而忽视了“开源”方式的财富增加;不愿承担投资理财风险,造成规避风险投资的主观意识。另外,我国居民缺乏相应的个人理财技巧、风险控制能力及相关的投资理财指导机构。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及缺乏主观投资意愿, 造成了居民投资理财技巧、风险控制能力的缺乏。因此,当前通过加强金融投资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增强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5、拓宽和疏通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的直接融资的股票市场规模有限,上市企业的总体质量不高,市场投机过度,体制性缺陷比较突出。所以,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规范对证券市场的管理,提高上市企业的经营质量,降低股市的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增加契约性金融机构、集体投资机构及商业银行等的机构投资比重。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证券市场网点的建设,尤其是广大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解决居民入市难的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参考文献:

[1]裴春霞,孙世重.流动性约束条件下的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分析[J].金融研究,2004,10:45-47.

[2]袁志刚,冯俊.居民储蓄与投资选择:金融资产发展的含义[J] .数量经济技术经,2005,1:22-24.

[3]施建淮,朱海婷.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J].1999―2003,10:88-92.

[4]陈洪波.日韩高储蓄高投资现象的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 .国际经济评论, 2005,5:44-47.

[5]粟勤,赖叔懿.行为金融学视角中的中国居民储蓄[J] .四川大学学报,2006,2:33-36.

上一篇:论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阶段 下一篇:流动性过剩的中国特色与国际经验启示